琚棋耀
2021-07-15
地震简介 发震时刻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 经纬度 北纬37.6度,东经102.6度 震中位置 中国甘肃省古浪县 震级 8级 震中烈度 11度 震源深度 12公里 死亡人数 41471人 地震经过 1927年5月23日,古浪发生8级地震。地震波及
甘肃、
青海、
陕西
等地。
武威、
塔儿庄、
张义堡、黑松驿、
黄羊川等地破坏极为严重。古浪
县城受到严重破坏。据古浪县志记载:“是日将晓,初震一次,其势尚微,……甫逾片刻,二次又来,霹雳一声,谷应山鸣,数十丈之
黄尘,缭绕空中,
转瞬天地异色,日月无光,
城郭
庐舍化为乌有,
山河改观,
闾巷莫辨,号痛之声,远闻数里,号称三百户之县城,压死男女七八百口,全城房屋,颓倒无遗。……统计城乡之(死亡)人口四千有余,
牛羊马(死亡)匹数达三万。”双塔地区田地裂缝很多,平地沉陷一条宽约5米,长约200米的
大沟。水
峡口
大佛寺倒塌,庙内
石碑全向西北扭转倒下。 《盛京时报》记载了武威县城及周围地区遭受地震破坏的残酷情况:“地忽大震,一时山谷崩裂,日暗
无光,城市庐舍倒塌者十之六七,繁富之区,化为丘墟,数千年之
古迹,同时
浩劫,哭声震动天地,
万井为之无烟,历来震灾未有若此之残酷剧烈者。兹经详细调查仅武威一县,计压毙人口三万五千四百九十五(原有人口八万多),牛马羊畜二十二万二千零九十五头,倒塌
村庄一万九千三百九十九座,
房舍四十一万八千四百四十二间,崩裂田地约十二万三千六百六十九亩余,其余杂物等件,伤损不可数计。”当时世界大多数
地震台,如上海徐家汇台、列宁格勒台、苏黎世台、斯特拉斯堡台等十几个
台站都清楚地记录到了这次地震。 古浪大地震发生后,当时未能组织专业性的调查和研究,地震现场的资料仅在一些报纸、
刊物和当地的
县志上略有报导和记述,
震区及其邻近地区的外国
传教士也写了些对
古浪地震感受的信件。这些材料粗略地记述了有关这次地震的破坏情况和震情。震后袁复礼教授曾到古浪震区进行过考察研究。 地震灾情 古浪地震发生后无论是地面形变,还是对建筑物的破坏都是极其严重的。据调查,当时地面运动具有较强的方向性,以
南北方向震动为主,东西方向次之。由地面运动造成的喷水冒沙,井、泉干涸或增生新泉的现象极为普遍。 古浪地震的Ⅳ度破坏区长达600公里,据《甘肃地区地震资料
年表》(
兰州地震研究所
1979年)记载及调查资料,这次地震破坏严重的地区在古浪县城及其
以北的双塔、
泗水和黄羊河、杂木河一带。建筑物破坏严重,
窑洞全部倒塌,房屋倒塌90%以上。震区西南部为高山区,人烟稀少,破坏情况不详。现将破坏重的地区作一介绍。 1.Ⅺ度破坏区 主要分布在古浪县城及其周围,双塔、水峡口、沈家
窝铺、
冬青顶一线,
古城、塔儿沟、张义堡等地区。 (1)古浪县城及其附近地区。 《古浪县志·灾异》记载:"民国十六年丁卯
之夏
四月二十三,古浪发现(原文如此,应为"发生"--编者)空前之
大地震。是日也天将晓,初震一次,其势尚微,不过床榻之滉漾,钌扣之鸣响而已。人之由梦中警觉者,以为震摇已过,多数未曾防避。甫逾片刻,二次又来,霹雳一声,谷应山鸣,数十丈之黄尘,缭绕空中,转瞬天地异色,日月无光,城郭庐舍化为乌有,山河改观,闾巷莫辨,号痛之声,远闻数里,号称三百户之县城,压毙男女七、八百口,全城房屋,颓倒无遗,其未曾摇倒者仅
南街之
燃灯佛楼(现已拆除),
北街之杨家牌坊……统计城乡死亡人口四千有余,牛羊马匹数达三万。"县城及其附近的古庙,如百子宫、
石门山庙、
三圣宫,
圣母宫、三官楼、三师殿、
北极宫、
老君阁、新
龙庙、
土主庙、
雷祖庙等,地震时完全倾废;城池、衙署、司法署、
公安局等政府用房完全倾圮;就是建筑比较好的政府
公署和
天主教堂也大半摇平。县城及其附近的
地裂缝、土疙瘩群、
井水涨落现象也极为普遍。由此可见古浪县城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 古浪县城周围的破坏,据《古浪县志·灾异》记载,"周围五十里内变为丘墟,压毙人民数千"。据考察古浪
城东自
东岳庙,南至黑松驿之
大坡头,西至
西川(沙河沟)之小
干沟,北至胡家边,距城约50
里外,惨状一耳,古浪
以东的黄羊川一带地裂缝很发育,房屋破坏严重;小干沟木架结构房屋全倒,坟墓摇平,树梢拂地,山上平地裂缝很发育;黑松驿一带地裂缝很多,以近南北向为主,房屋几乎全倒,仅存
娘娘庙和磨坊各一座,长城坍塌多处;胡家湾房屋全部震倒,
山顶摇酥,裂口、裂缝很多,震时裂缝一张一合,震后地面凹凸不平,即使坚硬的地方也出现了宽0.5米的裂缝。 (2)双塔。 地震使民房、
寺庙与
城墙全部倒塌,城内仅木
牌楼倾斜未倒,田地内裂缝甚多,平地沉陷成沟,宽约5米,长200米。 (3)水峡口。 民房几乎全部倒塌,楼房与平房全部倾倒 。大佛寺倾圮,庙内石碑全向西北扭转倒下。在
河滩及
山脚,震裂处甚多,同时还发生了大规模的山崩,巨大的石块从山上落下,在其附近花岗岩体内产生了基岩裂缝,最宽者达0.5米。 (4)沈家窝铺、四台、冬青顶一带。 房屋全部倒塌。地裂缝、
地震陡坎极为发育,形成以北西西向为主的地震形变带,穿越
沟谷、
山脊,基岩裂开并有陷落现象。 (5)古城、塔儿沟、张义堡等地区。 房屋、
庙宇几乎全部倒塌。地裂缝发育,
山石崩塌严重,并有井、泉涨落现象,尤其张义堡
盆地内喷水冒沙较为普遍。 2.Ⅹ度破坏区 主要分布在武威周围、泗水、
黄羊镇、金塔、南营等地。 (1)武威县城及其附近地区。 《盛京时报》第五版记载:"凉州(今武威)于本年
五月二十三日晨刻,地忽大震,一时山谷崩裂,日暗无光,城市庐舍倒塌者十之六、七,繁富之区,化为丘墟,数千年之古迹,同时浩劫,哭声震动天地,万井为之无烟,历来震灾未有若此之惨酷剧烈者。兹经详细调查,仅武威一县,计压毙人口三万五千四百九十五人(原有人口八万多),牛马羊畜二十二万二千零九十五头,倒塌村庄一万九千三百九十九座,房舍四十一万八千四百四十二间,崩裂田地约十二万三千六百六十九亩余,其余杂物等件,伤损不可以数计。坚实的
武威县署房屋以及外国传教士的
教堂均被震倒。"新通志稿载:"罗什寺鎏铜
塔顶高五尺余,……民国十六年四月地震塔圮,顶坠地,裂为数片。地震时大城四门砖楼(共廿四个)倒廿三个,只留
北楼,土
垛口落下。十三层高的
罗藏
砖塔只余一人高,
清真寺、大广寺二塔倾圮。庙宇震废残缺不全,房屋倒约十分之三,
县署倒平,县署
倒房万余间(原文如此,疑为百余间--编者),县长毙命。伤之逾千,
街道有裂缝不宽。" 在武威县城附近破坏亦较严重。
城北周家庄房子倒塌80%,海藏
寺山门、
三殿、
后殿等均倒,塔亦倒,只有大殿、石碑未倒,还有地裂缝、冒水现象;城东北大云寺姑洗塔、
清应寺、清应塔、
尼姑庙、
马神庙均有部分倒塌;城南民房倒塌百分之十至十五,南城外
河岸潮湿地有裂缝;城西的
关城庙虽未受影响,但
观音阁的观音佛摇倒,观音阁檐瓦坠下,
文庙东
廊房倒塌,牌楼倒塌
一角。总之,在武威县城附近及其
东南、西南地区破坏较重,县城之南,
大河驿以北--柏树庄一带破坏轻,为低烈度
异常区,武威附近地形变现象也很发育。据记载,
南山口山崩,壅流成湖,并有宽大的裂缝和喷水冒沙现象。 (2)黄羊镇。 全城半数以上房屋倒塌,未倒者亦多倾斜,
城外
财神庙、牛王庙、三官庙、
玉皇阁全部倒塌,
西城楼震倒。 (3)金塔。 民房倒塌70%-80%,塔原高20米,震后仅剩一人高的
土墩子,牌楼震塌。有地裂缝和喷水冒沙现象。 另外,泗水、苏家湖、南营、
红水河等地区破坏也较严重,房屋、庙宇大部分倒塌,地面出现许多裂缝。 3.Ⅸ度破坏区 包括永昌、
土门等地区。永昌县城:据调查震时城墙塌落,垛口倒约三分之一,四个
城门楼倒。
玉皇庙全毁,仅
钟楼无损。民房塌平过半,人压死甚多。城北地裂涌水。土门一带有的地方房屋倒塌约40%-50%,山上裂缝很多,
崖坎震塌,泉水震涸。 地震起因 1927年古浪8级地震是继1920年海原8.5级地震之后发生在海原一
祁连山
断裂带上的另一次
特大地震。对这次地震的破裂习性,前人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在多
探槽揭露和地面追踪调查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分析后,认为本次地震是由构成古浪推覆体的
天桥沟一黄羊川断裂、
皇城双塔断裂冬青顶断裂段以及武威一天祝隐伏断裂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古浪推覆体平面和剖面变形机制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其应力和应变的集中区主要分布在天桥沟一黄羊川断裂
西段、皇城一双塔断裂冬青顶一带以及武威一天祝隐伏断裂和古浪一双塔断裂所在的
古浪峡一带,这与
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是一致的,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1927年古浪8级地震是该推覆体整体活动的结果。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