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传统
手机版
关注问题
苻梓淮
2021-07-15
摹写 古今各体寿字,组成 百寿图,为祝寿之用。清 钱曾《 读书敏求记·字学百寿字图》一卷,记 南宋绍定时 静江 令史谓于夫子岩刻百寿字。明正德时昆明赵壁编百寿字,分二十四体。
宋代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时任永宁知县的史谓有感此事,在自己的 寿庆之日挥笔写下这个大寿字,并邀请 县内长寿百名 老人各写献一小寿字,他亲自经年整理写入大寿字的 笔画内,然后雇请名工 巧匠镌刻在岩内石壁上,成为现今的“百寿图”。
“百寿图”高175厘米、宽148厘米。整个字体笔画十分紧凑,笔力遒劲。形为 楷书但与正楷不同。而是更庄重肃穆、古朴圆润。其勾如 露锋、点似仙桃。既非楷非隶非行非草 书法,却又似楷似隶似行似草的 风韵,然而浑然天成一体,无瑕可指、无懈可击!
“百寿图”中的100个小寿字更是各有千秋、字体各异、无一雷同。其中楷、隶、篆、行、草、 甲骨文等无所不有、小寿字旁还注明 文体出处。其中以 朝代分有商鼎文、周鼎文、汉鼎文等;以地域分(古代称国名)有鳍隶、 燕书、 西夏台书等等;以字体论有易篆、 古隶、古斗 金文、飞白书等等;以书法家而言有 程邈、怀素、虞(世南)书、蔡(襄)书、小王(献之)书以及书圣王羲之的“换鹅经”文体等等。还有字如其形的 蝌蚪文、星斗文、 火文、树文、龙文、 凤文、聚宝文等等。在桃形点的“聚宝文”内还有如珊瑚、象牙、犀角、珍珠、熊掌、玉圭等等都是惟妙惟肖,琳琅满目。
在“百寿图”中还可以看到 中华民族 文化的宽大渊博精深,她是吸收、兼容 少数民族文化、 外来文化、 宗教文化的 典证。图中的“玉帝天文”、“上帝印章”等则颇具神话传奇;“瑶池宝意”、“四利佛书”、“西方梵书”等又具有浓郁的佛教色彩;“西夏台书”又是体现了 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而“飞章符”、“皇极篆”、“青黄君书”、“玄隶”、“帝君玉牒”又透出道家的气韵;在“聚宝文”内的珊瑚、珍珠、象牙等还可依稀见到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在“百寿图”的铭章中有“徐百公”、“许教宗”、“郑尚书”、“高家贤”、“碣夫人”、“花葵夫人”等名不见经传的古代书法家都可称 名家 手笔。可惜书海茫茫、踪迹难觅。尤其是我国古代的女书法家、除在“百寿图”中仅留其少数芳名外,其他国内外更是鲜见其 芳迹了。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