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手机版
关注问题
阴启雯
2021-07-15
玉屏箫笛也称"平箫玉笛",因箫笛上多有雕刻精美的 龙凤 图案,又称"龙箫凤笛"。据记载,其中的平箫系由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的郑维藩所创,玉笛则始创于清代雍正五年(1727)。平箫玉笛往往被 人们当作礼品赠送或收藏,与茅台酒等一道被列为"贵州三宝"。   有关玉屏箫的记载,首见于 清乾隆《玉屏县志》:"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 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风笙。"关于玉箫笛的 由来,在玉屏 侗族群众中流传着这么两句话:"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据传,300年前,古时有位自称"鹿皮大仙"的道人,远路云游到玉屏,爱此 水秀 山青,竹 茂林丰,遂停留下来,并与当地一位姓郑的侗族才子结成莫逆之交。道人善 音律,每有感怀,便寄兴 丝竹。可是当地佳竹虽多,却无箫管。有一天他从山上采来一根 竹子,将它制成箫吹奏起来,引起知交的共鸣。不久道人要远游他乡,便把制作箫的 技艺传给了这位姓郑的朋友。 从那以后, 郑家就开始自制自销箫。从那以后,玉屏便有了箫的生产。   玉屏笛, 民间无 轶事流传。但据世守其业的郑家及箫业同行述:郑家以本地水竹制 笛子,不缠丝,不上漆,只打白腊,保留竹子本色。式样新颖别致,音色远胜 南北各地所产 竹笛,遂以家乡玉屏之"玉"为名,称"玉笛"。并依其父所著《和声鸣盛》中的"音律图说"理论,将箫笛配对,合称"平箫玉笛"。   爱好音律的郑氏将制作箫笛的技艺视为 传家宝,代代坚守其业,故郑氏箫笛在 明万历年间便已名声在外,明清两代,玉屏箫笛都被皇室点为 贡物,上奉朝庭。清代 咸丰年间,郑氏传人因家境萧条而被迫卖箫糊口,由此开始 专制平箫,挂牌出售。后因产品供不应求,始打破嫡传规训, 向外招徒传艺,扩大生产规模。至 抗日战争 时期,玉屏箫笛的生产有了大的发展,仅 城区就有箫笛店铺三十余家,从业者八十余人。   明、清两朝,玉屏箫笛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室垂青。在民间,人们往往以之寄托纯洁的 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知音、 朋友之间往往将它作为 珍品互赠,而恋人、新婚夫妇之间,则将其作为爱情的信物和美好姻缘的象征。玉屏箫笛上雕刻的龙凤图案,据说就是取材于 萧史弄玉吹箫引友凤的爱情神话故事。玉屏箫笛多以雌雄配对,吹奏起来,含蓄而隽委。雌雄并吹,恰似情人对唱,情趣盎然,故又有“神箫仙笛”之美称。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