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秋节的历史”的回答
历史知识
手机版
关注问题
文胜鹏
2021-07-15
中秋节是 我国的 传统 佳节,与 春节、端午、 清明并称为 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 史籍记载, 古代 帝王有 春天 祭日、 秋天 祭月的礼制,“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 周礼》一书;直至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 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 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则始于 宋朝。 节期为 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 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 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 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 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 觅偶的 习俗、是古代 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 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 5月20日,该 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 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
因此, 中秋赏月的历史大慨2300多年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 古代历法, 农历八月十五日,在 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 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 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 明清时,已与 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 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 明代。《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 民间以 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 归宁者,是日必返 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 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 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 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 时令鲜果干果也是 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古人赋予月亮许多 传说,从月中蟾蜍到 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 嫦娥奔月,丰富的 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 胜景。自汉至唐, 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 年间,官家正式定 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 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 亲人团聚的 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 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 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 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 人民的重要 风俗,经朝 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