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下月初“全球华人省亲祭祖大会”将在陕西宝鸡举行,同样,宝鸡人也坚信当地才是真正的“炎帝故里”。此外,山西高平市从2001年起开始修建炎帝陵,而且用大量的古代石碑为其“撑腰”。
炎帝究竟在哪里,一直是一个颇富争议的话题。
湖南:炎陵县成绝好招牌
“而今三地各有偏重。陕西宝鸡是炎帝出生的地方,湖南株洲炎陵县是炎帝去世的地方,山西高平有关炎帝的遗址相对集中。”中华炎黄研究会不愿透露姓名的曹女士称目前三省对于炎帝陵的争夺更多是从旅游业的角度出发的,但炎黄文化研究所意在学术,不想插手争夺。“各地学者各抒己见,我们不想盖棺定论。”
但曹女士同时称,目前湖南株洲最获认同。“从1994年国务院批准了湖南酃县更名为‘炎陵县’的申请开始,学术界意见颇为偏向湖南。”从这个角度讲,在目前争夺“炎陵”的三省中,湖南底气最足,湖南株洲市为此还专门成立了炎帝陵基金会。
在刚刚举办的祭祖活动中,湖南又一次借势推出“圣陵”概念。“在现场的圣火台上,九条龙以圣火石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开,自口中喷出火焰点燃圣火石顶端的炎帝圣火,纪念炎帝神农氏普及火的运用;现场完全不用道具表演的‘人龙’,体现中国人既是龙的传人,也是传龙之人的理念;在神龙大殿广场上,黄、青、黑、白、赤五条不同颜色的龙按照‘五行’方位开始表演。”湖南炎帝陵工作人员钟静说,虽然祭祖活动三地都在搞,但湖南搞得最有声色。
山西高平:炎帝研究正式归入地方志
在“炎陵”的争夺战中,山西高平在接受采访时最为低调。按照高平地方志研究办公室焦楠楠女士的说法,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挖掘才刚刚开始。
“故关的炎帝行宫,下台的炎帝中庙,永录的炎帝庙……我们这里关于炎帝的遗存是最全面的,总数不下于30处。虽然目前仅着手将炎帝编入地方志,但宣传活动也将在其后进一步展开。”焦楠楠称,高平市旅游开发的需要,将使“炎帝”的价值挖掘进一步加强。
宝鸡:诞生地、安葬地均在此
“宝鸡是第一代、第二代炎帝繁衍生息的地方,而湖南株洲炎陵县只是第八代炎帝的安葬地。”陕西宝鸡炎帝陵文物管理所主任孙润古在接受采访时称,炎帝处在部落时代,曾一代代向南迁徙,目前湖南的炎帝陵只是第八代炎帝的安葬地。
孙润古所提及的理论源于目前学术界盛传的“炎帝八世”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八代神农”)。“以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光岳为首的一批专家提出,历史上有8代炎帝,第一世炎帝和第二世炎帝生活在宝鸡境内,此后炎帝部落东迁到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到了湖南已为第8世炎榆罔。”孙润古说。
“据《国语》等大量典籍史料记载及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考证,地处黄河中游的陕西宝鸡是炎帝的诞生、成长之地。炎帝教民稼穑、遍尝百草,创立了农耕文化。而在《史记·封禅书》载,早在公元前424年,秦灵公就在宝鸡的吴山祭祀炎帝,这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官方祭炎活动。”与此同时,孙润古指出,记载中炎帝误尝的所谓“断肠草”,是宝鸡群众俗称“火焰子”,仅北方才有。
湖南株洲市酃县获准更名为“炎陵县”后,宝鸡市又在两年后的1996年将炎帝的出生地常羊山所在的益门乡更名为神农乡,进而变成而今的神农镇。
[专家观点]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认为:祭祖要有史可鉴
关乎老祖宗的问题,不能戏说,不能按照各地的宣传需要各自为政搞祭祖活动,而应该力求做到有史可考,有史可鉴。
目前湖南、陕西、山西三地对于“炎陵”正宗的争夺更多是出于旅游宣传目的,炎黄研究专家称不愿作出盖棺定论。但祭奠炎帝皇帝应是国家庆典,不是私家祭奠,这就需要有一个科学的依据,也就需要组织专家学者对炎黄文化进行研究,通过专家评议使大家对于那个“若存若亡”的模糊时代的历史有更清晰的了解,把科学的“炎陵”所在地确定下来,继而讨论修复历史遗存,以及向国家相关部门申报定期举行祭祖活动等。
[相关链接]
炎帝神农氏是中国上古时代杰出的首领,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开创了原始农业。因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亦称炎帝,在位120年。华夏子孙,一直把炎帝跟黄帝并尊为民族始祖,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始缔造者以及始兴、统一的象征,并视其为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的共同标志、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