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
安东卫,是一座具有六百年历史的海防
古城。它位于
日照
城南四十公里,居绣针
河口北岸,濒临
黄海,
地势险要。雄伟峭拔的
老爷山、官山、笔架山(又名口亚山)、岚山、
炮台山等,
面海
而立,
从北、东、
东南三面环抱
卫城。登高而望,卫城东枕老爷山,西傍
绣针河,南临沧海,北锁官山。东海三岛(车牛山、平山、达山)横卧海涛之中,
西北
重峦
迤逦如屏似画,实为鲁东南
海隅
胜地和
军事要冲。
据
史籍记载,安东卫,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时代为纪障城。《春秋.左传》中记载“鲁昭公十九(前523)年秋,齐高发
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障”。《续
山东
考古录》卷二十一,“日照县”条下说:“纪障在南九十里,今安东卫故城”。《日照县志》(光绪本)也说:“莒邑东海,赣榆东北,
有纪障城,今安东卫即其地”。卫城东,今有
教场
地名,相传为
战国齐将孙膑,在此操练兵士,
著作《兵法》,但尚未见于
史书。安东卫
明代以前的历史和建置
沿革情况,因史籍湮没,暂时无法考证。今将明代
以来的概略介绍如下:
一、“安东卫”命名的由来
据《安东卫志.里至篇》记载:“卫去海五里,按字义,‘卫’围也,防也。
京师之外,屏一方之保障,东海汛地,设卫最多,而安东方者,莫逾于此,故名。”“卫”是明代的军事编制,每卫五千六百人,都设在要害地区。可见安东卫是以其
地理位置和在军事上的
重要性而命名的。
二、“安东卫”的建置时间
明代
定鼎之后,因
倭寇窜扰,遂在沿海各军事
要地,设置很多卫、所,计有防海卫、防运卫十九处和所十五处。所由卫领,卫由都司领,皆属中央
五军
都督管辖。安东卫,就是
明初十九卫之一的防海卫,可见“安东卫”之名,最迟在明初已经出现。至于建置的具体
年代,诸说不一。《日照县志》(光绪本)说:“于县南九十里置安东卫”,注作:“洪武十七(1384)年置”。《安东卫志.建置篇》说:“建自洪武季年”。县人丁恺曾著的《西海徵》(乾隆二十三年本)记有:“明志以安东卫为洪武三十五年置,非也。“经查阅明代的
纪年表,洪武在位只有三十一年,即1368年至1398年。所谓洪武三十五年,可能是明志把“建文”四年并入而得。建文四年,是惠帝朱允文国破身亡的一年,焉能顾得设置卫、所之事?安东卫儒学署李甫在《卫志》序言中说:“洪武十有六(1383)年,日本
陆梁,出没
剽掠,不可控制,始命
信国公汤和,于东海
诸边,严设城堡,辖隶臬司(即按察使),选练墩卒,棋布守御,倭寇始而得戢安东遂成重地。”据此,安东卫的设置,当在洪武十六、七年,与光绪本《日照县志》注文所记,
庶几相符。
三、明代设卫的原因
明朝立国之后,倭寇屡犯中国沿海各地,始犯
辽东,继犯江浙,后犯山东。日照乃山东
海防前哨,而安东又为山东东南门户。在安东设置防海卫,当然是为了防御倭寇入侵。洪武初年,
太祖派
使臣赵秩,诏日本来中国献贡,由此日本成了中国的朝贡国。日本以献贡为名,船舶往来于海上。洪武十三(1380)年,丞相胡惟庸暗通日本,同日本僧人如瑶勾结谋乱,并训练盗匪百余名,借朝
贡献巨烛,内藏火药兵器,伏匪兵于
贡船中。事情败露以后,胡惟庸伏法被诛。
朝廷痛斥日本暗通
奸臣,遂即绝其朝贡,中断往来。由此以后,倭寇时常窜犯我沿海各地,烧杀抢掠,民不聊生,
官府无法遏制。洪武十六年,朝廷乃命信国公汤和、
江夏侯
周德兴等大臣,巡视东海沿岸数千里,拟在要塞地区设置卫、所,以便防倭
御寇。不久,设立安东卫,置行都司(为省级最高军事执掌机关)、指挥使(统率卫兵之首领)、辖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一千二百人为千户所,所辖百户所为一百二十人),前所、左所均驻安东卫城,后所驻卫城东北九十里,名曰
石臼寨,后称石臼所,有
专城,实为分汛要地。明代天顺(1458-1464)年间,调中所去
天津卫,调右所去
徐州卫。属安东卫的只有前、左、后三个千户所,每所都设正副千户、百户等职。明代、安东地属
青州府,设通府(负责地方行政之长官)、通判(处理政务的官员)、经历(管地丁银两
出纳文书的官员)、教授(负责学署课试的学官)、训导(协助学官教育生员的官员)等职。
清初,罢军操更
官制,乃由兵部选守备(武官,卫的军政长官)任安东卫事,凡
城池、
民社、学校、钱粮,均与
州县相同,仍设经历、教授、千总(武官)和百总各一员,石臼所千总一员。顺治十五(1685)年,总督张铉锡查海防亲至安东卫,特立安东卫都司营,专守本
卫汛地。康熙五年(1666)裁掉卫千总、百总和石臼所千总各一员。乾隆九年(1744)裁卫并于日照县,其
地亩、钱粮、学校、庄屯、
庐舍,就其座落分别归属诸城、日照二县,原
卫守备、教授、经历等职一并裁掉。仍存安东卫籍和安东卫营,城池由安东营管理,营设都司一员、卫千总一员、日照把关(次于千总之武官)一员、把总一员、
莒州把总一员。
夹仓
巡检司于乾隆八年移到安东卫,其
张洛、涛雒、岚山、官草汪隶属巡检司。夹仓、金家沟、石臼所、龙汪等海口,属县衙典史(掌管缉捕、监狱的吏员)。
四、卫城
建筑
据《安东卫志·形胜篇》载:“原建城卜基于今卫城北十里之坊口,遗迹尚存”。何时移
于今之安东卫地,其说有二:一说是洪武之季时。康熙
十年卫守备
赵双壁,在《卫志·
文昌阁序》一文中说:“安东卫城,建自旧明洪武之季时……汤信国巡视抚辑,至卫西北经营区划,欲建
城郭……土木未兴,偶有青鸾衔旗于斯,
即今之卫堂处也。信国环视形胜,见
左山如屏,右河如带,大海绕于前,
关山耸于后,遂移其地,而城成焉”。此说虽未交待具体建城年代,并带有迷信
色彩,但也反映了历史时代,是汤和巡视后所建。另一说是明弘治三年所筑。如《山东通志》(雍正本)附记安东卫城一文载:“明弘治三年(1490)所筑,周五里,高二丈一尺,厚二丈,
垛口一千三百,
门楼四座,池宽二丈五尺,深八尺。”上述二说虽然不同,建筑年代相差百余年,但原建城于坊口,后移今之卫地,
事实无讹。卫城后经山洪冲激,城池损坏多处。
嘉靖年间,卫经历司何亨,呈请朝廷拨给官银一千两,稍事修葺,始有改观。
城上,
除门内俱有
门房三间,供藏武器之用。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共设八铺、小巷四铺,按时巡更,以防盗贼。戊申(康熙七年)地震,城池悉毁,圮为平地。
除城池外,城内建设主要有
公署、儒学、仓库、武器库、
演武厅、
庙宇等等。公署有
按察司、
守府、卫衙、经历司(在卫堂东)、镇抚司(在卫堂西)、儒学署(在西街路北,后为文庙)、巡检司(在卫府后)、千总署(在北门内西街)、左所(在仪门东)、前所(在仪门西)、安东营(在北门内西街),还有仓库(在卫治东)、监牢局(在卫南门里西南隅)、火炮局(北门里街东)、武器库(在卫堂东)、演武厅等。庙宇有
关帝庙、三官庙、
镇武庙、
火神庙、
城隍庙等。大街有东西
石坊。这些
古建筑,历经明、清多次
兵火和康熙戊申地震,久已废圮。
五、卫
墩台
墩台,是
古时用以举烯烟、传
敌情,以防不虞的军事通信设施。安东卫的墩台,主要设在沿海
汛口要地。每个墩台配有旗、锣、烟筒,
有警必举,千里之地,瞬息可知。当时设在日照境内的有两种墩台:一是军墩,即由巡查
军士护守之墩,计有皮狐墩、石门墩、黑漆墩、泊峰墩、昧蹄墩、张洛墩、涛雒墩、小皂墩、温桑墩、南石臼墩、北石臼墩、万疋墩、董家墩、南
青泥墩、北青泥墩、钓鱼墩、湘子泊墩、
石河墩、湖水墩,以上二十墩隶属石臼所千总。二是民墩,即由民卒护守之墩,计有
杨家墩、
孙家墩、相家墩、夹仓墩、蔡家墩、焦家墩、新添墩、牛蹄墩,以上八墩隶属夹
仓镇巡检司。每墩设卒四名,总计墩卒(包括军士和民卒)一百一十二名,每名供给工食银四两。墩下置赡养地八亩,建安息房数间,供墩卒安置家室之用,以便他们种桑麻,养鸡犬,守墩为业。一有紧急军情,白日则燃起狼烟,黑夜即照明信火,信息传递至速。嘉靖三十一年和三十四年,倭寇窜犯日照沿海一带,皆被击退,无不奏效于墩卒的尽职尽责。
六、卫
屯田
古时的屯田,有
军屯、
民屯、商屯三种。安东卫所属屯田,都属于军屯,只使用于驻军。明制屯田,以正丁
应役,余丁耕田,征其税为军饷,缺少部份以屯丁补之,此乃古之
寓兵于农
之法。每屯丁授田二十五亩,岁纳粟三石,征解于卫仓作
军需。卫的屯田地
原额为一千六百六十五顷,坐落在诸城、日照二县,各有屯名。其中坐落在
诸城县内的原额地一千三百三十七顷五十一亩,屯名有
大埠屯、
张家屯、孟家屯、监家屯、
毛家屯、稍坡屯、福盛屯、曹化屯、
梁山屯、
吴家屯、蔡家屯、于家屯;坐落在日照境内的原额地三百二十七顷四十八亩,计有斗沟屯、
白石屯、赵家屯、
朱家屯、竖旗屯。至
明末
屯政废驰。
清代,除漕运地方屯田仍属卫、所外,其余卫、所屯田转
属州、县,改为民屯。安东卫的屯田,直至并卫于日照县时,才分别划归诸城、日照二县,裁撤屯田
弁丁,屯户所领地亩,按规定缴纳地价,报官税契,由其耕种经营,原征屯粮,改为
丁粮。
七、卫城集市贸易
安东卫,自
明清以来,既是海防要地,又是贸易
通商口岸。内控鲁苏江淮辽阔
腹地,外扼大海,是去
高丽、日本诸国咽喉,海陆交通方便,
城内城外,店铺林立,
南北商客,络绎不绝。可谓
商贾云集,百舸争流,
人市如潮。卫城
集市,发端明代,《安东卫志》说:“嘉靖初年,
西大街三、八日
为市,
北大街一、六日逢集(后废)。嘉靖二十年,西大街三、八日大集。”此制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每日均有
早市,即是其证。卫城
商业,至
清末民初,已达盛期。
今日之安东卫,岚兖公路横跨卫前,岚坪铁路后贯通卫,新建的
岚山港与之毗邻,随着振兴日照的总体规划的实施,作为鲁东南的海防古城安东卫,将以崭新的
雄姿矗立在
人们的面前。
安东卫的历史
2021-07-15
1
918
提交答案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