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氏 族 谱
侯 姓
5348【天津】侯氏族谱不分卷(清)侯洵等修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钞本 四册 美国;
5349【河北南皮】侯氏族谱不分卷 侯光藜编辑 民国七年(1918)重修石印本 五册 北图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注:始修於明崇桢八年,此为三修。
5350【江苏】侯氏宗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清)侯应洹重修 清宣统二年(1910)清忠堂活字本 三十九册
吉林大学;
5351【江苏无锡】锡山东里侯氏宗谱十二卷(清)侯守廉等六修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活字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5352【江苏无锡】锡山东里侯氏八修宗谱二十卷(民国)侯学愈纂修 民国八年(1919)铅印本 十八册
历史所 美国(附二卷、二十一册)注: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侯先春始修。
5353【浙江鄞县】侯氏支谱不分卷 民国间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5354【浙江】临海夏馆侯氏宗谱□□卷(清)洪枰序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序刻本;浙江临海县博(存卷3);
5355【浙江】临海夏馆侯氏宗谱□□卷(清)周来宾序 清这光二十九年(1849)序刻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2);
5356【浙江】临海夏馆侯氏宗谱(清)陈甫序 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浙江临海悬博(存卷1-7);
5357【浙江】临海夏馆侯氏宗谱十二卷(民国)李定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3、6-10)浙江临海县邵东乡山下坦村朱家岙;
5358【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谱不分卷(清)胡朝翰 王世昌修纂 清嘉庆十年(1806)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图;
5359【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谱不分卷(清)侯宝九 侯允晚修纂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木活字本 二册
浙江图;注:书口镌《昆阳
上谷侯氏宗谱》。
5360【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谱不分卷 (清)侯千扶 侯千瓜修纂 清同治十三年(1874)木活字本 三册
浙江图 注:书口镌《上谷郡侯氏宗谱》。
5361【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谱不分卷(清)夏增荣辑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木活字本 三册 浙江图
书馆 注:书口镌《上谷郡侯氏宗谱》。
5362【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谱不分卷(民国)侯载元 侯载绘修纂民国十一年(1922)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图书馆;
5363【湖南大庸】永定侯氏初谱不分卷(清)侯昌铭 侯鸣珂等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木刻本河南图 日本 美国;
5364【
湖南湘乡】湘西侯氏三修谱□□卷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3-l6);
5365【湖南衡山】若驿侯氏三修谱十六卷(民国)侯业绍 侯声洋等修 侯家麟纂 民国十一年(1922)活字本 十二册 湖南图;
5366【广东】侯
善行
堂族本不分卷 民国七年(1918)钞本 一册 美国 注:该族散居香港新界、广东宝安
等地。
5367【广东番禺】金钱村侯氏族谱不分卷 (清)侯子城志 清道光十二年(1832)写本 一册 美国;
5368【广东】南海亨田乡侯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候恒钟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注:明嘉靖三十六年侯继禄首撰。
5369【四川简阳】侯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严正相编辑 民国三十年(1941)石印本 二册;北图 四川图;
5370【四川高县】上启侯氏族谱一卷(民国)侯泽金纂民国十六年(1927)钞本 四川高县落润乡红星村晒坝生产队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四十八年。
5371【云南洱源】邓川侯氏族谱不分卷(清)侯钧瑞撰 民国钞本 一册 云南图;
5372 香港新界丙冈侯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二十四年(1935)写本 一册 美国;
5373 侯氏家乘 《清》侯鹏著 清嘉庆十五年(1810)刻本 五册 北图 。
5374 侯氏族谱 水西侯氏
宗亲理事会编 1999年印 一册 20多万字 贵州黔西
据
文献记载,侯姓在中国历史长河的近万个
姓氏中,是一个古老而多源的姓,也是一个分布较广的
大姓,在《
百家姓》中列在第73位。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单独立传者有57人,被收入《
中国人名大辞典》者有121人。著名人物有:魏国名将侯嬴,汉代
大司徒
侯霸,
北朝
大将
侯景,隋代艺术家
侯白,
唐朝首任
宰相
侯君集,
北宋大臣
侯蒙、水利专家
侯叔献,
清朝
文学家
侯方域、
侯涵,
当代化学家
侯德榜、
医学家
侯宝璋、著名相声艺术家
侯宝林、全国政协副主席侯镜如等。
据我多年的考证,现居桂林市县(自治县、区)的侯氏家族约一万人,占桂林市总人口的五百分之一,其分布情况如下:兴安县的侯姓现约5000人,
祖先是北宋大臣侯蒙,他因与
当朝宰相不和,怕遭诛连
九族的灭顶之灾,于
公元
1120年巧妙地南逃到兴安董田隐居。八百多年来,其
后裔先后分居在兴安镇的粉洞,高尚镇的灵龙、东源,
华江瑶族乡的
六洞河等近30个村寨,垦荒耕田,繁衍生息;临桂县的侯姓是
明代
朱元璋的
驸马、镇蛮
大将军侯德天,他在临桂
茶洞定居,其后裔分居在两江镇的妙田和永福县罗锦的谷岭、高田的葡萄,共约1000人;灵川县的侯姓约1100人,是
宋代山东侯姓人迁到灵川大圩定居,其
后代有一支迁至兴安高尚庙脚居住;荔浦县的侯姓约300人,是广东侯姓人迁到花簪定居;资源的侯姓约1100人,是江西侯姓分别迁到黄龙、坪水底定居,资源车田小地的侯姓,却是从兴安华江瑶族乡六洞河迁入;全州县侯姓有600
多人,从资源县坪水底分居到大西江镇定居;恭城栗木镇大营村侯姓100多人,是
太平天国时从兴安迁入;灌阳侯姓700多人,是从兴安高尚兰田和临桂妙田迁入,另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为侯姓;龙胜的侯姓约1000人,是从灌阳、资源、湖南城步等地迁到平等、马堤等地定居;桂林市区、雁山龙潭的侯姓约200人,平乐、阳朔两县的侯姓约100人,均从本地侯姓迁入。
近千年来,侯姓人绝大部分分居在桂北湘漓两水的发源之地和山区,吃苦耐劳,为开垦山区荒原,发展山区生产,保护山区资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侯姓人勤耕勤读,据兴安董田侯蒙
家族
家谱记载,在明清时代,有侯蒙的六代到十一代孙共10人到北京、山东、山西、浙江、广东、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赴任未归,在那里繁衍后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侯姓青年
读大学、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如兴安镇的侯波,从上海大学
毕业后,就东渡日本留学深造;资源县梅溪坪水底农民侯光南的4个
子女和侯光献的3个子女,都大学毕业,成为有较
高文化的侯姓家庭。
后魏时有中山人
侯洛齐,本为侯姓,后为仇氏
养子,故改
仇姓。
太武帝时,他以平
凉州功高,拜为内都
大官,其后渐成
望族,成为
中原仇姓一支。
侯氏家谱
2021-07-15
1
1635
谁能找到完整的侯氏家谱!!谢谢!
提交答案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