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有没有风俗习惯

民俗传统
关注问题
回答
2021-07-15
1
651
提交答案
1个回答
隗芮楠
2021-07-15
在人们的印象中,唐山是一座以生产能源和建材为主的重工业城市,文化底蕴并不浓厚。其实不然,唐山不仅是享誉全国的评剧发源地,而且在民间传承已久的唐山皮影和乐亭大鼓也流传甚广,素以唐山“三枝花”而饮誉中外,博得广大群众的青睐。声名远播的评剧名角新凤霞、白玉霜、赵丽蓉,皮影简杆王齐永衡,乐亭大鼓名家靳文然,都从唐山这片艺术土壤发芽、生根、开花,继而唱红了全国,成了艺术界名噪一时的人物。

流行歌舞充斥艺术舞台,传统戏剧、影调、大鼓是否要成为遥远的回忆?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和外来文化艺术的影响,现代年青人艺术欣赏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尚、流行歌舞充斥艺术舞台,而传统的戏剧、影调、大鼓却受演出市场影响已逐步走向萎缩。有人嗟叹,冀东艺术“三枝花”枝繁叶茂的鼎盛时期已成遥远的回忆,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花谢叶败实属正常。
面对外界的人云亦云,唐山的决策者没有为其所动。他们认为,唐山不仅要生产钢铁、煤炭,同样也要生产文化精品,打造文化大市。冀东“三枝花”是几代人用智慧和勤劳培育出来的带有地域文化的艺术结晶,无论现行演出市场如何变化,我们都要挖掘和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遗产,让“三枝花”扮靓唐山文化大市的门面。

设立200万剧目创作基金,100万演出扶持基金,重奖获奖节目,让传统艺术迸发出璀璨的光芒

为了扶持地方艺术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对各演出团体每年拨出专款投入重点剧目的排练,设立200万剧目创作基金,100万演出扶持基金。有的县剧团完全纳入地方事业编制或由实力雄厚的企业冠名,在财力、物力方面确保各项费用支出。继重奖春晚获奖节目《俏夕阳》后,对音乐、文学、曲艺、书画、影视等“窗口文艺”获奖作品也给予逐级奖励,极大地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由于市、县两级逐年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各演出团体异常活跃,社会文化方兴未艾。各艺术院校的高才生都愿意到唐山地方剧团。

百场大戏唱新春、彩色周末天天演、社区文化艺术节……民间艺术工程营造出浓郁的艺术环境

为了营造全社会的艺术环境,他们从青少年入手加强对地方文化艺术的宣传,组织评剧、皮影、大鼓艺术团体赴社区、下厂矿、进农村。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举办每年一度的“百场大戏唱新春”为主题的戏剧演出,深受城乡群众欢迎,仅去年春节两个多月时间,全市各文艺剧团演出评剧、京剧、唐剧、皮影等230多场,市、县剧团全年演出3000余场,其中60%是在农村。同时,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还举办了“彩色周末天天演”、“社区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将社会各界200多支分布在民间的文化艺术队伍、老民间艺人组织起来,集中举行汇演,不但使民族民间文化工程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广大青少年了解、学习冀东传统的文化艺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享誉全国的评剧艺术节、走向国际的皮影艺术展演、深入民间的说唱大鼓,冀东“三枝花”已成为展示唐山魅力的文化名片

每两年一度的全国评剧艺术节,显现了唐山大手笔对传统艺术的扶持和推崇。据了解,连续8年四届评剧艺术节,吸引了全国30多个评剧院团来唐,演出了60多个剧目130个场次,与评剧艺术同步进行的“评剧票友大赛”、“评剧研讨会”、“评剧发展史话展”等一系列活动,大大丰富了艺术节内容,促进了评剧艺术的广泛交流,早已成为唐山对外极具说服力的文化名片。不但为地方剧团打造了一批像《刘姥姥》、《香妃与乾隆》《柳树湾的村官》等一批影响全国的优秀剧目,同时对周边省、市的评剧院团发展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连续四届评剧艺术节成功举办之后,2005年又推出了“中国唐山国际皮影艺术展演”这一地域文化品牌,来自美国、日本,国内上海、天津、沈阳等20多个院团、40个剧目汇聚唐山。尽管有的语言不同,艺术风格各异,但这一盛会对扩大唐山皮影的国际影响,提高各自的艺术创作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自1998年至今,扎根冀东的唐山市皮影剧团走遍日本、瑞典、希腊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国演出近百场,被国外友人誉为“东方神奇的魔幻艺术”。乐亭大鼓经过多方面的挖掘和整理,在老一辈艺人世代传承、口教心记的基础上,文化部门对原有鼓词、曲调、板式进行了去粗取精的整理,为新一代乐亭大鼓艺人提供了学习方便。目前,以乐亭、滦南县为主的各曲艺团体和说唱大鼓艺人已发展到200余人,随着各种演出的深入和普及,已经逐渐被广大群众所喜爱。与此同时,还注重开发皮影、评剧等文化艺术工艺品项目,使传统地域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如今,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冀东“三枝花”在唐山700万人民的精心培育下已从萎缩走向兴旺,并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们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传统地域文化定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唐山将以更厚重的文化底蕴跻身于全省文化大市先进行列。
相关问题
给祖先上坟有什么禁忌吗
有的。首先,上坟时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清明节在扫墓的时候,不宜穿得过于显现,因为扫墓本来就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所以着装尽量淡雅一-些, 大红大紫的颜色,在中国具有喜庆的意味,所以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当然,清明节除了扫墓以外的时间,比如和亲人一起踏青什么的,衣着倒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主要是看具体的场合吧。 另外,忌嬉笑打闹除了衣着上的讲究,言行举止也要有所讲究,不要在扫墓的时候嬉笑打闹,或者做一些不严谨的举止,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这会惊扰了先人,也是对先人的不尊重的行为。所以扫墓的时候,尽量要恭敬和严谨些,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 最后一点就是要注意上坟时的贡品。一般上坟都会带贡品吧,这些贡品是用来祭献祖先的,在没有给先人祭献之前的,人是不能先食用的。而是等_上供之后,大家回到家,再一起分享。如若不然,也是对先人的一种不尊重。没有先人,就没有后人,没有先人辛苦的付出,也就没有后人幸福的现在。所以我们对于先人的尊重,也是需要在清明节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沈姓的祖先是谁?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在十四位,目前来说,其人口是有600万人左右,排列第37位。 其源流很多,但是说的最多的一个源流,大概是出自于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目前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周氏有哪些字辈?
周姓,是中国第九大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之一了。周姓最初是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而到今天,周姓主要是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 周氏的字辈: 1、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2、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3、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4、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坳周氏(尚书公后裔)字辈:尚梦应康世,孙宗道仕友,子均仲忠万,以自时大章,华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人全,谟烈由今绍,奕叶谱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你还知道周氏有哪些字辈吗?
每年12月10日出生是什么星座?有哪些名人
想问一下每年12月10日出生的人是属于什么星座?在历史上有哪些人是这个星座的啊大概?
出生于12月10日的古今名人有哪些?
在198年前的今天,1815年12月10日 (农历冬月初十),计算机科学先驱爱达·勒芙蕾丝出生。奥古斯塔·爱达·金,勒芙蕾丝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原名奥古斯塔·爱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通称爱达·勒芙蕾丝(Ada Lovelace),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最著名的事迹为翻译意大利人查尔斯·巴贝奇早期的程式设计书《分析机概论》(analytical engine),爱达对翻译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笔记,被认为对现代电脑与软件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你还知道哪些12月10日出生的名人?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