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氏家族的辉煌历史

2021-07-14
5
4494
云氏家族的辉煌历史   请问谁能告诉我
提交答案
5个回答
经慕辰
2021-07-14
7楼    由于云氏早期族谱毁于战火之中,无据可考,造成琼广云氏祖源的历史断层,而《云氏族谱》对云海、云从龙的出生年份也都没有明确记载,他们在宋朝时的行状着墨不多。因此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悬念,一直是云氏后人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关于渡琼始祖云海身世的资料不多,仅记载来籍地为陕西巩昌府陇西县(今甘肃陇西县),官掌陕西路总管(相当行政副长官)。初修于明永乐乙酉(1405)年,七修于清光绪甲午(1894)年的《云氏族谱》序文载时强调,“国之事,在史书,家之事,在族谱。”称“吾宗自琅琊徙西蜀,至先祖海,以进士官陕西路总管。生二世祖从龙,登进士试,邕州判。”“先世谱牒淹没于兵燹之余无从考据。……世系之承传不可以智决,故不敢以附会之说,乱其本真,而诬其祖也。”   那么,云海的父亲是谁?远祖族籍又在哪里呢?现在有学者认为,云海是蒙古族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儿子。但却没有任何人找出任何的历史资料和依据来进行佐证,只是一种推测。   云姓二世祖云从龙“出将入相”,在元代地位显赫。我国历史典籍,地方志书中多有记载,如《元史》、《大明一统志》、《广东通志》、《正德琼台志》、《琼州府志》、《文昌县志》、《顺德县志》、《南海县志》、《崖州志》,这就足见云从龙在元代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云从龙娶雷氏、仵氏,共生四子:云锭、云铉、云钅监、云锴(幼年已逝)。雷氏依子云锭、云铉居海南文昌。仵氏依子云钅监定居广东南海县(今顺德市罗亨村)。琼、穗两地云姓子孙都奉祀云海为共同始祖。海南云氏三世祖云锭系已失考,《云氏族谱》只注明其入赘海南林籍文昌;云铉,字琼孙,任万安军知军(即万州知州),生五子:云继祖、云振祖、云传祖、云嗣祖、云成祖,除云振祖的幼早逝外,四子分居文昌县各地,长子云继祖,字宗德,住文昌头苑横山村,云氏大宗祠建于此。 .
肖嘉玲
2021-07-14
云姓从南宋末期元朝初期迁琼入籍文昌,至今已达700余年。其后裔遍布海内外,又以文昌和泰国为主。   一、云姓始祖   1、海南云姓起源于一世祖云海。云海,南宋进士,官至陕西路总管(相当于当今专区的行政长官),宋灭不仕。独子云从龙,于元初调任怀远大将军、广东琼州安抚使。云海则携妻苟氏于公元1280年从陕西迁琼随子,入籍文昌,时年50多岁。   2、二世祖云从龙(也叫肇基),字无心,号维山。生于陕西巩昌府(今甘肃陇西县)。从元初1278年至1296年,历任宣武大将军、湖广邑州安抚使,怀远大将军、广东琼州安抚使,昭勇大将军、海北海南道宣慰使,昭通大将军、海北广东道提刑按察使,昭毅大将军、福建海肃政廉访使,至1292年后授中奉大夫、广东道宣慰使,资善大夫、湖广安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征南大将军。于1294年出征安南归服中原,1295年12月15日授予相职,故史称“出将入相”,战功赫赫,是元初沟通中央皇朝同南疆统辖关系的关键人物。在我国史典籍、地方志书如元史、明志、广东志、琼州志、崖州志、文昌志、顺德志、南海志等均有记载,足见云从龙在元朝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笔者曾到三亚东北边15公里处的“落笔洞”考证,同时翻阅郭沫若点校的《崖州志》,记载云从龙,字无心,陇西人,初为管辖,后为海北海南道宣慰使。还记载落笔洞为州八景之一,洞左壁刻落笔洞3字,字尺余,旁只有“维山”二字,余模糊难辨,未知何人题。笔者及其来人看清“落笔洞”3个大字左旁刻“至元癸未,右旁刻“维山云从龙”,全字看得清楚,只有“云从龙”3个繁体正楷小字有了退化,但仍可辨认。“至元”是元帝忽必烈的年号,“癸未”为1283年,证实“落笔洞”为云从龙任琼州安抚使或海北海南道宣慰使期间所题,他还为“落笔洞”赋诗一首,诗曰:“地极南溟阔,洞天琳宇奇。好山如绣画,野路自逶迤。不见飞仙蜕,空留谪客诗。清风驾归羽,乘此访安期。”   3、三世祖云铉。云从龙生锭、铉、钅监 、锴四子。锭、铉祖入籍海南文昌,钅监、、锴祖入籍广东顺德和南海。云铉,字琼孙,为云族迁琼的三代孙,太学生,任万安知军,娶琼少女为妻。文昌云姓全由云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二、远祖探源   云海迁琼后,因皇族相残、官职和云从龙年纪还轻等原因,仅记载来籍地为陕西省巩昌府陇西县之琅琊郡。云海的父亲是谁?远祖族籍又在哪里?一直还是个谜。   改革开放后,海外云氏族人纷纷回大陆参观访问,寻根问祖。内外结合,顺藤摸瓜,查清现状。一方面抓紧对占用和破坏的祖坟、祖馆的收复工作,另一方面抓紧修族谱,还对远祖进行探源。文昌定居香港商界知名人士云大棉先生,多次回大陆得到国务院总理李鹏和海南省省长阮崇武的亲切接见,还在北京找到国家副主席乌兰夫(汉名:云泽)进行考究,并被特邀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活动。他对远祖族籍问题一直急于求成,总想弄个水落石出。自1986年,云大棉先生就通过国家民委与内蒙古自治区联系,并会同泰国云氏大宗祠理事长云昌锦先生及其理事会成员携带族谱,前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进行远祖探源。旗党委、政府、政协等部门很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组织考究。依据历史资料分析,认为云海的父亲可能就是拖雷。据此推断,云海同土默特左旗的云氏家族同祖同宗。云大棉先生最早提出这个问题后,引起云族后裔的密切关注。之后,内蒙、文昌云氏族人纷纷撰写探源文章进行论证。   转载接上)笔者也愿意加入探讨论证的行列,只要云氏族人认真的抓紧考究,远祖族籍问题必将迎刃而解。下面是笔者根据有关资料提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其一,成吉思汗(1162年至1227年),姓为孛儿只斤,原名为铁木真。“成吉思”蒙语是极大极强的意思,“汗”是君主或皇的意思,故孛儿只斤铁木真后被誉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称帝时期,蒙古大军西征中西亚、东欧,成吉思汗曾6跨阿尔泰山,新疆青河县是必经之道。在青河县建有5个烽火台,以瑙云烽火台为中心,四周距离大约50公里范围内,分别建有托克峰火台,克尔根烽火台、火腾烽火台和阿尔腾烽火台,它们互为依联,形成巨大的有效控制区,把横跨亚欧两洲辽阔的疆域划成“四个汗国”。长子“术赤封地”(即“钦察汗国”),为国势最盛的领地,西到多瑙河下游,东到今额尔齐斯河,南到高加索,北到俄罗斯保加尔地区;次子“察合台封地”(即“察合台汗国”),也即西辽的故土;三子“窝阔台封地”(即“窝阔台汗国”),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四子拖雷的儿子“旭烈兀封地”(即“伊儿汗国”),领有太和岭(今高加索山)和宽田吉思海(今里海)以南地区。这就证实了拖雷就是成吉思汗的四子,旭烈兀就是拖雷的儿子。
相关问题
给祖先上坟有什么禁忌吗
有的。首先,上坟时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清明节在扫墓的时候,不宜穿得过于显现,因为扫墓本来就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所以着装尽量淡雅一-些, 大红大紫的颜色,在中国具有喜庆的意味,所以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当然,清明节除了扫墓以外的时间,比如和亲人一起踏青什么的,衣着倒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主要是看具体的场合吧。 另外,忌嬉笑打闹除了衣着上的讲究,言行举止也要有所讲究,不要在扫墓的时候嬉笑打闹,或者做一些不严谨的举止,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这会惊扰了先人,也是对先人的不尊重的行为。所以扫墓的时候,尽量要恭敬和严谨些,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 最后一点就是要注意上坟时的贡品。一般上坟都会带贡品吧,这些贡品是用来祭献祖先的,在没有给先人祭献之前的,人是不能先食用的。而是等_上供之后,大家回到家,再一起分享。如若不然,也是对先人的一种不尊重。没有先人,就没有后人,没有先人辛苦的付出,也就没有后人幸福的现在。所以我们对于先人的尊重,也是需要在清明节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沈姓的祖先是谁?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在十四位,目前来说,其人口是有600万人左右,排列第37位。 其源流很多,但是说的最多的一个源流,大概是出自于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目前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周氏有哪些字辈?
周姓,是中国第九大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之一了。周姓最初是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而到今天,周姓主要是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 周氏的字辈: 1、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2、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3、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4、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坳周氏(尚书公后裔)字辈:尚梦应康世,孙宗道仕友,子均仲忠万,以自时大章,华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人全,谟烈由今绍,奕叶谱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你还知道周氏有哪些字辈吗?
每年12月10日出生是什么星座?有哪些名人
想问一下每年12月10日出生的人是属于什么星座?在历史上有哪些人是这个星座的啊大概?
出生于12月10日的古今名人有哪些?
在198年前的今天,1815年12月10日 (农历冬月初十),计算机科学先驱爱达·勒芙蕾丝出生。奥古斯塔·爱达·金,勒芙蕾丝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原名奥古斯塔·爱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通称爱达·勒芙蕾丝(Ada Lovelace),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最著名的事迹为翻译意大利人查尔斯·巴贝奇早期的程式设计书《分析机概论》(analytical engine),爱达对翻译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笔记,被认为对现代电脑与软件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你还知道哪些12月10日出生的名人?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