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姓起源:从姒姓、姜姓到官位与鲜卑族的历史
一、尚姓的起源
(一)源于姒姓:尚黑的后裔
夏王朝时期,部落成员尚黑对黑色情有独钟,认为黑色是最为尊贵、经久耐用且成熟老练的颜色,因此干脆以尚黑为名。在尚黑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尚氏,世代相传至今,成为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这一支尚姓,宛如夏朝历史长河中的一抹独特色彩,传承着先祖对色彩的偏好与审美观念。
(二)源于姜姓:姜太公的荣耀
据史籍《元和姓纂》及《万姓统谱》等记载,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因其祖上伯夷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建立吕国,故又名吕尚,为炎帝后裔。姜尚是商末周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垂钓于渭水之滨,被周文王礼聘为辅助大臣,称太公望。周武王姬发伐商纣时,姜尚任统兵师氏,被尊为师尚父,又号太师尚父,在牧野会战中歼敌立功,是周朝的第一开国功臣。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姜尚被辅政大夫周公旦封于齐地,建齐国,立都营丘,授以征讨五侯九伯的特权,地位在各诸侯封国之上。战国初期,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田氏正式代齐。之后,原齐国姜姓王族中有一支族人,以其先祖姜尚的字名为姓氏,称尚父氏、尚氏,后皆称尚氏,世代相传至今。尚氏族人多尊奉姜尚为得姓始祖,这一支尚姓,承载着姜太公的辉煌功绩与齐国的荣耀历史,是尚姓中极具代表性的源流之一。
(三)源于官位:尚书的传承
尚书这一官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秦国,起先专职为君主保管文书、典籍、史册等。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在少府中设置四个官吏负责掌管文件收发,这四个官吏皆称尚书。汉朝时期,汉高祖刘邦改革秦制,提高了尚书的政治地位,加大了尚书的职能权力,专设了尚书中台,置有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分别为尚书中台的正、副长官,下设有四曹理事,每曹设尚书一人,四曹分掌国家各方面的政务。东汉时期,又增加了两个部门,称六曹,有六个尚书。唐朝时期确立六部制,尚书令统管六部,俨然如同今日的总理、首相、国务卿。六部分别执掌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成为较为完善的封建帝制的统治机构。元朝时期,这六部归入中书省。明朝时期,六部尚书各自独立处置所辖政务,直接对帝王负责。在尚书、尚书令、尚书仆射等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尚氏,世代相传至今。直到清朝时期,仍有人以祖上尚书之官称改为姓氏者。这一支尚姓,见证了中国古代官制的演变与发展,承载着历代尚书的职责与荣耀。
(四)源于官位:五尚的职责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尚书之外设置了五个“俱尚”之官位,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这五个官职,皆有管理、负责和司掌之意,这六个官职实际上就是管理服饰、膳食、冠冕、起居、沐浴、书籍的内宫小官吏。在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尚氏,世代相传至今。这一支尚姓,虽起源于内宫小官,却也传承着先祖对宫廷事务的精心管理与敬业精神。
(五)源于官位:尚书郎的使命
尚书郎,就是尚书郎中,是西汉初期由汉高祖刘邦设置的官位,设有四人,皆称尚书郎,四个人分别掌管对外尚书事务:一名主管匈奴单于营部,一名主管羌夷诸部吏民、一名主管全国户籍及土地垦作,一名主管钱帛贡献委输等,皆归属尚书中台统辖。尚书郎不能一步即位,先入尚书中台时称作“守尚书郎中”,工作满一年且称职者方称“尚书郎”,工作满两年且无过错者则称为“侍郎”。西汉初期,汉王朝与诸多民族战事频仍,诸风国大吏也多有反叛,尚书郎竭力应付各种变化的局势,少有不犯错误者,因此能升至“侍郎”者寥寥无几,许多人在“守尚书郎中”的位置上就被砍了头。在尚书郎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尚氏、郎氏,世代相传至今。这一支尚姓,承载着尚书郎在动荡时局中的坚守与担当,是尚姓中极具坚韧品质的源流之一。
(六)源于官位:尚衣监的守护
尚衣监,是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设置的一种官位,专职掌管君王贵胄的御服供奉。到了隋朝时期改为尚衣局,一直到明朝时期改为尚衣监,改由宦官(太监)担当,为宦官十二监之一。在尚衣监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尚衣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尚氏、衣氏,世代相传至今。这一支尚姓,守护着皇家的服饰尊严,传承着对细节的专注与执着。
(七)源于官位:尚功的督造
尚功,是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设置的一种官位,统领尚仪局。尚仪局内设置尚功二人,官秩为从五品;到了唐朝时期升为正五品,相当于今日的司局级。尚功专职掌管、督造女工之事,下属有司制、司珍、司彩、司计这四个官署,诸般缫、纻、缗、绦、编、纺、织、绣、绹、缋、缤、缝等等,皆在尚功掌督之列。该官职在唐朝武则天时期、以及明朝时期一度为女官,后一直沿用到清朝时期。在尚功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尚氏、功氏,世代相传至今。这一支尚姓,承载着尚功对女工技艺的督造与传承,是尚姓中极具文化内涵的源流之一。
(八)源于鲜卑族:尚可孤的汉化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唐尚书右仆射、冯翊郡王尚可孤,为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隋、唐时期,东部鲜卑族宇文氏部落,其中一支世居松漠(今河北牧兰围场到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南之间)。到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时期,有鲜卑族人名宇文可孤率部归附唐朝,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官至神策大将军,被唐玄宗赐姓为李氏。唐德宗李适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叛后,李可孤恢复原姓宇文氏,兼御史中丞、荆襄应援淮西使,以所统之军赴山南东道与李希烈对战,屡有战功。当年,泾原节度使姚令言也率防秋士兵反叛,拥立在长安闲居的原平卢节度使朱泚为帝,唐德宗李适仓皇出奔奉天,下令宇文可孤率军至蓝田救援,当时贼众方盛,宇文可孤营于七盘,修城栅而居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https://imgs0.zupu.cn//ueditor/2024/06/17/1b1c303b-3433-4d15-beff-3ea053c351eb.png!water)
![](https://imgs0.zupu.cn//ueditor/2023/08/09/7b15b10d-9c68-47f0-8480-fd969a7d0d2d.jpeg!water)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