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陈姓源流|义门陈氏、开漳圣王派,快看你的祖先来自哪里?

2024-03-1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042
转发:0
评论:0
根据中国信息报2022年11月11日发布的百家姓排名数据,陈姓人口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五,人口6370万。跟所有大姓一样,陈姓的来源也比较复杂。小谱今天就来谈谈陈姓的源流。一、陈氏来源1、来自姚姓、妫(guī)姓舜帝的后裔,以国为姓,出自姚姓或者妫姓,是姚姓或者妫姓的后代。2、齐国王子的后裔齐国的王子,珍的后裔,这一支曾改为田姓,后来又改回来,改过姓的这一支是陈姓中最重要的一个支系。3、陈国其他公族的后裔这一支,是陈国其他公族的后裔。4、少数民族当中的陈姓少数民族当中的姓陈的很多,北魏孝文帝改革,很多鲜卑族的族人改姓陈。明代朱元璋时期,元朝覆灭,元朝的很多蒙古贵族投降明朝,被朱元璋赐姓为陈。满族姓陈里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来的汉人,后来到关外生活,这一支陈姓。另一种是满族本来的姓氏姓陈。京族里,陈姓是大姓。羌族里,陈姓也是大姓。几乎所有的民族中,都有姓陈的。二、陈姓起源地陈姓,起源自河南淮阳,...

根据中国信息报2022年11月11日发布的百家姓排名数据,陈姓人口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五,人口6370万。跟所有大姓一样,陈姓的来源也比较复杂。小谱今天就来谈谈陈姓的源流。

 

一、陈氏来源

1、来自姚姓、妫(guī)姓

舜帝的后裔,以国为姓,出自姚姓或者妫姓,是姚姓或者妫姓的后代。

 

2、齐国王子的后裔

齐国的王子,珍的后裔,这一支曾改为田姓,后来又改回来,改过姓的这一支是陈姓中最重要的一个支系。

 

3、陈国其他公族的后裔

这一支,是陈国其他公族的后裔。

 

4、少数民族当中的陈姓

少数民族当中的姓陈的很多,北魏孝文帝改革,很多鲜卑族的族人改姓陈。

 

明代朱元璋时期,元朝覆灭,元朝的很多蒙古贵族投降明朝,被朱元璋赐姓为陈。

满族姓陈里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来的汉人,后来到关外生活,这一支陈姓。另一种是满族本来的姓氏姓陈。

京族里,陈姓是大姓。

羌族里,陈姓也是大姓。

几乎所有的民族中,都有姓陈的。

 

二、陈姓起源地

陈姓,起源自河南淮阳,淮阳有一种说法,说,这些老陈户,是非常古老姓陈的人。

 

三、陈氏开漳圣王派

唐朝初期、中期,中原的陈氏有过两次南迁,都是迁往福建。

唐朝派河东人(今山西一带)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镇压福建南部当时的各种少数民族。陈政去世后,其20岁的儿子陈元光接替父亲打了九年仗。公元686年,平定叛乱。朝廷准许,设立行政区划,漳州郡,也就是今天的福建漳州。陈元光也被称为开漳圣王,其子孙后代被称为陈氏开漳圣王派,成为闽、粤、台湾以及南洋陈姓的主要始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的陈姓人,基本都是陈氏开漳圣王派之后,台湾省有53座陈圣王庙。

 

四、义门陈氏

唐中期,有一位陈姓人,名叫伯瑄,带领子孙迁居江州德安县太平乡长乐里永清村,德安位于九江之南,这一支被称为江州陈氏。就是,传说中的义门独著,百犬同牢。


陈姓源流|义门陈氏、开漳圣王派,快看你的祖先来自哪里?


从唐朝义门陈氏初创,父子几人,到宋朝,这一支已经有470多口人,不久后,更是高达3700余人,他们不分家,在一起吃饭,传说请了有专门的厨师,每次吃饭,准备300桌,人不齐不开饭。

据说连他们养的狗都是上百只在一起,吃饭也会等着一起吃。

义门陈氏延续了十九代,300多年,宋仁宗称赞曰:萃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聚四百年天下无双。

1062年,义门陈氏人口暴涨,对当地其他姓氏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于是开始分家,宋仁宗派包拯为他们分家。

包公和文彦博为他们研究分家方案,由皇帝御赐编号,将家族财产分为291份,将陈氏分流到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广西、江苏、广东、福建、山东、上海、天津等16个省,125个县,291个村庄。

分家后,他们到了当地,第一件事就是挂起一个灯笼,上书:义门。这个灯笼一直挂到五十年代。

 

 

参考来源: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四期 郑王冯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陈氏将军祠:为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而建
陈氏将军祠距离安山森林公园约3公里,位于陈元光的祖藉地----陈集乡政府所在地,是固始寻根旅游的一处重要景点,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将军祠是为纪念唐初创建漳州的“开漳圣王”陈元光而建的祠堂。陈元光,生于公元657年,卒于711年,字廷炬,号龙湖,自幼聪颖好学,喜欢骑马、射箭。13岁领乡荐第一,14岁随祖母及伯父南下闽越、平定叛乱,26岁晋升为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30岁任漳州首任刺史。陈元光治理漳州,开科选才,任用贤士;烧荒屯垦,兴修水利;办学校,兴书院。同时在州内设36个保,于四境立行台,招抚山越人,以保闽南安定。他主张民族间和亲通婚,自己也是娶当地女子为妻。对归顺者,划定地区居住,让其自己管理自己,称“唐化里”,又称“九龙里”,这也是现今海外华人称“唐人”(聚居区为“唐人街”)而不称“汉人”的根源所在。陈元光执政期间,闽南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公元711年,陈元光轻骑御敌,腰受重伤...
· 陈氏将军祠:为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而建
陈氏将军祠距离安山森林公园约3公里,位于陈元光的祖藉地----陈集乡政府所在地,是固始寻根旅游的一处重要景点,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将军祠是为纪念唐初创建漳州的“开漳圣王”陈元光而建的祠堂。陈元光,生于公元657年,卒于711年,字廷炬,号龙湖,自幼聪颖好学,喜欢骑马、射箭。13岁领乡荐第一,14岁随祖母及伯父南下闽越、平定叛乱,26岁晋升为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30岁任漳州首任刺史。陈元光治理漳州,开科选才,任用贤士;烧荒屯垦,兴修水利;办学校,兴书院。同时在州内设36个保,于四境立行台,招抚山越人,以保闽南安定。他主张民族间和亲通婚,自己也是娶当地女子为妻。对归顺者,划定地区居住,让其自己管理自己,称“唐化里”,又称“九龙里”,这也是现今海外华人称“唐人”(聚居区为“唐人街”)而不称“汉人”的根源所在。陈元光执政期间,闽南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公元711年,陈元光轻骑御敌,腰受重伤...
· 义门福建汀州陈氏源流
福建汀州陈氏入汀始祖先后有十人,其中义门始祖主要有两位,均为江西德安义门陈奉旨分家291个庄中的一家汀州庄,始迁祖共两人:一是参琉(魁),1062年始迁于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二是始祖群公(名才仁,义门陈第12任家长旭公的第三子、即参琉(魁)堂弟)1064年立庄长汀东坡岗。汀州长汀四都、陈屋村、上杭珊瑚(千家村)陈氏是义门陈正统,义门陈12任家长陈旭乃是我们的先祖。旭公葬于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东边半公里外的许旺公山上,旭公之墓在义门陈始祖旺公之墓右边,清朝所立墓碑已毁。入闽始祖群公为旭公三子,于宋仁宗八年(1064)分庄入闽,立庄长汀东坡岗,家业兴旺,今任保留有群公建的归龙寺,群公与魁公、陈剑公合葬于长汀。南宋末年,他的第八代孙三十四郎,从长汀陈屋村迁珊瑚乡(千家村)开基,取石二十七娘为妻,生七子。即今珊瑚乡陈姓氏。公葬于下珊瑚村忆子岗,婆葬于武平县中堡镇悦洋赤竹迳。为纪念三十四郎公厚德,在...
· 义门陈氏
义门陈氏其实也来自颖川陈氏,但又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大望族。陈国亡后,宗室中的一部份人被押送到了隋都长安,其中包括后主陈叔宝在内。后主之弟叔明的五世孙陈兼,在唐玄宗时考中进士,官右补阙。兼之子京,仕于德宗朝。京无子,以侄陈褒为嗣。褒任盐官(浙江海宁县西南盐官镇南)县令,生有一子叫陈灌。陈灌之子陈环任临海(今属浙江)县令时,举家迁往福建泉州仙游(今莆田市)。他有六子,其中第五子伯宜遁往江西庐山。伯宜之孙陈旺在唐文宗年间迁居江西德安县太平县常乐里永清村(今德安县车轿乡义门陈村),成为江州义门陈氏开山之祖。德安在九江之南,两地相距甚迩。古时归九江管辖。九江古称江州,因此这一支陈姓称江州义门陈氏。义门陈氏始立时,距赵匡胤建立宋朝还有23年光景,到了宋初开宝年间,义门陈氏已发展到七百四十余人,到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人口增加到1470余口,短短二十余年时间里,人口增加了一倍。再到宋仁宗天圣四...
· 【陈氏】陈氏讲堂-义门分庄
天下义门陈氏的发祥地“义门陈村”,又称“江州义门陈”,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与九江市之间的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是江西省德安县境内一个陈氏族聚村落。德安义门陈作为中华陈氏的发祥地,素有“天下陈氏出义门”之美誉。义门陈文化既是海内外8000余万陈氏后裔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家族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精神瑰宝。义门陈创造了十个“第一”,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研究义门陈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以德治国,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如义门陈后裔、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陈大络所说:“义门陈是和谐家族、文明样板,在中国家族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地位,挖掘义门陈文化,有利于凝结两岸的陈氏宗亲之情。”南朝宜都王陈叔明11世孙、江州义门陈氏始祖陈阔(伯宣公)于开元九年(公元721年)由福建仙游迁江西庐山圣治峰下,因注司马迁《史记》而闻名朝野,赐授著作佐郎。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