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朝姓氏的特征,你知道在取名上面有何区别吗?
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知道姓氏的起源很早,姓氏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实是经历过有姓无氏,姓氏分离,姓氏合一这样的三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在不同朝代下都是有着不一样的特征的,那么古代各朝姓氏的特征,你知道在取名上面有何区别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
姓的形成是在上古时期,最开始是没有氏的,姓氏源于母系社会,这从上古的八大姓氏中可以看出,那些姓在结构上也都是以“女”字旁为主。所以最开始姓氏是为了区别婚姻,区别种族和部落的一种手段。氏的出现基本上是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人们在那个时候已经进入了农耕时期,人口不断增加,如果说只靠姓是无法却别各自的部族了,所以氏就产生了,在那个时候,氏可以算是姓的分支。
图源自网络
到了西周时期,姓氏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官职为姓、以国为姓、以职业为姓、以王父字为氏等各种新的姓氏模式,不过这个时候姓与氏还是分开的,一般人都是只能拥有姓,而氏是只有贵族才能拥有的,另外一些人是有名无姓氏。后来因为春秋战国礼乐崩坏,王道不振,很多东西都发生了改变,过去的姓氏已经失去了在那之前所代表的含义了,大部分人都拥有了自己的姓氏,并且姓氏也变得越来越多。
而在两汉时期,当时的姓氏已经合一了,不过那个时候人们的姓氏大多数是单名,而且这个单名的使用频率是要高于周秦时期的,会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为了避讳,周代时期也存在,只是那个时候是为了避死人,到了秦始皇以后,死人要避,活着的人的名字也要避,这样就导致需要避讳的名字越来越多,所以这个时期为了减少讳字,人们大多数都是采用单名的。
图源自网络
魏晋时期,这个时候的姓氏因为五斗米道兴起并逐渐普及,所以大部分人的姓氏当中都会带上一个“之”字,所谓“之”字是作为五斗米道的旗帜,记载了当时鼎盛时期的状况。所以当时的显宦士族都是采用“之”命名的,如果说两个字的人名,会在最后加上一个“之”字,例如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南朝的大数学家祖冲之等等。
到了唐宋明清时期,这个时候的姓氏的特色会更多,不再像之前那样都是单姓了,复名的使用频率更高,并且在唐代还出现名字相同的现象,当时的名是用来自称的,字是让朋友呼唤的,表示尊重,而名字相同,就表示当时的风气是比较开放的。之后就是五代时期,这个时候的人起名是比较流行“彥”字的,因为当时“彥”字是代表贤士、俊才或美好的意思,这种现象是从唐末开始,迄于宋初,遍及各地。
图源自网络
唐朝之后,宋朝取名就比较喜欢引用典故诗文起名,这类人的名字会显得高雅深隽,另外宋朝起名还会用“老”、“叟”、“翁”这些来自褒。(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