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古人为什么喜欢把姓氏寓到对联里?有什么寓意?

2021-12-1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074
转发:1
评论:0
古人的姓氏观念可以说是非常强了,不管是科举中仕还是会友访客亦或是题字著书,对自己姓氏的相关介绍都特别看重,而且在很多姓氏大族中,喜欢把本族姓氏寓到对联里,贴在门庭或悬挂在家中,或示缅怀祖德,或为标榜家声,或显光耀门楣。有趣的是,在这些姓氏对联中,都蕴藏着本姓历史名人之典故,今天,族谱网就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看看。蔡姓琴声字体中郎业荔谱荼笺学士风这是一副蔡姓典故联。上联叙述东汉蔡邕的才艺,史实见《后汉书·蔡邕传》︰“蔡邕,性笃孝,博学,好词章、天文、术数。工书画,善鼓琴。建宁中,拜郎中,奏定六经文字,自书册立太学门外,后学咸所取正。”今之戏曲将其面目完全弄颠倒了。下联为宋代蔡襄(君谟)之著述及雅称。蔡襄为宋代仙游人,工诗文,善书法,累官知谏院,迁直史馆,出知开封、福州、泉州、杭州等府,有《茶录》《荔枝谱》等著作传世。谢姓江左称风流宰相程门重道学先生这是一副谢姓典故联。上联极言晋代名臣谢安的风流洒...

  古人的姓氏观念可以说是非常强了,不管是科举中仕还是会友访客亦或是题字著书,对自己姓氏的相关介绍都特别看重,而且在很多姓氏大族中,喜欢把本族姓氏寓到对联里,贴在门庭或悬挂在家中,或示缅怀祖德,或为标榜家声,或显光耀门楣。有趣的是,在这些姓氏对联中,都蕴藏着本姓历史名人之典故,今天,族谱网就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看看。

古人为什么喜欢把姓氏寓到对联里?有什么寓意?

  蔡姓

  琴声字体中郎业

  荔谱荼笺学士风

  这是一副蔡姓典故联。上联叙述东汉蔡邕的才艺,史实见《后汉书·蔡邕传》︰“蔡邕,性笃孝,博学,好词章、天文、术数。工书画,善鼓琴。建宁中,拜郎中,奏定六经文字,自书册立太学门外,后学咸所取正。”今之戏曲将其面目完全弄颠倒了。下联为宋代蔡襄(君谟)之著述及雅称。蔡襄为宋代仙游人,工诗文,善书法,累官知谏院,迁直史馆,出知开封、福州、泉州、杭州等府,有《茶录》《荔枝谱》等著作传世。

古人为什么喜欢把姓氏寓到对联里?有什么寓意?

  谢姓

  江左称风流宰相

  程门重道学先生

  这是一副谢姓典故联。上联极言晋代名臣谢安的风流洒脱,吟诗作文,最出色的是舰水之战中的沉着镇定。下联则誉美宋代名人谢良佐的修养功夫及治学精神。传说北宋年间游酢、杨时、谢良佐、吕大临四人拜程颐为师求学,一天冒雪来到程颐住处,见老师正在睡觉,就站立雪中等候。程颐一觉醒来,见门外大雪下了一尺多深。当时的情景使老师深受感动,遂将四人收于门下。后来四人成为程门高徒,合称“程门四子”。

古人为什么喜欢把姓氏寓到对联里?有什么寓意?

  孔姓

  安富尊荣公府弟

  文章礼乐圣人家

  这是一副孔姓典故联。联语所涉及孔姓人氏有:孔子,古代称之为礼乐圣人﹔孔伋,汉武帝时的大司农,兴农事而富国;孔光,汉明帝时为博学官尚书﹔孔融,汉献帝时为北海相,兴校重儒,其幼时的“让梨故事”,尤为人们传颂﹔孔颖达,隋唐人,炀帝集天下之明经集至东郡,与国子秘书学士论议,颖达年少为冠,撰有《五经正义》。

古人为什么喜欢把姓氏寓到对联里?有什么寓意?

  沈姓

  三善名世

  四韵家声

  此联为沈姓典故联,联言沈度沈约二人事。宋代兵部尚书沈度,字公雅,善政,曾为余干令,时人称其有三善∶一曰无荒土;二曰无游民﹔三曰狱无积案。后为其建三善堂。南朝梁大臣、声律学家沈约,字休文,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笃志好学,仕宋及齐,官至尚书令。有《四声谱》等书传世。提出“四声八病”之说,指出如何运用声调变化,能使诗歌动听。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发明。

  古人为什么喜欢把姓氏寓到对联里?有什么寓意?

  曹姓

  平阳世守三章约

  子建才高七步诗

  此联为曹姓典故联。上联出自曹参,为西汉王朝开国功臣,沛(今江苏沛县)人。惠帝二年继萧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按照萧何制订的成法行事。他委任属官,总是选择郡国官吏中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还经常宴请卿大夫和部下、宾客。任相国仅三年,就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汉初的安定局面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下联出自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为人所熟知。

  将家族姓氏和家族名人典故寓意到对联里以告诫和教育后世,这也算是一种姓氏观念很强的表现了。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姓氏故事吗?

古人为什么喜欢把姓氏寓到对联里?有什么寓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什么古人送别都喜欢“折柳”?有什么寓意?
“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古人很喜欢在送别的时候折柳,这个习俗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寓意呢?今天,小谱带大家了解下!“折柳送别”风俗的形成,与时节和柳本身均有关系。柳树是中国古老的原产树种之一,生命力极强,插土即活,是古代行道树的主要树种之一,路边、河畔都可见到柳树。古人送别亲友,从路边生机盎然的柳树上折一枝柳条相送,就是希望远行人能像杨柳一样,随遇而安。“折柳送别”与古人的辟邪诉求也有密切的关系。对远行亲友最好的祝语是“一路平安”,但路途艰险,难免会遇到麻烦,古人认为这是邪气侵扰,路鬼作祟。如何辟邪驱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上辟邪物。桃枝、柳枝等在古人眼里皆具驱鬼功能,南北朝已有插柳辟邪风俗。北魏贾思锶的《齐民要术》称:“正月旦,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人家。"所以,送别时折柳寓意很明白,就是祝远行人路上平平安安。细究“折柳送别”的源头,或许在先秦。先秦时杨柳已与出...
· 古人为什么喜欢把东西放在袖子里?袖子里有口袋吗?
古人为什么喜欢把东西放在袖子里?袖子里有口袋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人的衣服看起来都是十分宽松,特别是袖子又长又宽,但在影视剧中能够看到经常往袖子里放东西,这时候难免会有些疑问,看起来那么宽松的袖子放东去难道不会掉出来吗?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权势极大,以权谋私,收受贿赂,各地的官员为了讨好他,纷纷献上金银珠宝,只有巡抚于谦不一样,他每次进京奏事,不带任何礼物和钱财,和他一起的官员劝他,“你虽然不献钱财,不愿攀求权贵,但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手帕等东西,就当是人情往来。”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因此,有了两袖清风的来源。古代的人,把钱财和一些轻便的东西都装在袖子里面,所有于谦说袖子里带有清风,以此来讽刺那些袖子里面装着珠宝钱财想要阿谀奉承的人。其实在古代,平民的衣服并不像电视剧演的那样,他们的袖子窄小,便于农作,如果袖子宽大,也会用绳子系起来...
· 为什么古人把到药房买药说成“抓药”?
年长一些的老人到中药房去配药,称之为“抓药”。在药店里,你可以看到司药人员把处方放在柜台上,手里拿着戥子,到身后的药柜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里去抓药。如果是位老药工,他一看是几克,在小格里用手一撮,用戥子一量,准是几克。人常说熟能生巧,这种过硬本领是靠成年累月的抓药实践练出来的。新药工抓药,就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了。要知道,中药都是一剂一剂配的,那怎么叫“抓”呢?“抓药”一词的由来说来话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与唐朝的孙思邈有关。人称“药王”的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他自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长大后,精通医术,著有传世之作《千金方》等。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回味这段动听的传说吧!话说唐代药王孙思邈经常外出行医采药,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好的药材,他就不畏艰难困苦地去采药,或进入深山老林,或攀登悬崖绝壁,或穿越河川峡谷。因为采的药材很多,它们的性味功用又不相同...
· 古人为何会喜欢身上佩戴玉佩呢其中有什么寓意呢
还不知道:古人为什么喜欢佩戴玉佩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人很多的生活起居是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唯有玉佩。佩在腰上一般是为了装饰、等,显示身份,同时佩在腰上也可以与腰带相结合,即实用又美观。一般腰上佩玉的人多为贵族阶层,他们劳动量小。古人不仅用它美化自身外形,而且用他标志身份等级。不同的佩饰,往往有不同的表意功能。古人有选择地佩带一些饰物,常常为了寄托某种美好的愿望,元好问诗句:“玉环何意两相连,环取无穷玉取坚。”环有无穷尽的意思,玉也能传达出人们祈福求祥的意愿。《后汉书》:“诏赐御府衣一袭,自所服冠帻绶,玉壶革带,金错钩佩。”玉壶是玉制的壶形佩饰,由皇帝颁发,表示敬老、嘉奖之意。圭玉、鱼符等佩饰有凭信的功能。古代天子给诸侯颁发圭玉作为凭信,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诸侯来朝,天子亲与之合瑞信者,正君臣,重法度也。”鱼符是隋唐时朝廷颁发的符信,雕木或铸铜为鱼形...
· 古人的名字有什么寓意?取名有什么忌讳吗?
古人对取名字有很大的讲究,用字也比较谨慎而且寓意很深,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古人名字中常出现字的寓意。“富"“贵"福"“禄”:物质和地位的向往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他是正视人们的这种欲望的,不过强调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去实现。由于有了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念,士大夫之家取名总要避开这个方面,但这种强烈的愿望在取名时仍然时有所见。《汉书·王子侯表》中有安檀侯刘福、安国侯刘传富、海常侯刘福、榆丘侯刘受福;列传中有盖宽饶、李广利。至于向往高贵的社会地位,以公.侯、王孙、公子、公孙命名命字,则显得雅逊多了,如窦融字周公、袁安字邵公、魏相字弱侯.张侯字孟侯、司马相如的岳父卓王孙、治黄老之学的杨王孙、刘平字公子.冯异字公孙,都显露出先秦时期贵族对地位的向往。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确立以后,以臣字命名的多了起来,唐代有裴贽字敬臣、陈岩字梦臣等,宋代有徐铉字鼎臣、周渭字得臣等,明代有俞臣字臣哉.张元臣等,清代有赵...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