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古代族谱发展历程,族谱雏形是什么样的?

2021-09-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5
转发:0
评论:0
我国的家﹑族谱(以下简称族谱),作为记载氏族世系的志书,源远流长。从甲骨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早在4000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一些人物出生,婚娶的文字记载,那是族谱的雏型。到了周代,国家设立专官负责全国所有贵族族谱的记载与管理,族谱成为统治者推行政治制度的工具。周代的政治制度是世袭制,这是一种以嫡庶关系划分大宗,小宗,从而确立各级贵族子孙世袭封土爵位的制度:王位由嫡长子世袭,他的众子则封为诸侯;诸侯由其嫡长子承继,他的众子则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由其嫡长子顶替,他的众子则封为士。这种世袭制是建立在血缘亲疏远近的基础上的,而族谱作为血缘关系的记载,便成为世袭制的依据和基础。周王朝中央和各诸侯国的史官,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负责记录,整理、保管各贵族的家谱。这些管谱的职员,也一般是世袭担任,为他们提供了熟悉﹑掌握全国各贵族家谱的便利,造就了一批熟练的谐学专家,产生了像《在戴礼记·帝系篇》《世本》《春秋...

  我国的家﹑族谱(以下简称族谱),作为记载氏族世系的志书,源远流长。从甲骨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早在4000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一些人物出生,婚娶的文字记载,那是族谱的雏型。

  到了周代,国家设立专官负责全国所有贵族族谱的记载与管理,族谱成为统治者推行政治制度的工具。周代的政治制度是世袭制,这是一种以嫡庶关系划分大宗,小宗,从而确立各级贵族子孙世袭封土爵位的制度:王位由嫡长子世袭,他的众子则封为诸侯;诸侯由其嫡长子承继,他的众子则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由其嫡长子顶替,他的众子则封为士。这种世袭制是建立在血缘亲疏远近的基础上的,而族谱作为血缘关系的记载,便成为世袭制的依据和基础。周王朝中央和各诸侯国的史官,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负责记录,整理、保管各贵族的家谱。这些管谱的职员,也一般是世袭担任,为他们提供了熟悉﹑掌握全国各贵族家谱的便利,造就了一批熟练的谐学专家,产生了像《在戴礼记·帝系篇》《世本》《春秋公子血脉谱》.《帝王诸侯世谱》等优秀的谱学著作。

古代族谱发展历程,族谱雏形是什么样的?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采用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除因循东汉察举所要求的经学﹑德行、乡闾清议之外,又增加了家世、才实等内容,将人才区分为九等。这看起来更加完备,但实行过程中,负责专职举士的“中正"官全由士族豪门把持,他们品评人才多以门第为重,选用者也是士族,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朝中用人,只问家世,而家世则以族谱为据,查家谱后如果确系世家土族,定作大官。在族谱成为官场的敲门砖后,私家修谱之风盛行。为子孙前程计,不仅贵族,就是许多寻常百姓也编修起了族谱,甚至不惜采取小姓冒大姓、庶族人土族等手段,把族谱编得光彩照人。“九品中正制”一直推行到南北朝,所以这一时期修谱之风长盛不衰,谱牒多于牛毛。

古代族谱发展历程,族谱雏形是什么样的?

  隋炀帝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科举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下来,有些才学的人不论出身门第,可以不经举荐,只须经过逐级考试,由朝庭择优录取,授以官职,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掌大权的状况。从这时开始,族谱才逐渐剥离其政治色彩。

  到了宋代,政府不再设置谱官,族谱都由私家编修。欧阳修、苏淘从谱学理论上进行探讨,提出了编修族谱的方法与体例,并编出自家内容全面,形制科学的族谱,成为后人修谱的规范。其后历经元、明、清直到民国,循数十年-一-修的惯例,族谱绵延不绝。修谱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作官,而是为了敬宗收族,即通过敬重同一祖先,联结族人,以在社会上相互扶持;或是记载先人的奋斗史,以启迪后人。

古代族谱发展历程,族谱雏形是什么样的?

  由于族谱显赫的政治地位和实用价值,官撰、民修相结合,使我国族谱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据专家估测,散存于民间者,当在百万部以上。虽经历代战乱,损失甚众,但有识之士仍想方设法将其保存下来。尤其是各级国家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长期以来将其作为民族文化瑰宝征集收藏,目前在国内的存量当在1万部以上。据说美国犹他家谱协会从1971年以来,大量收集﹑复制中国的族谱与地方志,该会收藏的中国族谱已超过4000种。目前我国民间私人收藏﹑秘不示人的族谱仍有不少。

  我国的族谱,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成为一笔巨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就族谱的种类看,涵盖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人物;从族谱体例看,一般包括序、跋,世系图、名册,重要人物画像及像赞,人物传记、诗抄、艺文,各种碑文.墓志﹑祭词,家族事件等,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谱牒是族谱吗?谱牒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
谱牒是古代记叙某一家族或宗族世系表谱的历史档案文献,亦称家谱、族谱、家乘、宗谱、世系录及世谱等。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类目,与其他文化现象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和衰微的过程。谱牒在历史上兴衰不一,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特点在历史文化上的反映,体现了谱牒的独特发展轨迹。谱牒的产生,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当时的氏族公社成员皆来自同一祖先,他们以血缘为纽带,依地域而结合,由是产生了众多的家族、氏族村落,每一氏族都有自己的名称与徽号,以保存、流传其全体成员的共同世系,与其他氏族成员相区别。氏族公社时期婚姻的缔结、丧葬的风俗以及财产的支配等,都是按一定的习惯与世系(母系氏族公社时世系按母系计算,父系氏族公社时世系按父系计算)进行的,世系,由此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私有制产生,父家长掌握着支配家族财产及成员的大权。一般氏族成员既畏于父家长生前的权威,又幻...
· 族谱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族谱有多少个名称?
古人云:“国有史而知兴替,家有谱而世系明”,中华民族历来有编志、修谱的良好传统。族谱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精粹,珍贵遗产,底蕴深厚,涵盖古今。族谱俗称家谱或宗谱,又称家乘、支谱、世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家谱大致包括十三项内容:序文、凡例;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诰敕、象赞;别传、墓志;祠堂记、祠规;家规、宗约;家训、家范;义田记、义庄记;墓记、墓图;艺术、著作等,一般三十年左右续修一次,举凡子孙的繁衍,显赫人物的表彰,家族成员的生与死,都要记录在册。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也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
· 中国家谱族谱编修文化的发展历程
家谱,亦称族谱,是中华民族传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家族历史和传承的重要记录。家谱编修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多种形式和内容。在古代,家谱编修主要是由官方主持进行的。周朝时期,官方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宗伯”来管理家谱事务,并制定了严格的家谱编制规则和流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家谱逐渐成为官方的文书形式,民间不得随意修谱。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政权更迭,人们更加重视家族的传承和历史。因此,民间修谱逐渐兴起,家谱的编修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习惯。这一时期,家谱主要记录家族历史和传承,内容较为简单,一般只有几代人的信息。唐朝时期,家谱编修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复兴,家族文化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唐朝官方开始对家谱进行编修和管理,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家谱编制规则和流程。同时,民间修谱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家谱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和全面。明...
· 古代八阵图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其特点是什么样的
八阵图是由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而创设的一种阵法。发展历程纵观《唐太宗李公卫问对》全书,可发现八阵图的发展和改进的全过程:黄帝《握奇文》------五阵,握机阵,丘井之法↓↓↓姜尚《太公兵法》---太公阵↓↓↓司马穰苴《司马法》---五行阵↓↓↓管仲--------重新整理〈太公兵法〉↓↓↓孙武《孙子兵法》-----八卦阵↓↓↓诸葛亮《八阵图法》----八阵图↓↓↓韩擒虎------九军阵法,即八阵图的别名↓↓↓李靖《卫公兵法》----六花阵↓↓↓李勣《卫公兵法》----六花阵可以看出《八阵图》渊源极深,可以追溯到上古华夏的黄帝。经过姜太公,司马穰苴,管仲,孙武等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到三国时期,诸葛亮使他达到了顶锋,完善为八阵!唐代李靖由于九个阵指挥过于复杂而简化为六花阵。命名和组成八阵图分别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命名,加上中军共是九个大阵。中军由十六个小阵组成,周围八阵...
· 族谱的发展起源历史
《百家论坛》文章《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修谱历史》一文称:家谱是家乘、家牒、族谱、宗谱、大宗谱的总称,又称谱牒。乘:春秋时期晋国的史书名乘,所以后来有人将史籍称为乘。作家谱,袭用“乘”名,称家谱为家乘。牒:造纸术发明之前,要写在竹简上,称为简牌,故称谱书为谱牒。家谱,是以图录传记的方式,记载直系血缘关系及其一家源流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典籍。族谱,是以图录传记的方式,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及其一族源流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典籍。宗谱,是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在综合各地家谱、族谱,以图录传记的方式,记载一宗源流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氏族历史文化典籍。大宗谱,是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在综合各地家谱、族谱、宗谱,以图录传记的方式,记载一姓源流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氏族历史文化典籍。家谱的发展行成了族谱,族谱的发展又形成了宗谱,宗谱的发展又形成了大宗谱。但无论名称、形式上如何发展变化,其核心内容并没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