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圆明园免费入园,你知道圆明园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吗?
圆明园作为我国古建筑的代表虽然如今只剩部分遗址,但它辉煌的历史我们有必要知道。今天,小谱就给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的新建历史。
1709年~ 1860年一兴建
1、康熙时期(公元1661年——公元1722年)
康熙执政期间,撤三藩、平叛乱,国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统一和安定,以及经济政策(如“永不加赋”)的提出,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增加了国库收入,为圆明园修建提供了经济基础。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祺,并亲题了园额“圆明园”
2、雍正时期(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
雍正三年(1725年) ,雍正帝( 即清世宗胤禎)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而与此对应的,是政治的清明与经济上的富庶。
雍正皇帝勤于政务、生活俭朴。胤祺在位仅仅十三年,显得十分短暂。但是,他的政绩很可观,严禁朋党,整顿吏治,强调务实,多所建树,在不少方面实为超过康熙。“耗羡归公”、“养廉银”等制度的实施保证了政治清明,“摊丁入亩”的政策有利于缓解阶级矛盾,同时由于用人和理财有方,雍正时期进入了清朝最富庶的阶段,国库存银达六千万两之多。无疑这会促进圆明园的扩建。
3、乾隆时期(公元1736年^公元1796年)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对圆明园的进一步调整扩 建,正说明了当时国力的鼎盛。
“康乾盛世” ,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封建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繁盛社会。在这个时期,圆明园经历了从创建到鼎盛的阶段。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
扩建(1800---1860)
疆域的扩大,经济的繁荣,人口的激增,手工业的发达是“康乾盛世”最显著的特征。
根据清史档案,继康乾盛世之后,嘉庆皇帝继续扩建圆明园,并于1800年把从盐政中得到的10万两白银用于圆明园工程,广储司也曾拨给圆明园5万两白银作为储备金。仅1809年,绮春园完成了173间厢房、260条廊道、6座亭子的建造,总共花费33万两。1830年,道光用25万两白银再建造了新的寝宫慎德堂。从康熙建园到1850年为止,圆明园的建成共花费了白银两亿两以上。
圆明园的规模日益扩大,但随着后期政治、经济以及外部列强的入侵,圆明园遭到破坏。
直到1949年以后,随着战争的结束以及国力的恢复,圆明园得以重建和恢复,于是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恢弘景观。虽然他现在依旧只是以往恢弘建筑的一部分,但我们还是能看到时代在他身上留下的种种痕迹以及古代人民的建筑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