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湖广填四川:最大的4个姓氏,看看有没有你的?

2021-08-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457
转发:0
评论:0
“湖广填四川”时的人口迁徙,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作为中国历史上大规模、有组织的人口迁徙,影响深远。当时的四川经历了30余年的战乱,死伤流离,据清政府统计,人口从上千万变成了9万左右。为了重振天府之国的繁荣,朝廷开放了入籍、减税、政绩升迁都多种政策,有人奉旨入蜀,有人求生入属。乃至到迁徙后期,有人为了经商入属。那么,迁移人口里,最大的四个姓氏是哪四个?最大的四个姓氏是哪四个?第一位,李姓。李是四川第一大姓,有61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7.47%。当年填四川,李姓人口极多,跟今天李姓成为四川第一大姓有很大关系。而李、理,在古时是通用的,是古代法官的名称,总主征伐刑戮之事。古时的李氏族以冠名。目前李姓也是中国第一大姓,我国李姓人口就高达9500多万。第二位,张姓。张姓在四川本就是大姓。在张飞之前,张姓已进入四川,成为成都地区的大姓之一。在四川的金堂县,大姓张氏,于前清时由麻城迁居金堂县关东外,数世...

  “湖广填四川”时的人口迁徙,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作为中国历史上大规模、有组织的人口迁徙,影响深远。

  当时的四川经历了30余年的战乱,死伤流离,据清政府统计,人口从上千万变成了9万左右。

  

湖广填四川:最大的4个姓氏,看看有没有你的?

  为了重振天府之国的繁荣,朝廷开放了入籍、减税、政绩升迁都多种政策,有人奉旨入蜀,有人求生入属。乃至到迁徙后期,有人为了经商入属。

  那么,迁移人口里,最大的四个姓氏是哪四个?

最大的四个姓氏是哪四个?

  第一位,李姓。

  李是四川第一大姓,有61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7.47%。当年填四川,李姓人口极多,跟今天李姓成为四川第一大姓有很大关系。

  而李、理,在古时是通用的,是古代法官的名称,总主征伐刑戮之事。

  古时的李氏族以冠名。目前李姓也是中国第一大姓,我国李姓人口就高达9500多万。

  第二位,张姓。

  张姓在四川本就是大姓。在张飞之前,张姓已进入四川,成为成都地区的大姓之一。在四川的金堂县,大姓张氏,于前清时由麻城迁居金堂县关东外,数世科举,至今15代。

  

湖广填四川:最大的4个姓氏,看看有没有你的?

  第三位,王姓。

  在南部县,王姓一支是清初从麻城迁入,至今约传20代,以住地形成名者120处。不少乡有宗祠。

  第四位,刘姓。

  其实刘张二姓都跟蜀汉政权有关,即使晋朝统一后到到明末战乱时,刘姓一直在减少,但仍占据一席之地。

  而填四川时的张姓,在南部县,张姓是清康熙36年由麻城入县,至今传16代。在今天四川的很多地方县志上都可以查到。

  

湖广填四川:最大的4个姓氏,看看有没有你的?

填四川,麻城占一半?

  除了以上四个大姓之外,还有向氏、冉氏、袁氏由麻城迁入。

  在岳池县,康姓祖籍麻城,清康熙23年迁入县三乡;

  范姓祖籍麻城,也是同一时期入本县四乡;

  傅姓麻城孝感乡,清乾隆12年入本县。蒋姓于清康熙21年迁入6个乡。

  

湖广填四川:最大的4个姓氏,看看有没有你的?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国林认为,在当时明清统治者强迫移民推力下,江西的移民大量涌入麻城,麻城移民几乎同时涌出迁往四川,从而形成中国历史上最大移民潮之一。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川渝两地70%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来自麻城孝感乡,印证了“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的说法。

  

湖广填四川:最大的4个姓氏,看看有没有你的?

  而根据移民宗谱内容显示,由湖北麻城、宜昌、武汉等最终经长江三峡水路,进入四川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的一条主要路线。

  有湖广四川等地的朋友,可以翻翻自家族谱或问问家中老人,关于迁移的这段往事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广填四川
历史元末明初时四川遭蒙古、流寇等在四川地区的拉锯战所造成的人口锐减。因此从朝廷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省人口最多。第一次湖广填四川是发生在明初朱元璋的移民四川鼓励政策期间,第二次是康熙平乱后发布《招民填川诏》,规定新移民可免几年赋税;100年间大约有600万人迁入四川,其中湖广(湖北、湖南)的就有300万。大规模的移民潮甚至影响到了湖广行省本身的人口结构,遂又有江西填湖广情况的出现。目前四川省东部的居民(如广安和邻水等地),许多来自湖北(如从前麻城孝感乡)。另外,与临近四川的贵州中北部以及两湖西部等地的操官话的居民,也多半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有关。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路
· 湖广填四川论
湖南武冈紫阳乡唐氏占籍斗城湖广填四川明朝后期,由于朝廷腐败,爆发了农民起义,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进入四川,大肆杀戮“四川蛮子”(本地居民),只有少数人幸免于难。崇祯十年(1637年)张献忠率农民军至潼关分兵进军遂宁,经城东西会合于大板桥、五里垭、半是妇女兵,翌日向安岳挺进。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张献忠再次举兵进入遂宁。顺治五年(1648年),六、七月,大饥,人相食。顺治六年(1649年),全蜀大饥,人相食,大旱赤地千里,逃亡殆尽,十室九空。顺治九年(1652年)清军入川农民起义军,与张献忠发生激烈战斗,四川人遭到严重杀害,加之瘟疫、荒灾等天灾人祸,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无人耕种,贡赋维艰。清兵入川进遂宁时,城池遭到严重破坏,民不满百家。顺治十年(1653年)遂宁撤县并入蓬溪县。顺治十一年(1654年)七月大水,四坝尽淹,顺治十七年(1660年)复置遂宁县,隶属川北道潼川州。康熙十一年...
· 谢姓由湖广填四川的由来
明末清初的30年战乱、瘟疫的流行等,四川被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便成了四战之地:民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三藩之乱的战争。导致四川人民遭受一次次战乱和屠戮。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余人,四川省残余人口约60万人。▲湖北麻城市歧亭镇二府衙老墙,当年官府在此设立招徕馆,负责办理移民事宜。清康熙初年,四川巡抚张德地走遍四川各个州县查巡,发现人烟及其稀少,大量土地一片荒芜,向朝廷告明情况。康熙下旨,鼓励向四川大规模的移民,清政府为此还颁布了一系列移民的优惠政策:实行“安民”为首、“惠民”为本的治蜀方针。凡各处逃亡民人,不论原籍、别籍,均编入保甲,州、县给予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保持土地不为荒芜。由此,湖南、湖北,广...
· 湖广填四川的历史探源
寻访我们永远的“麻城孝感乡”你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好多好多的四川人有同一个回答:麻城孝感乡。可是,当今中国地图上,麻城、孝感各是湖北的一个市,祖籍中的地名早已为历史的烟云所遮掩,消逝无踪……夕阳渐沉,河流平缓,河边石壁上镌刻的四个大字“楚蜀鸿沟”,红得耀眼,触动心灵。“楚蜀鸿沟”这四个大字旁,有一行小字,标明它刻于清康熙庚寅年(公元1710年)。那正是“湖广填四川”移动的高峰期呵!我们的思绪回到了三百年前———那时,正值清朝初期,我们许多四川人的先祖,可不就是经过这里,乘舟西去巴蜀?舟过此处,他们的心情是依依不舍,还是毅然决然,或者兼而有之?此地属湖北省麻城市境内,地名叫链子溪,因为两岸石壁上铸有长长的铁链。这些大概为了助力于纤夫而设的铁链,因风雨剥蚀而锈迹斑斑,同样牵动我们的心襟:我们的先祖,是不是也曾抓握着这些铁链拉纤?10月初,来到麻城,只有一个目的:寻根。当今有很多很多的四川人,...
· 湖广填四川始末
“湖广填四川”是发生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较广泛的两次移动。元朝末,公元1351年(元正十—年)爆发了反对封建统治的红巾起义。转瞬之间,以湖北地区为中心的江淮义军蜂起,如黄州(湖北黄岗)麻城铁工邹普胜,蕲州(湖北蕲藩)罗田布贩徐寿辉(红巾军首领之一)与袁州(江西宜春)僧人彭莹玉等率众揭竿而起。长时期战乱频繁,河湖原野尽为沙场。元末—大批江淮百姓,特别是在军队激烈厮杀地区的农民为了“避乱”、“避兵”而自发入蜀。后来徐寿辉部将明玉珍率军入蜀,于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占领四川,建立大夏政权。当时四川处于地阔人稀情况,为了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明玉珍实行招诱湖北百姓继续迁移入蜀。这样移民便带有官方组织特点,明玉珍原籍是隋州(湖北隋县)人,入蜀后把整个湖北乃至湖广当作故乡,饱经战乱渴望庇护的湖广百姓乐于迁蜀,因而形成大规模的移动。明朝建立后(公元1368年)为了恢复发展农业、继续组织江淮移民入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