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两汉时期的陵墓建筑风格是什么样的?和前朝有什么不同?

2021-07-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2
转发:0
评论:0
前面给大家讲了夏商和秦朝的陵墓建筑和陪葬制度,今天给大家讲讲两汉时期的陵墓建筑风格和陪葬制度是什么样的!西汉按照西汉墓葬制度规定皇帝从即位的第二年开始,每年拨出国家税收的三分之一,为自己营建巨大的陵墓。这种生前建造的陵墓叫做“寿陵”。相传汉代帝王陵园占地七顷,其中墓堆占一顷。陵墓高十二丈,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尺,有四个墓道都能通过六匹马驾的大车。四门埋设暗剑、伏弩等机关,以防备盜墓。墓穴方一百步,把六马大车、虎豹禽兽,以及金银珠宝、丝绸衣物、粮食和日常用品等,都放在里边。死去的皇帝口中含着蝉玉片,身上穿着“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汉代皇帝和贵族,死时穿“玉衣”(又称“玉匣”)入葬。它们...

  前面给大家讲了夏商和秦朝的陵墓建筑和陪葬制度,今天给大家讲讲两汉时期的陵墓建筑风格和陪葬制度是什么样的!

  西汉

  按照西汉墓葬制度规定皇帝从即位的第二年开始,每年拨出国家税收的三分之一,为自己营建巨大的陵墓。这种生前建造的陵墓叫做“寿陵”。相传汉代帝王陵园占地七顷,其中墓堆占一顷。陵墓高十二丈,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尺,有四个墓道都能通过六匹马驾的大车。四门埋设暗剑、伏弩等机关,以防备盜墓。

两汉时期的陵墓建筑风格是什么样的?和前朝有什么不同?

  墓穴方一百步,把六马大车、虎豹禽兽,以及金银珠宝、丝绸衣物、粮食和日常用品等,都放在里边。死去的皇帝口中含着蝉玉片,身上穿着“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 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汉代皇帝和贵族,死时穿“玉衣”(又称“玉匣”)入葬。它们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丝、银丝或铜编缀起来的,分别称为“ 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我国目前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缕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1968 年,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国内外的考古界。

两汉时期的陵墓建筑风格是什么样的?和前朝有什么不同?

  西汉继承了秦代陵寝制度并且有所发展,陵园里只有一个重城,陵墓在陵园的中央,坐西朝东。陪葬墓区也在陵墓前方。西汉初期,帝、后在一座陵园内异穴合葬。从文帝开始,帝、后各建一座陵园。到景帝的时候,在文帝霸陵旁也建造庙宇。以后这种陵旁边立庙的制度一直延续到西汉末。

  汉代帝王陵墓堆用土筑成,略呈方形,顶部平整。汉代人称帝王陵为“方上”,是由于它外表为四方形的缘故。陵园有供祭祀用的寝殿、便殿、庙字等建筑和供陵令、园长、门吏、守陵人、浇树人、清扫人等数千人居住的房屋。当时规定要“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

  为了保护陵墓,从西汉初年开始,就把功臣贵戚和各地富豪人家,迁到汉高祖刘邦的长陵,在陵北设置了长陵县。后来几代相沿,都这样按陵设置县邑,因而在长安附近形成了一个个繁华的新城市。当时以高祖的长陵县、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前188年在位)的安陵县、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前141年在位)的阳陵县、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前74年在位)的平陵县和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的茂陵县最为著名,因而又把这五个陵墓所在的咸阳原称为“五陵原”。这些陵邑中的豪富人家和他们的子弟,斗鸡走马,为非作歹,“富人则商贾为利,豪杰则游侠通奸”,所以后来“五陵少年”就成了此类纨绔子弟的同义语。

  西汉的中晚期,墓室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凿山为陵”的墓室大多数是横穴式,并且分为耳室、前室和后室等很多部分。而竖穴式的坟则改用砖和石料构建墓室。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了现实生活中的房屋、宫殿和院落。这种墓室起到了椁的作用,所以墓室里的葬具只有棺而没有椁。在这些墓葬里,墙壁上大都绘有彩色的壁画,或者有模印的画像砖,而在石结构的墓葬里则大都是雕刻画像。壁画的题材很广泛,除了神灵怪兽、历史故事之外,主要是表现帝王生前的各种生活场面。

  两汉时期的陵墓建筑风格是什么样的?和前朝有什么不同?

  西汉时期从高祖开始,出于政治目的,各陵都安置了很多陪葬墓,被称为”陪陵”,形成规模宏大的陪葬墓地。陪葬者大都是当时的朝廷重臣和皇亲国戚;陪葬者的墓地多是皇帝所赐,各自建有陵园、园邑和祠堂。有的还把子孙附葬在父祖墓旁,形成宗族墓地。陪葬者地位越高,离帝陵越近,封土也较高大。从西汉陪葬者的地位和身份来看,高祖、武帝、宣帝等帝陵陪葬墓中的多是朝廷重臣、名相。但到了西汉晚期,元帝、成帝、哀帝等陵的陪葬者则或是外戚,或是佞幸,或是妃嫔、宫人。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政治.上的兴哀和变化。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厚葬之风最盛行的时期。包括珍宝、明器、陶俑、车马、粮食等,身前身后的用品无所不有。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开始营建长陵。陵园是仿照西汉都城长安建造的,只是规模略小而已。陵园内还建有豪华的寝殿、便殿。寝殿是陵园中的正殿,殿内陈设汉高祖的”衣冠几仗象生之具”,完全像皇帝生前时一样侍奉。

  西汉灭亡之后,历代帝王曾对长陵采取-些保护措施-魏明帝诏:” 高祖陵四方各白步,不得耕牧樵采”;宋太祖乾德规定”给守陵五户,长史春秋奉祀”。这使两千多年之后的高祖长陵仍以高大雄伟的姿态,屹立在咸阳原上。西汉时期复殿一般建筑在陵园之中,庙建于陵园之外,大规模的祭祀典礼多在庙中进行。

东汉

  东汉把这一礼仪移置陵园中。东汉明帝时,把每年元旦公卿百官会集贺皇帝的礼仪和八月举行的”酎祭”一并搬到陵园中。这样,宗庙的地位开始下降。为了适应陵园中举行祭祀的需要,陵园建筑也增添了新内容,开始在陵前建筑祭殿,还在陵旁建筑悬挂大钟,以便祭祀时鸣钟。东汉陵寝的这一变化,正是为了把公卿百官和地方官员团结在皇帝周围,以巩固东汉的统治。

  东汉陵园四周的建筑也与西汉相异,不筑垣墙,改用”行马”。通往陵冢的神道两侧还列置成对石雕。东汉开创了在神道两侧建置石雕生的先例,更进一步显示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这-建制为以后各朝所沿用并发展了。东汉帝陵地下建筑改变了西汉以柏木黄心为椁的制度,多用石头砌建椁室,称为”黄肠石”。东汉十二个帝陵,除献帝禅陵远在河内郡山阳以外,其他十一个帝陵都在洛阳故城附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两汉时期的陵墓建筑风格探究
在古代时候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墓葬的风格在各朝各代都各有不同,每个朝代基本都有每个朝代不同的风格和陪葬制度,在历史中对于墓的叫法上往往帝王的会称之为陵墓,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西汉和东汉两汉时期的墓葬铃木的建筑风格和和陪葬制度是怎么样的。西汉按照西汉墓葬制度规定皇帝从即位的第二年开始,每年拨出国家税收的三分之一,为自己营建巨大的陵墓。这种生前建造的陵墓叫做“寿陵”。相传汉代帝王陵园占地七顷,其中墓堆占一顷。陵墓高十二丈,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尺,有四个墓道都能通过六匹马驾的大车。四门埋设暗剑、伏弩等机关,以防备盜墓。墓穴方一百步,把六马大车、虎豹禽兽,以及金银珠宝、丝绸衣物、粮食和日常用品等,都放在里边。死去的皇帝口中含着蝉玉片,身上穿着“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
· 两周和秦朝的陵墓制度是什么样的?和夏商有何不同?
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两周时期,由于政治和宗法制度的发展,丧葬制度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今天我们来看看两周和秦朝的陵墓设置。两周在东周时期已经出现了陵园-初期大多在陵墓的四周挖掘隍壕或夯筑围墙,也有利用天然沟崖作屏障。陵园-侧有门,园内除陵墓外,没有其他附属建筑。考古发现表明自战国中期起,赵、秦、楚、燕、齐、韩等国的君主死后都营建高大的坟丘,并尊称为”陵”,即指其高大如山林,也象征着王权的尊严和地位的崇高。坟丘都经过夯筑非常坚固,形状大体分为圆锥形和覆斗形两种。历代帝王都为自己营造大型墓室,两周时期的墓室保持了商代以来的形制。战国时期的陵墓多在墓内填充沙、石、木炭以利防湿,保护墓室。西周已经存在夫妻合葬,即夫妻分别葬在两个相互紧靠的墓穴中。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异穴合葬的制度更...
· 夏商时期的帝王陵墓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我国从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时三千余年,其间,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和地方政权,共有帝王五百余人。至今时代明确的帝王陵寝共有一百多座,分布在全国半数以上的省区。帝王陵寝不仅数量众多、历史悠久、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而且布局严禁、建筑宏伟、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夏商时期的帝王陵墓是什么样的!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初,禹之子启自立为王,王位改为世袭,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从这以后,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历代帝王不仅生前营造豪华的宫殿,还要建造死后够享乐的宏大的陵墓。夏商开始,历代的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缘关系,实行”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集中在一个地区。在陵墓和附属建筑的周围通常还划出一定的地带作为保护、控制的范围,称为陵区。陵区占地非常惊人,通常少则十数里,多则百多里,陵区的各种建筑都有周密的规...
· 两汉时期的武器管理
· 清朝时期的格格和公主有什么不同区别在什么地方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公主故事,欢迎关注哦。经常看一些古装剧的人,会知道,古装剧进场会出现,格格和公主这两个称呼,可是在古装剧当中格格和公主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事实上格格和公主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下面请看!格格大于公主但是不等于公主。格格发音是koko,汉音gege,一声。最初为旗人、宗室女儿的尊称,类似于汉语的千金小姐之意。格格意思是统称,可以为妈妈,也可以为姐妹,还可以为婢妾,还可以格格生格格!从两个地方可以看出。第一,血统。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通常是皇女位号,只有在部分特殊情况下,宗女才能破格晋封为公主。而格格是一种统一的称呼,格格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第二,时间格格在皇族女子中有专有称为,可以相对于公主、郡主,是个封号,是格格这个词在顺治朝被汉语化了。按中国传统的皇族女子所封的爵位,有公主、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