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姓氏起源中,源于地名的姓氏有多少?

2021-05-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78
转发:1
评论: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像张各庄、刘庄、李家村、白集、辛集、王家屯、赵店、闵家乡、王圩镇等以姓氏命名的地方。这些地区的名字是来源于当地居民的姓氏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在我国这么多姓氏中,源于地名的姓氏又有多少?具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吉林省德惠县有2030个农村居民点,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978个,几乎占总数的一半。吉林省梨村县有农村居民点2177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1221个,占总数的56%。吉林省镇赉县是蒙古族和汉族聚居的县份,有农村居民点486个,除去蒙古语地名199个以外,以姓氏命名的汉语地名有68个,占24%。辽宁省金县有农村居民点1068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470个,占总数的4%。山东省费县有农村居民点1643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506个,占总数的31%。湖北省鄂城县有农村居民点3062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2113个,占总数的69%。浙江省谆安县有农村居民点2158个,其中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像张各庄、刘庄、李家村、白集、辛集、王家屯、赵店、闵家乡、王圩镇等以姓氏命名的地方。这些地区的名字是来源于当地居民的姓氏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在我国这么多姓氏中,源于地名的姓氏又有多少?

  具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吉林省德惠县有2030个农村居民点,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978个,几乎占总数的一半。吉林省梨村县有农村居民点2177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1221个,占总数的56%。吉林省镇赉县是蒙古族和汉族聚居的县份,有农村居民点486个,除去蒙古语地名199个以外,以姓氏命名的汉语地名有68个,占24%。辽宁省金县有农村居民点1068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470个,占总数的4%。山东省费县有农村居民点1643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506个,占总数的31%。湖北省鄂城县有农村居民点3062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2113个,占总数的69%。浙江省谆安县有农村居民点2158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294个,占总数的15%,江苏省武进县有农村居民点7480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3944个,占总数的53%。云南省腾冲县有农村民点2483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607个,占总数的24%。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有农村居民点412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333个,占总数的80%。上述统计资料基本上是以汉语地名为主,汉语姓氏地名,在不同的地区占有不同的比例,最高的80%,最低的也有15%,一般在30%-50%。

姓氏起源中,源于地名的姓氏有多少?

  在我国少数民族语地名中,也有以姓氏命名的。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1000余条朝鲜语聚落地名,其中以姓氏命名的约占20%。在云南腾冲县的朗蒲寨、番徐寨等,就是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在云南独龙族聚居的村落,都是以姓氏命名的,如马库县都姓马、孟底村都姓孟、白利村都姓白。畲族的农村聚落地名,多有以畲命名的。傣族由于同名人数很多,常在人名后加上地名,如“岩坦南模”,意为“水井边的岩坦”。苗族人名有一种格式是本名+父名+寨名(或本寨附近的某座山或某条沟名)。而寨名多为双音节,如“乌基朗达”,“乌”为本名,“基”为父名,朗达”即寨名。还有一种格式为本名+寨名。在“保洞哈”这一人名中,“保”为本名,“洞哈”是寨名。有时人名的顺序可以是本名+地名,也可以地名+本名。如“波东哈”,也可以是“东哈波”,“波”是本名,“东哈”是地名。

  就源于地名的姓氏,可以分为国名、邑名、乡名、亭名、居住地命名的这几类。

  (1)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封侯赐地,尤其是西周,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氏。以夏、商时代国名为氏的有程、崇、扈、房、杜、褒、奄、寒、庸、戈、观、双、昆、吾、雷、允、廖习、顾、阮、彭、韦等姓。周朝时期就更多了,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如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朝、赵、魏、燕、陈、蔡、曹、胡、许、萧、罗、朱、梁、邓、薛、于、贾、章、谢、曾成为今天的常见姓。夏、商、殷、北殷、周、西周等姓,为这几个朝代帝王后裔以朝代名称为氏,也纳入了以国名为氏之列。还有以“夷狄之国”的国名为性,如狄、翟、代、戎、那、羌、鼓、满、米、安等姓。有的属于分封时期建在古代少数民族活动区域的诸侯国,如周文王封少子狄域,或说周成王封同母弟孝伯于狄域,子孙姓狄;有的属于古代非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如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以国名为氏,姓鼓。还有的是秦汉之后外邦人带来的姓,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即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一带;安姓出自安息,在今伊朗高原东北部。以国名为氏的姓氏来历,大部分可追溯到春秋战国之前,秦汉以后也有,如刘汉王朝灭亡后,其子孙绝大部分仍姓刘,有的便姓汉。据统计,以国名为氏的姓氏将近200个,大部分属于常见姓。

  姓氏起源中,源于地名的姓氏有多少?

  (2)以邑名为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其各诸侯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这些卿大夫的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忿生后代因此姓苏。芈姓楚国王子关为上官邑大夫,子孙以邑名得姓上官。以邑为氏的姓氏绝大部分出自秦汉之前,秦汉以后也有,但是不多见。如三国时吴国大将全琮的孙子全晖被魏国封为南阳侯,食禄赐地白水,“白水”为泉,全晖改为泉晖,后代就姓泉。以邑名为氏的姓氏也不少,近200个,相当一部分为今日常见姓,一些复姓由于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演变,至今已不甚为人知晓。

  (3)乡、亭之名为氏。齐宣王少子通封于陆乡(今山东省平原县一带),后代因乡名而姓陆。楚国大夫受封于南郡麋亭(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后代姓麋。楚公子采食于南阳俞豆亭(今河南省南阳市带),子孙便姓俞豆。以乡名亭名为氏的姓氏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庞、闫、郝、欧阳等。

  (4)以居住地为氏。春秋时期鲁庄公之子公子遂,字襄仲,住在东门,号东门襄仲,后代有的便姓东门。郑国夫居住在西门,有的便以西门为氏。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东郭、南郭、西郭、北郭。郭为外域,这“四郭”也都成了姓氏。邱氏来源于营邱(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北),姜子牙建立齐国,设都营邱,以营邱山而得名,姜大公的支庶居住在营邱者,便姓邱。劳姓因为居住在东海劳山(今山东省青岛市附近的崂山)而得氏。济姓因所居之地临近济水(古代冀、豫相接地区一条有名的河流)而得名。居东闾者后代姓东闾。闾即里巷、胡同。以居住地为氏的姓氏中,复姓很多,一般都带有“邱”“门”“乡”“闾”“里”“野”“宫”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姓氏起源中,源于职业的姓氏有多少个?
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而早在先秦时期的姓与氏并不是同一概念,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氏是姓的分支,在那之前有人往往既有姓又有氏,一个姓又会有多个派生姓氏。姓氏的来源有很多,其中有一种是源于职业,那么姓氏起源中,源于职业的姓氏有多少个?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根据数据的显示,源于官职的姓氏将近有100个,也有的是源自家族世系的职业或者技艺。古代有五官,分别是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就是以这些官职为姓的,举个例子,其中的司马就是中国汉族传统复姓之一,在宋版的《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一十位,而且司马氏在历史上还建立了西晋和东晋政权,一共经历了十五帝,一百五十六年。到如今司马氏仍然是复姓中的大姓,其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其中河南省的人口分布是最多的。源于官职的还有史氏,是出自周代太史佚之后,太史也就是古代负责记录太子言行和重要史事、管理中典籍的史官;籍氏来自春秋时期,一个在朝...
· 漕姓起源--源于地名
漕姓到现在算是一个比较稀有的姓氏了,那么其起源是什么,一直是现在的我们所探求的,而今我们就要说说其中一个起源,是源于地名。漕姓氏出自春秋时期越国练兵地漕湖,属于以地名为氏。漕湖,古称“蠡渎”,是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范蠡为了伐吴练兵,囤积战船,遂动用人工开挖了一个巨大的池塘,在斯地训练了无数的越国骁勇水军将士,当时面积曾达数万亩,至今已经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仍有一万余亩水面,位置在今江苏无锡荡口一带,即在相城区。在战国时期,蠡渎先后成为越国、楚国的漕运中转站,因称“漕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漕湖成为南粮北调的重要码头,此后在历朝历代皆具有重要作用。在漕湖周围,很早即有以地名为姓氏之船民,称漕氏,世代相传至今,主要分居于无锡北桥一带。
· 雒氏起源(五):源于地名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雒水流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雒水,就是洛水,后称洛河。在春秋、战国时期,“洛”字就是“雒”字,著名史学家左丘明在撰写《春秋左氏传》时,凡“洛”字皆写作“雒”字,生活于洛水流域的狄戎民族,就称作“雒戎”。雒水,是黄河下游南岸的一大支流,起流域主要位于河南省西部。雒水源出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的木岔沟,东流入河南境,经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洛阳市,到偃师县杨村附近纳依河后称伊洛河,到巩义市洛口以北入黄河,全长四百五十三公里。大致以洛宁的长水为界,上段洛河穿行在峡谷和盆地之间,多险滩急流;范里至长水一段,两岸悬崖陡壁,谷深在二百米左右;出长水后,雒水脱离山区,水面渐宽,水中多沙洲。雒水流域面积在一百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二十四条,其中最著名的是涧河。在雒水两岸的古代住民中,很早即有以这条河流名称为姓氏者,称雒氏,后有简为洛氏者,同一渊源,皆世代相传至今。
· 首氏起源(二):源于地名
当出自首阳(故城在今甘肃陇西西南)、首止(故城在今河南睢县东南首乡),以地为氏。亦见《姓苑》及《氏族博考》。
· 楼氏起源(七):源于地名
源于地名,出自元、明时期蒙古贞部落,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在蒙古贞部落世居的今阜新市新民镇,有一个非常古老的古城建筑叫“排山楼”,原来是元朝宁宗孛儿只斤·懿瞵质班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所建的大玄宫祖碑中的一部分。在明朝时期,以蒙古军卒驻守该地为哨所,其中即有以驻地名称为姓氏者,汉化即称楼氏、宫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