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古代平民为什么不能叫“百姓”,老百姓具体指的是哪些人?

2021-04-2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673
转发:0
评论:1
在我们今天的称呼中,百姓就是字面的意思——老百姓。具体一点就是指平民、国民、普通人,都被称为“老百姓”。可是在古代,百姓这个词可不能乱用。因为它并不是普通老百姓的称呼。百姓不是指普通老百姓?那它是什么意思呢?普通老百姓的称呼又是什么?“百姓”一词最早出现在商代。在那时,严格的姓氏制度还没有形成,除了少数贵族,大部分普通人连名字都没有。商代是奴隶制社会,普通人都没有名字,就更别说地位低下、比牲畜还不如的奴隶了。因此,有名有姓的人不是贵族就是奴隶主,只有他们才能被称为“百姓”。到了春秋战国,有名有姓者的范围扩大了。《诗经·雅·天保》就说:“百姓,官族姓也。”一大批分封出来的贵族后裔和立了功得到官爵的士人纷纷用自己的封地和官职名字来当“氏”。姓和氏分流,更多人开始拥有姓名。严格来说,是氏+名。“百姓”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在范围扩大的同时,门槛也有所降低,官吏、士子、大地主都可以拥有。那么这时的平...

  在我们今天的称呼中,百姓就是字面的意思——老百姓。具体一点就是指平民、国民、普通人,都被称为“老百姓”。

  可是在古代,百姓这个词可不能乱用。因为它并不是普通老百姓的称呼。

  百姓不是指普通老百姓?

  那它是什么意思呢?

  普通老百姓的称呼又是什么?

  

古代平民为什么不能叫“百姓”,老百姓具体指的是哪些人?

  “百姓”一词最早出现在商代。在那时,严格的姓氏制度还没有形成,除了少数贵族,大部分普通人连名字都没有。商代是奴隶制社会,普通人都没有名字,就更别说地位低下、比牲畜还不如的奴隶了。

  因此,有名有姓的人不是贵族就是奴隶主,只有他们才能被称为“百姓”。

  到了春秋战国,有名有姓者的范围扩大了。

  《诗经·雅·天保》就说:“百姓,官族姓也。”

  一大批分封出来的贵族后裔和立了功得到官爵的士人纷纷用自己的封地和官职名字来当“氏”。姓和氏分流,更多人开始拥有姓名。严格来说,是氏+名。“百姓”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在范围扩大的同时,门槛也有所降低,官吏、士子、大地主都可以拥有。

  

古代平民为什么不能叫“百姓”,老百姓具体指的是哪些人?

  那么这时的平民叫什么呢?

  有两个专用的词:黔首、黎庶。

  黔:黑色,黑色的;首:头,脑袋。

  黔首就是裹着黑头巾的庶民,平民。

  黎:原义是众多,在古汉语黎也通“黧”,即黑色;庶:庶民。

  黎庶也是裹着黑头巾,也可以理解成辛苦耕作皮肤黝黑的庶民、平民。

  另外要说一点,在古代,成年男子出门是必须要戴头巾的。隋唐时是幞头,宋代之后是帽子。

  

古代平民为什么不能叫“百姓”,老百姓具体指的是哪些人?

  谁要是像《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张小敬那样被人打掉幞头后还光着头(不戴任何东西)满大街乱跑,不仅是很不文明的行为,还会被抓起来严惩。

  

古代平民为什么不能叫“百姓”,老百姓具体指的是哪些人?

  黔首和黎庶这两个称呼在战国时就已广泛使用,也有人将黔首和黎庶两个词合起来称“黔黎”,也是指普通老百姓。

  秦朝统一六国后,有颜色和数字(数字必须是六或六的倍数)强迫症的秦始皇认为秦朝是水德,所以要崇尚黑色,群臣衣服、旄旌、节旗都统一成黑色。他还把“黔首”规定为对平民的统一称呼,也是崇尚黑色的一种表现。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东巡刻石时曾多次使用“黔首”一词:

  琅琊台刻石:“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黔首安宁,不用兵革。”

  芝罘山刻石:“烹灭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黔首改化,远迩同度,临古绝尤。”

  会稽山刻石:“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黔首脩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不过他并未能兑现“黔首安宁”的承诺。在无休止的征伐和徭役中,黔首黎庶离心离德,大秦王朝只经二世便轰然崩塌。

  

古代平民为什么不能叫“百姓”,老百姓具体指的是哪些人?

  到了汉代,一切秦朝的东西都是不正确的,在形式上必须推倒禁绝。所以官方不再崇尚黑色,对平民也不再称为“黔首”。

  姓氏得到了长足发展,普通平民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姓氏。即便如此,“百姓”依旧不是指普通平民。

  百姓,百家之姓也。

  这里的百家,是权贵、豪强的专用称呼。

  简单来说就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后来发展成魏晋时的士族阶层。

  普通百姓,尤其是穷人,在汉代有个专门的称呼——闾左。

  秦汉实施编户齐民的政策,以二十五家为一闾,有钱人住在闾右,穷人住在闾左。所谓闾左,就是贫农、雇农、佃农、无业游民等经济和社会地位低下者。

  而在黔首黎庶和奴隶之间,还有一种人,被称为“隶臣妾”。

  隶臣妾是指本人因为犯罪或被俘,或亲属连坐被处罚成为官府的奴婢。这里的奴婢包括男性和女性。男性就是隶臣,女性就是隶妾。合称隶臣妾。

  秦代的隶臣妾终身都要当刑徒,但可以用立功来赎免。譬如秦末章邯指挥的刑徒大军,就是以刑徒中精壮为主力,让他们用军功来赎罪,所以战斗力超强。

  汉文帝废除肉刑时才把隶臣妾从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

  

古代平民为什么不能叫“百姓”,老百姓具体指的是哪些人?

  到后来,普通平民的称呼就更多了。

  譬如普通人只能穿着粗布麻衣,所以就用“布衣”来代称。

  后来又用白衣、白士、白丁来代指没有官职、没有功名、没有学问的人。

  直到唐代以后,门阀士族阶层彻底瓦解,以读书人为主力的新“士人”阶层兴起,“百姓”才真正成为老百姓的通用称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老百姓是如何维权的?
当今时代,我们都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维权”一词更是在2000年左右,才出现的特有新词,并已成为一种为公众利益及个人权利进行诉讼的文化。由此联想到古代,那时的老百姓是如何维权的呢?古代的“维权”,通常称为“喊冤”。击登闻鼓、拦驾喊冤、临刑喊冤,是古代“喊冤”的三种方式。击登闻鼓,这是百姓击鼓喊冤的一种方式。在皇宫的左侧放置一大鼓,有冤者(往往是蒙冤被押犯的家属)可击鼓喊冤,由官员加以记录上奏。这种制度起于汉朝,而且为以后历代所效法,并不断完善。如宋代设登闻鼓院,专门受理百姓申告冤枉。明、清都设有登闻鼓院,并且规定,如果百姓击鼓申冤被认为的确是冤案,则由通政司奏请昭雪。否则,就认为越级上诉,由通政司送刑部加一等治罪。拦驾喊冤一般是喊冤者手举状纸,跪在皇帝、大臣或者官员车驾、轿子所经过的路上,拦驾喊冤,希望能够除恶扶善,平反昭雪。但是,由于官吏贪赃枉法者居多,因此,大多数官吏不问冤情虚实...
· 古代老百姓是如何的?古代是否有部门
首先说一下古代“”的方式——。第一种的方式是“登闻鼓”制度。这是吏民击鼓的一种方式,在衙门(汉代称牙门)的左侧置一大鼓,有冤者(往往是蒙冤被押犯的家属)可以击鼓,由官员加以记载上奏。这种制度起于汉朝。第二种方式是拦驾。一般是者手举状纸,跪在皇帝、大臣或者官员车驾、轿子所经过的路上,拦驾,希望能够除恶扶善,平反昭雪。但是,由于官吏贪赃枉法者居多,因此,大多数官吏不问冤情虚实,一律先按“冲突仪仗罪”责打数十大板,对于不实者更是加重处罚。第三种方式是临刑。一般是指被执行死刑的人在临刑时,以求监斩官明查申冤。但这种,在君主专制社会大多不被监斩官所理会。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三种方式之外,百姓叫冤的方式还有很多,只不过除以上三种之外的方式都只是个别的适用,并没有在民间普及开来,所以没有在后世广为流传。相传,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登上皇位不久,他有个侄子倚仗皇势在街上欺负民女苏小娥。有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见到一大堆...
· 古代清官和贪官离任,老百姓都是怎么送别的?
俗话说官场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官老爷其实也是兵,谁的呢?皇帝的,那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各位有没有关注过,就说这个古代官员离任之后所发生的那些趣闻,查阅了相关资料。说实话,这可真是一幕幕五花八门的悲喜剧,有的那是依依不舍,哭声震片,有的鞭炮齐鸣,欢呼雀跃,还有的诅咒谩骂,简直什么趣事都有,而且很有创意。今天就跟大伙来分享这方面的相关内容。说实话,过去老百姓活着挺憋屈的,对官员的贪污腐败恨的那都是牙齿痒痒,但是无能为力。所以怒气和怨恨只有在他们离任的时候,才能够得以发泄。你比如说唐朝大历年间就是唐代宗李豫执政期间有一个县太爷离任,当地老百姓就送了一块匾。这匾上写了四个大字,天高三尺。这县太爷可能文化水平也不是太高。以为这匾是夸奖自己明镜高悬,于是呢,就满心欢喜地接受了,就把这匾拿回了家。老爷子看到之后就在琢磨这是啥意思呢?他也知道自己的儿子也是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老百姓送这天高三尺到底...
· 为什么古代的政府越不作为,老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
中国古代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凡是政府不作为的,不干事的,百姓就会过上好日子。凡是政府积极作为的,喜欢干事的,百姓的日子就很苦。这个结论太颠覆三观了!难怪在两千多年前,老子会提出一个“小国寡民”的无为而治的主张,应该是老子在那时候,就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道理的。(老子)那么,为什么政府作为了,老百姓日子不好过;而政府不作为,老百姓的日子反而不好呢?咱们先来看,古代政府都做些什么?古代的政府,层级比较少。汉朝的时候,朝廷以下,一般都只有郡县两级。后来有所增加,但大都不是很多。而且最基层的,也就是县一级。以下就没有政府机构了。政府机构用来做什么呢?主要有这些功能:一是征收赋税,二是组织劳役。此外,还真没有其他功能了。有人说,不是还有审理案件吗?不错,政府确实也在负责司法。但是,一者政府人员比较少,根本忙不过来,鸡毛蒜皮的事情,根本没精力做。二者,政府的工作比较杂,什么都有,司法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
· 齐国老百姓逢于何:唯一把母亲埋葬在宫中的平民
自古以来,很多帝王为了展示自己的丰功伟绩,都会兴建一些大的工程项目。这些工程往往都被建造的高大雄伟,装饰的富丽堂皇。到了晚年之后,他们又会修建一些相对较为舒适、安逸的修养之所,我们的齐景公就是其中较为有名的一位。今天我们所要讲的这个故事,就和齐景公修建大型的宫殿有关。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就曾明确记载:“齐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为了自己晚年有个清静而又舒坦的养老之处,齐景公命人在宫殿附近建造了一处十分高大、宏伟的宫殿——路寝台。路寝台是个什么建筑呢,大家或许还不太清楚。这个建筑在西周时期为周天子的正殿,到春秋中后期“礼崩乐坏”之后,天下的局势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改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已经无法驾驭各地诸侯。于是,很多诸侯也开始享用起了这种高规格的宫殿。说它高大、宏伟,那是有一定的依据的。据史料记载,当初仅修建这座路寝台,就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而且修建期间没有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