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55个姓成为国姓,你知道是哪些姓吗?

2021-02-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929
转发:0
评论:0
据《中华姓氏大辞典》记录,我国一共有11969个姓氏,其中单字姓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族谱网详细记载的姓氏有六七百个,这些姓氏的源流、字辈、姓氏名人、郡望堂号以及祠堂族谱都有详细记载。我国这些常见的六七百个姓氏大多是从上古八大姓发展衍生而来,还有的是古代王氏后代改的姓。我国经过几千年发展共经历了83个王朝,从秦始皇开始算起,一共有408位皇帝。秦朝有2位,汉朝有31位,三国有11位,晋朝有16位,五代十六国历经的皇帝最多78位,南北朝有59位,隋朝有3位,唐朝有22位,五代十国有55位,宋朝有18位,金辽西夏有35位,元朝有18位,明朝有16位,清朝有12位,而且还要算上,南明、北元;李自成、张献忠;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以及称洪宪帝,仅仅上位两个月的袁世凯也要算上。那么这408位皇帝用了...

  据《中华姓氏大辞典》记录,我国一共有11969个姓氏,其中单字姓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

  族谱网详细记载的姓氏有六七百个,这些姓氏的源流、字辈、姓氏名人、郡望堂号以及祠堂族谱都有详细记载。

  我国这些常见的六七百个姓氏大多是从上古八大姓发展衍生而来,还有的是古代王氏后代改的姓。

  我国经过几千年发展共经历了83个王朝,从秦始皇开始算起,一共有408位皇帝。秦朝有2位,汉朝有31位,三国有11位,晋朝有16位,五代十六国历经的皇帝最多78位,南北朝有59位,隋朝有3位,唐朝有22位,五代十国有55位,宋朝有18位,金辽西夏有35位,元朝有18位,明朝有16位,清朝有12位,而且还要算上,南明、北元;李自成、张献忠;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以及称洪宪帝,仅仅上位两个月的袁世凯也要算上。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55个姓成为国姓,你知道是哪些姓吗?

  那么这408位皇帝用了多少姓氏你知道吗?

  经过查证,共有55个姓氏当过皇帝,它们分别是冯氏、赫连氏、萧氏、拓拔氏、宇文氏、安氏、史氏、芈氏、公孙氏、石氏、段氏、、耶律氏、爱新觉罗氏等55个姓,如下图所示,那么你的姓氏会在里面吗?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55个姓成为国姓,你知道是哪些姓吗?

  其实我们在查证各种姓氏起源的时候发现一个大多数姓氏的源流姓氏,那就是姬姓,姬姓是一个皇姓。它也是从公孙、轩辕等姓氏发展而来的。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姓是楚国的国姓,另外,大魏的皇帝叫冉闵,冉姓也就成了国姓。

  我们不太熟悉的皇姓还有前秦的君主苻坚,苻坚被后世趁为宣昭皇帝,符就成为了皇姓。还有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虽然被后世称为明君,但也有弑兄杀弟的污点。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55个姓成为国姓,你知道是哪些姓吗?

  再有,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原本只是一个贫穷的农民,因为参加农民起义而以一介草民的身份坐上了皇帝的位置,朱元璋也是明君的代表性人物了,在位期间,他鼓励农民耕种,发展水利和农业,发展成了洪武之治。

  朱元璋儿子朱棣也是一位明君,编撰《永乐大典》开创比较开明繁荣的盛世。郑和七下西洋,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达到了宣扬国威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姓氏人口迁徙,你的姓是哪一支知道吗?
秦至晋朝大迁徙秦统一六国时,曾将关东强宗大量迁入关中,西汉(前206~公元8)时也有过类似移民活动,然而当时的经济发展决定了黄河中下游各郡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如以秦岭与淮河为界把郡县地区划为南北两部,两汉大体都是北部约占当时户口总数的80%,南部约占20%。从东汉(公元25~220)末年起,北部割据混战,人民开始南迁,而西晋(265~316)末年“永嘉之乱”,黄河流域人民大规模南迁至长江中下游与长江中上游及汉水流域。经南北朝,继续有人口南移,使长江流域人口不断增加,但仍未改变北部人口多于南部的分布状况。然而如果拿隋末与西晋时的南部诸郡人口总数相比较,则长江流域与岭南各地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当时在中国南方,非汉民族是占压倒性多数的。唐至明清唐末藩镇割据混战,五代(907~960)相仍,北部人口又一次出现了南迁趋势。到北宋末年,金兵南犯,出现了第二次人口南迁的高潮。南方人口大增,主要集中在...
· 你姓杜吗?知道“杜姓”怎么来的吗?
我国历史久远,关于姓氏文化就有千年500多个。那么各位看官知道你的姓氏是怎么来的吗?比如说“杜姓”,姓杜的朋友知道姓氏的来源吗?今天小编来给姓杜的朋友讲述“杜姓”的来源。一、杜姓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在《世本》中有“杜康作酒”的记载,并注为“黄帝时人”。《酒诰》也记载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这说明黄帝时期已有杜姓。传说杜康是黄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而黄帝所居之地“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第6代国王,居住在今河南西部。所以,如果说杜康是杜姓始祖,那么,这个姓至少也有四五千年了。但因年代久远,杜康以后的世系缺乏文字记载,一些姓氏书对杜姓起源另有说法。《通志·氏族》载:“杜氏,亦曰唐杜氏,祁姓,帝尧之后,建国于刘,为陶唐氏,裔孙刘累以能扰龙事孔甲,故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而封...
· 中国36姓始祖起源你知道你姓氏的始祖是谁吗?
1、陈姓正宗始祖——胡公满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舜去世后,约35世传至胡公妫满,被周武王分封于陈,建诸侯国,屏卫王室。此后,胡公满因封于陈而称陈胡公,所建方国亦称陈国,子孙后来也以国名为姓氏,姓陈。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即为正宗陈氏。2、戴姓正宗始祖——戴撝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撝以王父谥号为氏,称戴撝。后世亦沿用戴姓,并尊戴撝为戴姓得姓始祖。3、李姓正宗始祖——李利贞李姓始祖李利贞娶陈国契和氏女儿,生子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老子李耳的父亲和母亲...
· 中国36姓始祖起源:你知道你姓氏的始祖是谁吗?
1、陈姓正宗始祖——胡公满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舜去世后,约35世传至胡公妫满,被周武王分封于陈,建诸侯国,屏卫王室。此后,胡公满因封于陈而称陈胡公,所建方国亦称陈国,子孙后来也以国名为姓氏,姓陈。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即为正宗陈氏。2、戴姓正宗始祖——戴撝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撝以王父谥号为氏,称戴撝。后世亦沿用戴姓,并尊戴撝为戴姓得姓始祖。3、李姓正宗始祖——李利贞李姓始祖李利贞娶陈国契和氏女儿,生子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老子李耳的父亲和母亲...
· 中国姓氏五最,有你的姓氏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除了猿人化石、甲骨文字、典籍文献的见证或记叙,还有一个绵延至今的活化石,那就是中华姓氏。说起来,中国姓氏的五个“最”,你都知道吗?1、最早的姓氏说起古早姓氏,大家肯定会脱口而出:“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妊。‘’但其实还有更早的——风姓。出自哪里呢?这就要追溯到历史上最早一个有姓氏的人,人皇伏羲氏,楚帛书也将他记载为创世神。在汉朝后的记载中,太昊常与伏羲氏合并,现在一般认为太昊即伏羲氏的帝号,指同一个人。《史记-帝王世纪》中记载的三皇五帝的谱系世代,简要罗列如下:伏羲→女娲→大庭→栢皇→中央→栗陆→骊连→赫胥→尊卢→浑混→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阴康→无怀→炎帝→神农→黄帝→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伯夷→禹。2、人口最多的姓氏大家都熟悉的《百家姓》成书于宋代,自然就将赵姓排在前面了。而根据公安部官网发布的,《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发布结果显示:与上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