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广东人能发家富裕的密码是什么?宗祠的文化少不了

2021-02-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60
转发:0
评论:0
网络上,调侃广东人的文章或视频,大多是“土豪们”的大拖鞋大T恤及手上一大串钥匙的“顶级”标配。导致很多人以为这就是广东的文化,就一个字“壕”。但广东文化远不是大家以为的浅薄,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纯粹灿烂。就简单列举岭南的“姓氏宗祠”文化,就足够让人讶然和敬佩。在深圳,有座宗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热议,一直是网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座宗祠是位于深圳黄金地段的“郑氏宗祠”,具体位置就在寸金寸土的南山高新园附近,对面就是腾讯、TCL、康佳、创维等一线大企业,旁边就是大冲商务中心、万象购物天地等网红楼宇……郑氏宗祠当时开发改造该城区时,各大地产商都想据宗祠为己有,梦想着拆掉再建成大型楼宇实现百倍变现。宗祠后人听到开发商竟敢打宗祠主意,团结一致,不容商量,霸气发声:“谁敢拆,就把谁买下来!”就是这一句话,慑服了开发商,也是这一句话,小小地轰动了网络,让这座宗祠成了传奇。网友们感叹深圳人真是有...
       网络上,调侃广东人的文章或视频,大多是“土豪们”的大拖鞋大T恤及手上一大串钥匙的“顶级”标配。

  导致很多人以为这就是广东的文化,就一个字“壕”。

  但广东文化远不是大家以为的浅薄,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纯粹灿烂。

  就简单列举岭南的“姓氏宗祠”文化,就足够让人讶然和敬佩。

广东人能发家富裕的密码是什么?宗祠的文化少不了

  在深圳,有座宗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热议,一直是网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座宗祠是位于深圳黄金地段的“郑氏宗祠”,具体位置就在寸金寸土的南山高新园附近,对面就是腾讯、TCL、康佳、创维等一线大企业,旁边就是大冲商务中心、万象购物天地等网红楼宇……

广东人能发家富裕的密码是什么?宗祠的文化少不了

  郑氏宗祠

  当时开发改造该城区时,各大地产商都想据宗祠为己有,梦想着拆掉再建成大型楼宇实现百倍变现。

  宗祠后人听到开发商竟敢打宗祠主意,团结一致,不容商量,霸气发声:“谁敢拆,就把谁买下来!”

  就是这一句话,慑服了开发商,也是这一句话,小小地轰动了网络,让这座宗祠成了传奇。

  网友们感叹深圳人真是有钱啊,真是壕到无与伦比啊……

  却很少人去追究宗祠为何不给拆?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那座用古砖,瓦片,木头、石头等传统物料建造,室内光线昏暗,供奉着先人灵位,烟雾缭绕的宗祠,和封建迷信有关,和土俗传统有关,和“文化”无关。

  所以,这座“郑氏宗祠”即使成了网红建筑,依然只会让人联想到深圳人有钱,行事够霸气,够强悍。

  只是,大家可知道,宗祠被整个家族后人团结坚守的背后,其实蕴藏了家族长盛不败的文化密码。

  也就是说,人家能如此有钱,能如此霸气和强悍,恰恰是因为背后有“宗祠”撑腰。

  宗祠是什么?

  是整个家族血缘的纽带,是整个家族的信仰和历史,是整个家族的情感和脸面。

  宗祠从某个角度来讲,是一个姓氏的“根”,也是大多数广东人的“根”。

广东人能发家富裕的密码是什么?宗祠的文化少不了

  为什么广东人如此拥护宗祠?

  这需要讲一下我们的历史。

  在千百年以前的古代,北方一直是经济中心,所以大部分的皇都都设在北方,也因此北方是各个朝代都有争夺的重要领地,所以战争频繁。

  战役不断,再加灾荒频发,北方的人被迫无奈源源往南方迁徙。

  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迁徙,如五胡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等等,这些迁徙的人大多是中原人。

  而供奉祖宗,缅怀先人是汉文化的特性和传承,既然是拖家带口整个家族一起背井离乡的,也就是说,这一世再不归来了,于是带上祖先的灵位迁徙。

  这些中原人背负着先人的灵位或遗骸,翻山越岭,转徙南下,这过程的艰辛和残酷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如不是同宗族人之间的不离不弃,相互扶持,也许早亡于荒野,尸骨无存。

  他们在颠沛流离中来到虽无政权战争但穷荒偏僻的岭南,在这里盖起了茅屋,埋起了锅。

  因是死里逃生来到岭南安居乐业,所以对宗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情感,于是同宗同姓聚族而居,更是郑重建下宗祠写下族谱,除了为了供奉共同的祖先灵位,还为了凝聚人心,维系宗族,更为了告知后辈祖先曾经艰难的历程,及那个回不去的北方故乡。

  我想,广东这边很多仪式风俗,定是因为祖先那些相依为命,抱团取暖的迁徙烙印刻在血脉里,所以有了一代接一代的感恩礼教传承,也因此更注重血亲关系,子孙传承,并乐于兴建宗祠。

  而没迁徙的北方人经历了更多的动荡和朝代之战,很多宗祠尽毁,也受尽各朝各代的文化冲击,还涉及到与异族通婚混血,改变了风俗和传统,也难以同宗族而居。

  特别是在上个世纪“破四旧”时期,因政权集中北方,北方被重点打击,于是北方很多百年千年宗祠都遭到毁坏。

  而南方这边山高皇帝远,再加视宗祠如珍宝的南方人用了相关智慧方法,比如把宗祠改为会议场所或食堂,得以完整保住宗祠。

  所以,在南方,特别是岭南一带,宗祠比比皆是,而北方寥寥无几。

  从这些历史来讲,也可以说广东人往往比北方人更传统,因为广东保留了正宗的汉文化,坚守着宗祠和祖训,保留了中国最传统的礼教和信仰。

广东人能发家富裕的密码是什么?宗祠的文化少不了

  宗祠,不仅仅是族人祭祀祖先、先贤的场所,也是一个姓氏聚会办宴席的场所。

  大名鼎鼎的土豪村猎德村的村宴,就是宗祠聚会宴席。

  这个猎德村宴,可谓是一开宴,必上热搜,那场面是盛大又惊艳。

广东人能发家富裕的密码是什么?宗祠的文化少不了

猎德村宴

广东人能发家富裕的密码是什么?宗祠的文化少不了

  猎德村宴

  很多人无法想象,场面如此虚憾,人头涌涌,席无虚座的热闹聚会,是怎么来的?

  就是冲着宗祠来的!

  用一场盛宴通过宗祠来告诉祖先,后人都好好的,安居乐业,幸福快乐。

  当某姓家族的人一代又一代地繁衍开来,能把这些子孙血脉聚集起来的,也只有宗祠能做到!

  总有人说,中国人太不注重仪式感,像猎德村宴如此隆重的宗祠聚会,不是仪式,是什么?

  因为有宗祠,所以有了传承精神,有了信仰和敬畏,有了仪式和家风。

广东人能发家富裕的密码是什么?宗祠的文化少不了

猎德宗祠

  广东地区为什么那么多富豪?和宗祠也是有关系的。

  宗祠除了承载着整个姓氏家族的过去,现在,未来,也关联着子孙后代悲喜命运。

  姓氏宗祠,就像是一个人的隐形名片。

  背靠名姓望族宗祠的人,在人生中各种挑战中,在事业上,在发展中,更容易平步青云,得助于同样有着宗祠信仰的贵人。

  还记得几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宝能万科之争”。

  这场激烈的商场博弈中,华润充当什么角色?恒大又是如何被牵扯入局?宝能系曾被王石如何嫌弃?王石又是如何黯然出局?到底谁胜谁负,谁是谁非?

  我都记不清楚了。

  但我依然很深刻地记得,在2016年,宝能万科争夺正酣,宝能正处于不利时,汕头市委级的领导亲自带着全国几十个各地潮汕商会会长去了宝能总部,美名其曰是“考察”。

  这几十号的潮汕人向正在收购万科的宝能姚振华表示,如需要支持,尽管开口,他们随时提钱来见。

  就如金庸书中的江湖聚会,同心应战,高义薄云,侠气满满。

  这个节骨眼,齐集大人物上演一场这么浩大的戏,无疑是用行动告诉万科,宝能的后台是多强大,宝能背后的潮汕商帮有多团结。

  这背后憾动人心的人情关联,和宗祠文化息息相关。

  广东潮汕地区,那里的人出了名的团结和敢闯敢拼,但那里也是出了名的重视宗族文化传承,去过那里的人,定深有体会。

  宝能总裁姚振华来自潮汕潮阳市四大望族中的姚姓宗族,他们的姚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距今已四百余年,在潮阳市很是知名。

广东人能发家富裕的密码是什么?宗祠的文化少不了

姚氏大宗祠

  背靠姚姓宗族的姚振华,得助于来自潮汕地区的各路人马,这中间的联系昭然若揭。

  王石曾称宝能姚振华是“野蛮人”,本是带骂腔的评论,但我却觉得“野蛮”两字,用在商战上,很是强大。

  背靠宗族的人,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独军奋战,是整个家族的共同应战,这样众志成城,稳如泰山的气势,当然强悍到近似野蛮。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宝能的姚振华,可以从卖菜到卖房子再到每年《胡润百富榜》上的千亿富豪。

  因为有宗祠,才有了家族文化,才可以把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子孙后代才能因此受益。

  所以也可以说,宗祠是子孙后代的精神动力和信仰寄托,也是整个家族长盛不败的文化密码。

广东人能发家富裕的密码是什么?宗祠的文化少不了

  我也是广东人,以前从不去细想什么宗祠文化,直到这两年,我常被自己的家族宗祠激发了某些领悟和感动。

  我有个哥哥,从商,人生路上也是跌跌撞撞,有喜有悲,好在一直平平安安,衣食无忧。

  几年前还买了新房子,只是一直舍不得花大笔钱装修,房子毛坯状态搁浅到现在。

  然后去年开始,哥哥把他本用来装修的钱,用于牵头修建家族宗祠,他说他是这一代的老大,理应多掏钱,把宗祠重建起来,把家族所有人凝聚起来。

  我一度认为他很愚昧,住着旧房子,却去修建不是住人的宗祠。

  但他一直坚持,他说他有这个责任。

  过去几十年,一直负责家族文化传承的是父亲,现在父亲老了,父亲也从未要求哥哥去做些什么,毕竟有些事任重道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父亲知道自己儿子也不容易。

  只是哥哥却很自觉默契地接棒传承的事,清明祭祖,红白事村宴,祖屋修葺,近年的修建宗祠,代替父亲亲力亲为,就好像有些传承意识藏在他的血脉里。

  今年初,宗祠终于建好,宗祠入伙的时候,我父亲和哥哥兴奋到几夜无眠,那么多兄弟姐妹,叔叔伯伯,聚在一起,他们从五湖四海赶回来,只为吃这一顿入伙饭。

  我看着父亲带领着上百号家族全体人员,虔诚给祖先上香,他眼角有泪光……

  我突然热泪盈眶,就在那一瞬间深刻理解了哥哥和父亲,我热血沸腾,我知道我身后有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来自宗族,我深深为自己的姓氏骄傲。

  原来,在这个人情凉薄,利益为上的年代,我们还会为一些传承义无反顾,还是有一些事情超越了金钱,还是有一些聚会让你回到情感的最初。

  这就是宗祠的力量,也是传承和信仰的力量。

  古人说:“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知渊源。”

  “宗祠”是祖,是根,是见证家族荣耀的传家之物,它弘扬祖德、敦睦亲情,生生不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广东人家族精神传承与发家富裕的关系
一、广东人家族精神传承1.家族观念强烈广东地区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家族观念在广东人的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是广东人最重要的社会单元,他们强烈地认同家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并将其传承给后代。2.尊重传统与开放心态广东地区独特的文化环境使得广东人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传统的同时也欢迎新事物。这种文化氛围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家族精神,使得广东人的家族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二、家族精神传承与发家富裕的关系1.家族精神传承促进个人成功在广东,家族精神传承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家庭教育注重诚信、勤劳、节俭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在广东人的商业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勤劳、诚信的品质使得广东人在商业活动中更容易获得成功,进而促进了家族的繁荣和富裕。2.家族精神传承促进社会资本积累广东人注重家族和社区的团结合作,相互帮助。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使得广东人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共同应对,形成一种强大...
· 宋朝经济到底是什么样的能富裕到什么样的程度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更是留下了许多璀璨的精神财富,古人的智慧在今天都令人赞叹不已。古诗词的造化更是登峰至极,而家喻户晓的却是唐诗宋词。唐朝的诗,宋朝的词,文化的繁荣必定以经济为前提,现在我们来看看宋朝的经济究竟有多高?才能使得出现一批批优秀的词人。宋朝从960年建朝开始到1279年灭亡结束,前后总共经历了十八位皇帝。由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组成,而宋朝经济最发达的时期则出现在北宋时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最繁荣富裕的时代。公元1000年的时候,中国的GDP在世界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记载,宋朝当时的GDP总价值比例占世界总量的22.7%,一个国家的GDP在世界中就能占有如此高的份额,其财力可见一斑。其中人均GDP为450美元,而当时的西欧也才400美元。虽然宋朝有弱宋之称,但是其经济实力以及富裕程度远高于有盛唐之名的唐朝。宋朝的科技较发达,政治清明,其灭亡皆是由于外患造成的,这...
· 富裕的北宋为何轻易被灭亡?不仅因赵佶太无能
两宋是对文人知识分子比较宽松的时代,武将的没落使得文人成为皇帝最容易信任的人,特别是在北宋末期,艺术家兼资深玩家宋徽宗赵佶,更是在身边聚拢了一批臭味相投的人,他们就是北宋著名的六贼:蔡京(六贼之首)、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劲、李彦。这六个人尤其以蔡京最受宋徽宗信任,二人可谓狼狈为奸,对国家危害极大。宋徽宗刚接手皇位的几年,凭着从前较好的底子,加之初登皇位还有一点上进心,国家发展还比较好。东京汴梁及全国多数地方呈现的是一派国泰民安,繁花似锦的景象。据说,当时国库中的钱,都已经生锈发霉了,许多粮库也都堆满了粮食。徽宗年间,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比较真实地向世人展现了当时汴梁城的繁华和富庶。可惜一片大好河山,随着蔡京的上位,悄然间出现了变化,但蔡京的仕途之路开始却不大顺利。元符二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后,蔡京曾被贬官为端明、龙图两学士,太原知府,不久后又被贬为江宁知府。蔡京对此很不满,...
· 广东人清明节的饮食习俗
??广东人清明节有这些饮食习俗??烤乳猪??在广东地区,烤乳猪是不可或缺的清明祭祖佳品,广东人也给它起了一些非常好意头的名字—“鸿运当头”、“红皮赤壮”等,向先人奉上脆皮金猪,希望保佑子孙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宏图大展。??南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对烤乳猪更有详细记载:“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根据记载,“取正在吃乳的小猪,击杀后洗刷干净,除去五脏,用茅草塞满肚腹,用一根柞木棒穿过,架到火上,缓火遥炙急转勿停,以酒涂乳猪之表皮,表皮易于发色。”最后乳猪表面变成琥珀色,便大功告成。??甘蔗??广州人称扫墓为“拜山”或“行清”。拜山后分食甘蔗,并将吃过的蔗渣丢于坟前,还要将包子掰碎撒于坟前。甘蔗寓意节节高。清明节很多地方都有吃甘蔗的习俗,寓意欢欢喜喜、甜甜蜜蜜。大人都会叮嘱小孩子,吃甘蔗要从头吃到尾,不能没吃完就扔掉。据说这样子以后做事情才会有头有尾,善...
· 唐朝人民的生活富裕吗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唐朝是历史上最强盛的大朝代之一,经济的发展与规划有长足的进展。隋朝末年由于战乱的关系发生很多无主地,使得均田制能够继续推广,关于安稳农业有很大的帮助。而自孙吴、东晋等六朝开展的江南经济继续提高,已经显出逾越黄河流域的趋势。而唐朝把握南北经济使得经济非常强盛。甚至在安史之乱后,尽管华北残缺不全,但唐朝政府还能够依靠江南的经济而继续复苏。自隋唐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初期,社会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复苏阶段,水平很低。在这种情况下,钱帛兼行的钱银准则较好地习惯了小额商品交易的需要。但随着贞观晚期,尤其是唐高宗、武后及唐玄宗时期商品经济的继续开展,钱帛兼行的钱银准则逐步暴露出其落后的一面。首先表现在绢帛作为钱银因体大物重、不方便切割、难于运送贮藏等缺陷开始不受商场欢迎,绢帛作为钱银的功能趋于阑珊,商品交易趋向喜欢运用更高一级的铜钱,提出了添加流转中铜钱投放量的要求,可是唐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