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在“姓氏”的发展中,到底有没有一个“万姓之祖”?

2020-04-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4
转发:0
评论:0
在“姓氏”的发展中,到底有没有一个“万姓之祖”?,中国古代的“姓氏”文化起源极早,以至于很多问题根本就无法解释得清楚,只能根据已有

中国古代的“姓氏”文化起源极早,以至于很多问题根本就无法解释得清楚,只能根据已有的现象对当时的情况进行推测。

尤其是一些姓氏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至今也只能当做一个观点,无法证实哪一个是正确的。

“姓”与“氏”在最初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最迟在战国阶段,两者才完成了统一。所以要想搞清楚“姓”与“氏”的问题,那就得追溯到战国之前的时代里。

什么是“姓”?什么又是“氏”?

《通鉴·外纪》中有这样一句话: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简单来说就是,“姓”是为了追溯某一群人共同的祖先,而“氏”是为了区别这样一群人中各自的不同。“姓”的范围要大于“氏”。

说得更简单一点,“姓”是族名,而“氏”为分支。

我们举个例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国君的姓为“芈”,就是说他们的祖先是“芈姓”。

这个“芈姓”是怎么来的呢?也就是说楚国的祖先是哪一个呢?

根据《大戴礼记·帝系》记载,黄帝之子昌意生下了颛顼,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黎和吴回,吴回生陆终。

而陆终的第六子叫做季连,他是“芈姓”,而楚国王室就是他的后代。

楚国有一位贤臣,叫做“屈原”,其实他也是“芈姓”,“屈”是他的“氏”。

也就是说,屈原如果论先人的话,他和楚王有共通的祖先“季连”;而他与楚国王室的区别就在于,他为“屈氏”,楚王是“熊氏”。这两个都是“芈姓”的两个分支。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季连是“芈姓”,那么是不是也意味着黄帝也应该是“芈姓”呢?

但根据记载,皇帝原姓“公孙”,后改“姬”姓,明显和“芈姓”没什么关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涉及到“姓”与“氏”的衍变关系。

“姓”与“氏”是如何衍变的?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可以对比一下家谱的修撰。

一代又一代人传下来,同一辈的兄弟姊妹都在家谱当中,而下一辈该怎么写?弄懂了这个关系,就能知道“姓”和“氏”是如何衍变的。

如果同一辈人当中,兄弟三个,老大、老二和老三,那么在他们这一辈中,这三个人都在家谱上。

而再之后,老大的家谱中只会记录自己这一支的后代,老二、老三两兄弟和他们的配偶和老大在同一层,但是他们的子女就不再计入老大的家谱中了。老二、老三同样如此。

这样一代又一代人修撰家谱之后,如果再来探究这个家族的话,就会发现实际上他们是呈宝塔状的。

虽然能追溯到共同的祖先,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辈分越低,血缘关系越淡薄。

再举个例子。

刘备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而汉献帝也是汉景帝的后代,但他的祖先是汉武帝刘彻,从这一代人开始,两支就地位就分开了,到了刘备和汉献帝这两辈人的时候,已经过了近二十代人。

虽然汉献帝叫刘备一声皇叔,但是从实际来看,这种关系就和今天两个同姓的陌生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五百年前是一家”而已。

知道了这样的情况,就能知道,虽然“姓”相同,那也只能说明两人有共同的祖先,但是“氏”才是区别亲疏远近最重要的依据。

于是,因为血缘关系逐渐淡薄,“宗法”的约束就会逐渐减弱,分散到各地的“氏族”逐渐地就和“宗家”分离了,有的还保持着同样的“姓”,而更多的情况就是以自身的“氏”为 的姓。

如此不断循环,所以“姓”就从一开始有限的几个逐渐变得多了起来。

比如还是“屈原”,“屈”从“氏”就慢慢变成了新的“姓”,之前没有,这是“以氏为姓”的典型。

除此之外,比如“司马”,这就是以“官职”为新的姓,在其之前,担任“司马”这种职务的人是有另一个“姓”的。诸如此类的还有“居住地”,比如“东门”、“南宫”、“百里”等等新姓,还有以国名为新的姓,像“宋”、“郑”、“蔡”等等;还有以祖先的字或者谥号为姓的,比如“孔子”的姓就是因为其先人“公孙嘉”字“孔父”,还有“庄”是来自于“楚庄王”。

这些新的“姓”在最初都是“氏”,后来才分化为了“姓”,他们之下还有新的“氏”出现,然后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形成新的“姓”。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战国阶段,因为新出现的“姓”足够多,已经可以满足现实需要,所以为了简便,“姓”与“氏”就开始等同起来了。

而这些“姓”里,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后来才出现的,但有一些也具有非常古老历史。

这些古老的“姓”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带有“女”这一标识。

比如说,周王室“姬”、齐国的“姜”、秦国的“嬴”等等,还有诸如“姒”、“姚”、“娲”等等,这些曾经出现过的姓,其历史都非常久远。

据说之所以带有“女”,是因为保留了母系社会的一些特征。

而从实际发展来看,这些古老的姓在最初是否也曾经是“氏”,后来才逐渐被确定,这都很难说得清。不过从历史发展来说,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如果要寻找一些历史久远的姓,这些是可以找到的。但如果说真的评选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百姓之祖”,这是无法做到的。

之所以有些人将“姬”姓说成是百姓之祖,那也只是为了向人文始祖“黄帝”致敬而已,真实情况并不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此姓为中国的万姓之祖!
中国《百家姓》里的姓氏有上百个,我们比较熟知的有前几位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但是小编今天要说的这个姓氏可能就是这些姓氏的祖先了。据专家统计,中国的姓氏最多的时候有24000多个。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姓氏已经湮灭,如芈、僖等等,有些姓氏改为了其它姓,如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等等,目前仍在通用的姓氏只有3000个左右。如果要问哪个姓是中国第一姓,好多人就会想到最新姓氏排名中排前三的李、王、张这些姓氏。这三姓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总人口将近3亿人。但是,李、王、张都是由中国第一姓“姬”姓衍生出来的姓氏,“姬”姓虽然只位于《百家姓》第297位,但是由“姬”直接演支出411个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说白了,李、王、张这三大姓的祖宗就是姬姓。华夏始祖之一的轩辕黄帝因长居姬水,于是以姬为姓,周朝的贵族是黄帝的后代,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发,姬发大封诸侯时...
· 万姓之祖的黄帝姓什么?他的姓氏起源是什么?
我国大约有一万多个姓氏,大多姓氏都是从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妊演变衍生而来。而上古八大古姓的先祖就是黄帝和轩辕帝。那么最为最古老的黄帝,他又姓什么?他的姓氏起源是什么样的?黄帝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和有蟜氏的儿子,复姓公孙,因为出生在姬水,又改姓姬。因有土德之瑞,被称为黄帝;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因一生的作为,又被人们尊为华夏始祖,人文初祖。传说有一天晚上,黄帝的母亲有蟜氏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24个月后,于公元前2697农历三月初三在姬水生下一个黄帝,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他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当时神农氏炎帝力衰,群雄混战,生灵涂炭,炎帝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
· 万姓古代姓氏名望
万章齐国人,战国时期孟子门下的得意弟子,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关于他的事迹,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万脩茂陵人,东汉名将。光武帝时历任信都令、偏将军等职,因功封槐里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万回唐代高僧,曾预言安乐公主将被诛,玄宗可作五十年太平天子等事,其神异类此。传其一日忽求阌乡(今属河南省)河水,饮毕圆寂。万全(1495-1580),号密斋,明代罗田县(今湖北省)人,明代名医。万胜元黄陂(今属湖北)人,初从明玉珍起义,后任玉珍所建夏政权之司马,因功升右丞相。玉珍去世后,万胜被珍子明昭矫旨缢杀。万泰(1598-1657),字履安,晚号悔庵,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县城人,清代浙东学派甬上支派的创始人。万表定远(今属安徽省)人,明正德年间武进士,通经术,熟知先朝典故,为明代武臣通儒之佼佼者,著述甚丰,有《海寇议》、《万氏家...
· 中国姓氏博物院万姓宗祠在淮阳开馆
1月30日上午,淮阳太昊陵午朝门西侧一处古色古香的大门前张灯结彩,中国姓氏博物院一期工程万姓宗祠历经一年多的建设,当天开门迎宾。河南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林宪斋,周口市政协主席穆仁先,河南省民建副主任张晓林,中国汉民族学会副会长、著名姓氏研究学者何光岳等省市县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当天上午在这里举行的中国姓氏博物院万姓宗祠一期工程落成典礼。记者在现场看到,门前有两尊高大的石雕吉祥瑞兽麒麟,左右分列护佑。大门两侧有两块卧碑,上刻“中国姓氏博物院”和“万姓宗祠”,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步入万姓宗祠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万姓同根坛,导游介绍说,万姓同根坛是按照伏羲的大宇宙之道、天人合一的易学理论设计的。正面的墙上有一个“龙”字,一个“凤”字,一个“根”字。导游说,“龙”字代表伏羲,“凤”字代表女娲,“根”字说明伏羲、女娲是中国人的根,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龙根,凤根,人根”。...
· 族谱讯丹东万姓宗祠首开姓氏祭祖
2016年7月10日,家住丹东市汤池镇水源村吕氏宗族祖孙三代共计17人走进中华万姓宗祠,祭祀吕氏先祖。吕氏家族的孝慈感动我们每一位姓氏文化志愿者,关东姓氏文化园创建人臧克先生亲自接见。吕氏族人垂然肃穆,无不心怀虔诚敬畏之心。祭祖流程:1、伴随钟鼓齐鸣,嘉宾依次入场。2、告天、告地、告祖宗,吕氏后人不辱祖恩,光耀门楣。3、升化祭文4、吕氏宗亲依次敬香5、嘉宾依次进万姓先祖殿祭拜6、在先祖面前,行三拜九叩大礼。延伸阅读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2007年和2010年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三位,在台湾省排名第二十六位。人口约七百零一万五千余,国人口总数的0.44%左右,随着历史的发展,本是汉姓的吕姓,在蒙古、朝鲜、瑶、土家、黎、仫佬、纳西等少数民族中也有分布。吕氏最早的发源地在今河南南阳西一带,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吕氏繁衍在今陕西西安、河南南阳及山东东平、寿张,安徽寿县、凤台县等地。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