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缅甸人为何大都数都姓吴?为什么缅甸贵族都姓吴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51
转发:0
评论:0
缅甸人为何大都数都姓吴?为什么缅甸贵族都姓吴,第一次到缅甸,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政坛人物大都姓吴。尤其是大选前,不少执政的高级

  第一次到缅甸,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政坛人物大都姓吴。尤其是大选前,不少执政的高级军官都脱下军装,并改姓吴,在名字前加上一个吴。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缅甸新宪法,政府公务员、军人等都不能成为政党成员。因此为参加2010年11月的大选,他们只能改性吴。总理登盛上将、外交部长年温少将、内政部长貌吴少将等26 名高级军官同时退役,换上吴姓。登盛总理脱下军装后,官方媒体报道时不再使用登盛上将称呼,而改称吴登盛。

  翻阅文件发现,缅政府官员中 90% 都姓吴。外交部长吴年温、能源部长吴伦迪、商务部长吴丁乃登、文化部长吴钦昂敏、宣传部长吴觉山、社会福利与救济安置部长吴貌貌瑞。吴看来是缅名符其实的第一大姓!

  其实不然。缅甸人名字是有名无姓的,名前通常只是加一个冠词,以示男女、长幼、尊卑的不同。吴是人们对男性表示尊称的冠词,对年长者、上级或有一定地位的人都称吴,意思就是“叔叔、伯伯”。而青少年男子的名字前,一般会加个“貌”,意思是 “年轻人、老弟”;对平辈或者青年男性,名字前加“郭”,意为“大哥、兄弟”。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姓会出现变化。这样一来,我们就基本可以通过称呼了解其性别、年纪和社会地位。

  而缅甸女性姓玛和姓杜的最多。年轻女子一般的名字前加个玛字,而长者或有地位的则姓杜。按我们的说法,玛的意思就是姑娘、姐妹,而杜则是姑姑、阿姨、婶子之类。当然同男性一样,女性的称谓也会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去参观仰光大金塔时,发现不少当地人会的金塔四周的小佛像前做祈祷活动。原来大金塔周围有代表生日庇护神的不同属相塔,供人们浴佛朝拜。朋友告诉我们,他们是根据自己的生日选择祈福位置。因为一般都是按星期几设的,星期几出生的就的相应的佛像前祈福。这七个组根据缅文33个字母并按照星相占卜的规定划分的,分别代表星期一至星期日,每一天都对应着相应的字母,孩子出生在星期几就选相应的字母拼成的字作为名字的第一个字,再按其他的规定和讲究选择后面的字来命名。比如,奈温将军肯定是星期六出生,第一个字奈(NAY)取自星期六对应的字母。温(WIN)对应着星期三。据懂星相的当人说,星期三和星期六非常匹配。

  正出于此,缅甸人更看重出生的星期几,而不是出生的那个月那一天。我想孩子一定会非常高兴,因为每周都可以过一次生日!据称,缅甸父母给孩子起名时,都要参考星相家或僧侣的意见。

  说来说去,无论是吴,还是杜,都不是我们意义上的姓。不过,缅甸人取名字的时候,还是要费一番脑筋的。有人做过统计,按星期拼法起的名字男名女名加起来所用的字,总共不超过100个。男性名用得多的是勇敢、胜利、沉稳、富足、太阳等含义的字眼,这些字的发音雄浑洪亮;而女性则常以美丽、纯洁、、安静、月亮等为名,发音也温婉柔和。

  名字中的几个字相互之间是有特别含意的。吴奈温的“奈”意思是太阳,“温”则是明亮的意思。“丹”的意思是“十千”,吴努的“努”是“年轻有朝气”的意思。不过,缅甸人一般不会用水石花木的名称作人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缅甸人名
星相命名系统一般缅甸人的名字是根据他出生于星期几而定的,一周生日不同,其所对应的辅音字母也不同。如奈温于星期六出生,而星期六可以以“N-(န)”为辅音取名,而“温”则对应星期三上午的“W-(ဝ)”,缅甸人认为星期六与星期三相配。以下是对照表(可能不完整):常见敬语对于名字为单音节词及双音节词的缅甸人来说,他们的名字大部分时候都与敬语连用。例如昂山的父母可分别称为“吴帕”“杜素”,或是“帕先生”“素夫人”。参见缅甸文化
· 元大都
历史元大都平面布局营建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到1215年5月31日,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克金中都(今北京市)。1217年,太师、国王木华黎改中都为燕京。自1260年忽必烈即位以来,因为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各汗国纷纷自立,蒙古帝国实际上已分裂,演变成为忽必烈的元朝(大元帝国)以及位于其西部的四大汗国,忽必烈仅获得其中的伊儿汗国的承认,直到1303年元成宗在位时,西北四大汗国才名义上重新承认元朝皇帝的宗主地位。其中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包括今天的蒙古国(外蒙古)本土和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南部地区等地。忽必烈登基之后,以元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为帝都。但是上都位置偏北,对控制中原不利,因此忽必烈在1264年解决了与其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后,决定迁都至燕京地区。燕京地区当时尚有金中都故城,然而此城历经金朝末年的战争,自1215年5月31日被蒙古军队攻陷之后,其城内宫殿多被拆毁...
· 大都路
参考文献参见元大都
· 都姓
起源都姓有三个来源:出自姬姓,以字为氏。春秋时郑国公族公孙阏,字子都。其后代便他的字为姓氏。出自芈姓,以地为氏。春秋时楚国有公子田,因食采于都邑,称公都氏,其后代也有称都氏的。出自妫姓,以名为姓。战国时田齐公族公都子的后代以祖先的名字为姓。郡望黎阳郡:今河南濬县东北。名人都稽,汉朝官员,封临淄侯。都贵,北魏将领,曾任右都军。都郁,宋朝学者。都杰,明朝官员,曾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考资料《百家姓姓氏溯源》《百家姓溯源》《中国姓氏辞典》
· 少数民族中的吴姓
苗族吴姓:贵州湖南广西云南四川海南等地。1990年统计有7398035人。贵州苗族大多由孟路恩家族演化而来,清末把贵州苗族中“务收”改为吴姓,湘黔桂交界的吴氏为苗化的汉人。侗族吴姓,1990年有2514014人,不少由汉人侗化,湖南、贵州、广西。仫佬族中的吴姓,广西西部、罗城等地,仫佬族人是由古越族系中的亻令、僚分化而来的,姓氏汉化,仫佬族大多为汉族,广西罗城大梧村吴氏为仫佬族,有二冬吴、三冬吴、六冬吴氏等支。水族吴氏贵州三都最多,多为古越族系中骆越族演化而来。壮族吴氏,广西百色地区及柳州地市的柳城、来宾等地。蒙古族吴氏,汉化而来,是由多音节蒙古部落名或人名演化,如朱元璋赐归顺他的玛鲁蒙古人姓吴名成,朱棣赐巴图帖木儿姓吴名允诚。达斡尔族昊姓,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省区,朝鲜族吴氏,黑龙江、吉林、辽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