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揭秘隋唐时期的昭武九姓是什么?西域的小国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08
转发:0
评论:0
揭秘隋唐时期的昭武九姓是什么?西域的小国,揭秘历史上的昭武九姓:中国隋唐时期中亚的九个沙漠绿洲国家,即“昭武九姓”国,

  揭秘历史上的昭武九姓:中国隋唐时期中亚的九个沙漠绿洲国家,即“昭武九姓”国,包括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国。他们处在古丝绸之路上,世代善于经商。唐中叶平定西后,这九个国家便臣服于大唐王朝,随后开始了与中原汉人的融合。而其中的几个国家成为中国一些姓氏的起源。

  “康国”为西域的康居国。据《梁书·康绚传》记载,汉代时康居国派遣王子来到中国,以示臣服。王子就落脚在河西(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待诏,后来便定居河西。康国是九姓国的宗主国,人好酒,善经商。唐朝时期盛行的“乞寒节”便源于康国。唐武德十年,康国使者第一次入朝长安,曾献狮子、金桃、银桃和胡旋女等。后来,康国人不断拥入中原,并逐渐被汉化。他们以国为姓,于是康国人便成了中国“康”姓的起源。

  “史国”是康国的支系。居史城,因此便叫做史国。随着康国人与中原的频繁来往,史国人也开始到中原居住。据史料记载,史国人曾向唐朝进献文豹、舞女等。定居中原后以“史”为姓,以示不忘其本,并成为中国“史”姓的一支族源。

  “安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史料记载,安国曾向唐朝进献名马(传说是汗血宝马)。安国人有一个传统就是招募勇健男子,训练为柘羯。柘羯均为勇猛善战的斗士,视死如归,战无前敌。最初目的是为了押解财货,保障商旅安全,收取佣金。唐朝胡人安禄山本姓康氏,冒姓安氏,玄宗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招募了许多柘羯人助战。唐高宗永徽年间,安国归附中原,后为中国“安”之姓氏。

  “曹国”分为东、西、中三曹。曹国人身材高大,精于战斗。唐时曹人也多为宫中琵琶高手,白居易《琵琶行》序中“琵琶女自言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之“曹”便指曹国人。曹国人入住中原后,依汉族人习俗,将国名汉化为“曹”姓,世代相传至今。

  “石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一带。地位居昭武九姓第二,国王姓石,都城在柘折城。唐高宗永徽年间,自愿归附唐朝,并将西域的歌舞传入长安,对唐朝的歌舞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著名的西域少数民族艺术家石宝山,就是大唐境内的石国后裔。

  “米国”开元年间向唐朝进献狮子、璧、舞筵和胡旋女等。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说:“米,西域米国人,入中国者,因以为姓。”由此可见,米国在唐中叶以后便大量进入中原并逐渐汉化,成为中国“米”姓家族的祖先。

  “何国”都城里的高楼上,北面绘有中华古帝及东、婆罗门、西波斯、拂菻诸王,何国国王每天早晨前往拜谒。从南朝梁代开始,中原就有来自西域的“何”姓人。唐中叶后,何国人便大量拥入中原居住,成为中国“何”姓的族源。

  据报道,在西安、洛阳出土的许多昭武九姓的墓志铭,就记载了曹、石、米、何、康、安诸姓为唐朝立下的军功和担任的军政职务。由此可见,隋唐时期,中国和西域的少数民族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也正是大唐王朝繁荣兴盛的国力,吸引了西域昭武九姓国人民留居中原与汉人融合,并成为中国康、史、安、曹、石、米、何等姓氏的起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隋唐时期的昭武九姓:西域的小国决定着历史
中国隋唐时期中亚的九个沙漠绿洲国家,即“昭武九姓”国,包括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国。他们处在古丝绸之路上,世代善于经商。唐中叶平定西后,这九个国家便臣服于大唐王朝,随后开始了与中原汉人的融合。而其中的几个国家成为中国一些姓氏的起源。“康国”为西域的康居国。据《梁书·康绚传》记载,汉代时康居国派遣王子来到中国,以示臣服。王子就落脚在河西(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待诏,后来便定居河西。康国是九姓国的宗主国,人好酒,善经商。唐朝时期盛行的“乞寒节”便源于康国。唐武德十年,康国使者第一次入朝长安,曾献狮子、金桃、银桃和胡旋女等。后来,康国人不断拥入中原,并逐渐被汉化。他们以国为姓,于是康国人便成了中国“康”姓的起源。“史国”是康国的支系。居史城,因此便叫做史国。随着康国人与中原的频繁来往,史国人也开始到中原居住。据史料记载,史国人曾向唐朝进献文豹、舞女等。定居中原后以“史”为姓,以...
· 昭武九姓探源
昭武九姓探源高洪雷在《另一半中国史》中得出结论:昭武九姓历史脉络是月氏→(公元前3000――2000年,字面意是“吃肉的部落”)→大月氏(公元前1500年)→贵霜王国(公元100年左右自立为王)→被厌哒所灭(公元600年左右)→昭武九姓(公元630年左右)→融入中亚(公元658年)。人类的历史其实是一部饥饿的寻觅食物的历史。对于月氏的来源,大部分学者、专家倾向于月氏人是吐火罗人的一支,是古印欧迁徙浪潮中延伸到最东方的一个箭头。这伙游荡在河西走廊的神秘之旅,黑头发,黄皮肤的周穆王(属蒙古利亚人种)从中原西行,周游西域诸国,曾经到过祁连山下黑水河畔的“禺知之平”(古籍称禺知,禺支等),受到了相貌迥异黄色人种的禺知人民的真诚接待,这被认为是月氏人第一次在传说中与中华文明正面碰撞。更为离奇的是,周穆王见到了也许就是月氏部落的西王母,献上了白圭玄璧,并且“乐而忘归”。到了公元七世纪,禺氏以自己手中的...
· 两晋隋唐时期郝姓的变迁
郝姓的郡望与分布郡望是中华民族宗族主义文化的特有产物,向来受到各家各姓的高度重视。在过去,郡望是门第等级和宗法制度的一大标志。今时又成为国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一大依据和线索。而通过郝姓郡望在历史上的变化与分布,又可窥知自汉魏到宋明近千年间郝氏族姓的发展大趋势与变迁轨迹。历代郝氏郡望概览各宗各派郝氏,都以太原为唯一郡望,而历史上的郝氏郡望,其实并不止这些。郡望最初是门阀制度的产物。郡望者,豪族巨姓所在之郡也。郡望兴起于汉魏之世,郝氏的郡望也产生于这个时候。汉魏门阀制度刚兴起时,郝姓的郡望有两三个之多。元代大学者、名臣郝经在《郝氏族谱图序》中说;‘唐之太原,暨上谷、右扶风、丹阳、汲郡、清河、广阳、上党、安陆、江都十郡,各有郝氏’。其实,这十个郡望,并非唐代郝姓的真实郡望,而应是魏晋时代郝姓的旧有郡望,如;唐朝并无右扶风,右扶风只在西汉太初元年从右内史半部设置过,至三国魏时去右字为扶风郡,安陆...
· 源于外夷,出自唐朝时期昭武九姓之曹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昭武九姓,是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中亚西部十来个小国的总称。其王均以昭武为姓。人种主要是粟特族人及其后裔,泛称为“昭武九姓”。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曾被匈奴击走,被迫西迁至中亚河中地区。“昭武”一词确为汉译音,但其真实的语源,目前在学界尚无定论。在史籍《新唐书》中,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为昭武九姓,而以东安国、毕国、捍、那色波附于其间,曹国又分为东、西、中三国。另据史籍《北史》、《隋书》等的记载,乌那曷、穆国、漕国也是王姓昭武的国家。而据史籍《隋书》的记载,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以昭武为姓。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业。粟特族人在历史上素以善于经商著称,长期操纵丝绸之路上的转贩贸易。早在东汉时期,洛阳就有粟弋(即粟特)贾胡。敦煌古代烽燧下曾发现写在纸上的“古粟特语信柬”数件,其内容反映了东汉末年、...
· 隋唐时期的后妃等级以及封号是什么样的?
隋唐时期,大体沿用秦汉时期的后妃等级划分,不同的皇帝又增减了不同的后妃人数的等级封号,具体是这样的:隋朝隋朝初时,由于隋文帝之皇后一独孤伽罗善妒,因此后宫位号非常简单,虽有设置、但仍不正式作为皇妾;具体分级为:皇后一人;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御女,三十八员,掌女工丝臬,视正七品;又参循汉、晋旧制,设置六尚、六司、六典等女官职,以掌后宫典仪,因独孤皇后善妒,后宫位号形同虚设,在独孤皇后崩后,随文帝才又将之改为;.贵人,三位嫔,增至九人世妇,增至二十七人御女,增至八十一人隋炀帝时期,隋炀帝又参阅古典,自制嘉名以充实后宫;皇后一人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品正第一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品正第二婕好,十二员,品正第三世妇;美人、才人十五员,品正第四宝林二十四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另又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