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期燕国君侯世系缺失原因的探讨
在“不忘初心 重走召公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宜昌燕飞
2016年12月11日
尊敬的关战修馆长、郝金英主任、邵氏宗亲:
大家上午好!
此时此刻我很激动,激动的是我再次来到祖先始封地―西周燕国遗址,瞻仰先祖的陵墓,聆听他们的教诲!在此,我代表中华燕氏宗亲文化研究会对关馆长的盛情邀请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探讨的主题是:西周初期燕国君侯世系缺失的原因,若有不妥,请各位专家、学者斧正。
西周初期燕国君侯世系缺失的原因:概况为四个特殊性。
一、燕国始封的特殊性
据《荀子・儒效篇》,周武王灭商后初期陆续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姬姓王族子弟占了五十三个。在周初分封的姬姓王族中,有两个人受封的诸侯国最重要并且特殊:一个是周公旦,一个是召公�];周公受封鲁国,召公受封燕国。
所谓最重要,是因为周公、召公都是姬姓王族子弟中的重量级人物。周公是周武王胞弟,乃姬氏嫡系,史有明载。召公身份却有三说:一说,太史公《史记》云:召公与周同姓,姓姬氏;二说,《史记・集解》谯(qiáo)周云:召公乃周之支族(非嫡系);三说,东汉王充《论衡》云:召公为周公之兄。三种说法皆有很大的弹性,都无法据以确定到具体的血统坐标。综合以上三种说法,结合燕氏族谱记载,召公应为周文王之庶子,本人比周公年长,为周公之兄。
所谓特殊,是这两位人物都是位居三公的辅政重臣:召公居太保,周公居太师。按周初分封制的一般规则:受封者本人应携带其部族就国,受封者本人是该诸侯国第一代君侯,其后代世袭传承,受封诸侯者首任君侯,不再在中央王室担任实际职务。譬如第一个受封于齐国的姜尚,原本是统率周师灭商的统帅,受封后.便亲自赶赴齐国,做了第一代君主,而且再没有在中央王室担任实际官职。
而鲁国、燕国的特殊规则是:以元子(长子)代替父亲赴国就封,担任实际上的第一代君主;周公、召公则留在中央王室,担任了太师、太保两大官职,虚领其封国。这一特殊性说明:周公、召公两人,在周初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地位与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安定周初大局的柱石人物,周中央王室不能离开这两个重臣。周武王死后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两个人物的重要性。周召协同,平定了对周室具有极大威胁的管蔡之乱;周公制定周礼,召公建造东都洛邑(洛阳);分治周王室直接统辖的王畿(ji)土地,“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在灭商之后的周初时期,周公召公几乎是事实上代周武王推行政事的最重要的两位大臣。周武王死后,两人地位更显重要,几乎是共同摄政领国。
由于召公在西周王室担任了重要的职务,加之燕国处于北方边垂、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原因,无暇顾及燕国的具体事务,导致档案意识淡薄而缺失记载。
二、燕国历史的特殊性
燕国历史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燕国最古老,存在历史最长。从西周初期立诸侯国到战国末期灭亡,燕国传承四十三代君主,历时“八九百岁”(由于西周初期年代无定论,燕国具体年代历史无考,八九百岁说乃太史公论断)。若仅计战国之世,从公元前403年的韩赵魏三家立为诸侯算起,截至燕王喜被俘获的公元前222年,则燕国历经十一代君主,一百八十二年。与秦国相比较,燕国多了整整一个西周时代。
其二、燕国是周武王分封的姬氏王族诸侯国。春秋之世,老牌诸侯国的君权纷纷被新士族取代,已经成为历史潮流。田氏代齐,韩赵魏三家分晋,中原四大战国已经都是新士族政权了。此时,唯有秦、楚、燕三个处于边陲之地的大国没有发生君权更替,君主传承的血统没有中断。而三国之中,燕国是唯一的周天子血统的老牌王族大国。燕国没有“失国”而进入战国且成为七大国之一,在早期分封的西周姬氏王族的五十多个诸侯中绝无仅有。
其三、燕国的历史记载最模糊,最简单。除了立国受封,西周时期的燕国史,几乎只有类似于神话一般的模糊传说,连国君传承也是大段空白。《史记》中,除召公始封有简单记载,接着便是一句:“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便了结了周厉王之前的燕国史。九代空白,大诸侯国绝无仅有!春秋之世与战国初期的燕国史,则简单得仅仅只有传承代次。可以说,燕昭王之前的燕国历史,线条极为粗糙,足迹极为模糊。中华书局横排简体字本《史记・燕召公世家》的篇幅仅仅只有十一页,几与只有百余年历史的韩国相同;与楚国的三十二页、赵国的三十七页、魏国的二十二页、田齐国的十八页相比,无疑是七大战国中篇幅最小的分国史。这说明,到百余年后的西汉太史公时期,燕国的历史典籍已经严重缺失,无法恢复清晰的全貌了。
由于燕国始封和历史的特殊性,至少可以说明,燕国是一个传统稳定而冲突变化很少的邦国,没有多少事件进入当时的天下口碑,也没有多少事迹可供当时的士人记载,后世史家几乎无可觅踪。
三、召公自身的特殊性
由于召公身份的特殊性,燕国在初期阶段的治国理念,无疑都忠实而自觉地遵奉着召公这位巨擘(bò)人物的导向。这位巨擘人物在世时,燕国的治道必然随时禀报召公,待其具体指令而执行。召公以垂范天下自命,自然会经常地发出遵循王道的政令,不排除曾以严厉手段惩罚过不推行王道德政的国君。作为秉承其父爵位的长子,始任国君的忠诚于乃父,更是毋庸置疑的。
据东汉王充的《论衡・气寿篇》记载:传说召公寿数一百八九十岁,几乎赶上了传说中的两百岁的老子。古人将召公作为长寿的典型,“殁(mò)若颜渊,寿若召公”,此之谓也。史料也显示,召公历经文、武、成、康四世,是周初最长寿的绝无仅有的权臣。这里,我们不分析这种说法的可信程度。因为,能够形成某种特定的传说,必然有其根源以及可能的影响。而这种根源与影响,才是我们所要关注的焦点。
召公的极为长寿,召公在世之时,周室已经历经四代,燕国也完全可能已经到了第四第五甚或第六代;在召公在世的这几代之中,不可能有任何一代敢于或者愿意背离召公这个强势人物的王道礼治法则。即或是召公在世只陪过了燕国四代国君,也是惊人地长了,长到足以奠定稳定而不容变更的政治传统了。
然而巧合的是,重要的史料显示:燕国自召公直至第九代国君,都没有明确的传承记载。为什么?唐代司马隐在《史记・索隐》中解释,说这是“并国史先失也”。意思是说,国史失载,造成了如此缺环。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
四、召公务实工作的特殊性
燕国史为什么失载?而鲁国史为什么就没有失载呢?客观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燕国在召公在世的几代之中,都忠实地遵奉了召公王道,国无大事风平浪静,以至于没有什么大事作为史迹流传。于是,其国史史料,也就不能吸引士子学人在大争之世去抢救发掘了。这一点,燕国不同于鲁国。鲁国多事,也就有了孔子等平民学者的关注。燕国无事,自然会被历史遗忘。
其二,史料缺失本身,带有周、召二公的风格特征。周公显然具有比较强的档案意识,譬如,曾经将自己为周武王祈祷祛病的誓言秘封收藏,以为某种证据,后来果然起到了为自己澄清流言的作用。而召公却更注重处置实际政务,不那么重视言论行为的记载保留。至少,召公在民间长期传唱的口碑,就比周公响亮得多。如此这般,两国的史官传统,很可能也会有着重大差异。相沿成习,终于在岁月流逝中体现出史料留存的巨大差别。
其三,召公在辅佐周康王执政时有独立的辉煌一笔,据史载:周成王驾崩时,召公领衔,与毕公一起受命为顾命大臣,安定了周成王之后的局势,成功辅佐了周康王执政。这一功绩,对周初之世有巨大的影响。在周人心目中,召公此举没有导致“国疑”流言,比周公辅佐成王还要完美。
其四,召公推行王道治民,其仁爱之名誉满天下。《史记・燕召公世家》云:“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这段史料呈现的事实是,召公巡视管辖地,处置大小民事政事都不进官府,而在村头田边的棠树下,其公平处置,得到了上至诸侯下至庶民的一致拥戴,从来没有失职过。所以,召公死后民众才保留了召公经常理政的棠树,并作甘棠歌谣传唱。这首《甘棠》歌谣,收在《诗・召南》中,歌云:
蔽芾(bì fèi)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bá);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qì;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从民间歌谣可以看出,召公推行王道的巡视之地,不是自己的燕国,而是周王室的“陕西”王畿jī之地。其影响力远远超越了燕国而垂范天下。尽管周公是周室王道礼治的制定者,而召公是周室王道礼治的实际推行者。但从天下口碑看,召公的实际影响力在当时无疑是大于周公的。
以上四点不仅探讨了西周初期燕国君侯世系缺失的原因,同时也折射出召公精神的实质,可慨括为:忠效务实,勤政廉洁,以民为本。
总而言之,立国君主的精神风貌,往往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政治传统。燕国初期的世系的缺失,被燕国的始封和历史的特殊性、异常长寿的召公和他务实的处事理念凝滞了。
然而随着传世和出土的铜器出现,考古学者开展了对西周古城遗址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基本确认古城遗址位于琉璃河西周遗址的中部――董家林村。这不仅证实了燕国始封于西周初年,同时也证实了燕侯的始封者是其长子姬克。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西周初期燕国君侯世系逐步显现,据《河南济源市白涧燕氏族谱》记载:这个时期燕侯,按时间先后分别是:燕侯克、燕侯旨、燕侯舞、燕侯宪、燕侯和…,第六至第九代名号仍然不详,有待于考古工作者发掘,这也是召公后裔急需弄清楚的问题。
各位专家、学者,以上是我对西周初期燕国君侯世系缺失原因的几点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最后,我代表全国42万燕氏族人向为研究燕氏文化而付出辛勤劳动的考古专家、科研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