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扬州何园何氏后人解读十一则家规 “忠、孝、礼、信”传家

2017-12-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77
转发:1
评论:0
扬州何园何氏后人解读十一则家规“忠、孝、礼、信”传家,扬州何园何氏后人解读十一则家规“忠、孝、礼、信”传家被誉为“晚清第一园”的何园建

扬州何园何氏后人解读十一则家规 “忠、孝、礼、信”传家

被誉为“晚清第一园”的何园建造于光绪九年,旧称“何公馆”。园主人何芷�s在49岁时,从湖北汉黄德道台任上辞职,归隐扬州。何氏家族几代人,百余年兴旺发达,优秀的家风家训功不可没。昨天,记者通过采访何家后人、“何家千金”以及何园相关负责人了解到,何芷�s在子女教育和家族发展上卓有远见,以“忠、孝、礼、信”传家,一百多年来,何家后人恪守祖训,可谓英才辈出。

家风故事

何芷�s

爱国自强,壮年辞官

   昨天下午,记者在何园看到,“何家千金”正在向游客们讲述何家的家风故事。

   “何园主人大名维键,表字芷�s,还有一个表字叫汝持。”“何家千金”刘月圆介绍,园主何芷�s出生在安徽望江,借助父辈的庇佑,20岁就早早步入了仕途。他做官的地方主要是在湖北,两次代理湖北的盐法道、补任督粮道、主办军需局,所做的官多半与盐、粮有关,都是当时的所谓“肥缺”。后来担任湖北按察使不久,又接任汉口、黄冈、德安三地道台,同时兼任江汉关监督,成了清廷的一名洋务官员。有鉴于他的才干和贡献,朝廷赏他正一品封典,诰授资政大夫,晋升光禄大夫。

   做官做到这个地步,可谓春风得意。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光绪九年(1883年),何芷�s突然辞去官职,来到扬州营宅安家,过起了散淡闲人的隐居生活。“他当时才49岁,正是做官的最佳年龄。”据介绍,何芷�s壮年辞官的原因一直是个谜,但随着何园对历史资料的发掘整理发现,何芷�s身为江汉关监督,在处理洋务的过程中,经常被卷进尖锐的华夷冲突的漩涡,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多次忤逆清政府屈从洋人的意旨。

   何芷�s痛感晚清政府腐败无能,长此下去,他空怀一腔爱国自强的热血非但报效无门,反而身家性命难以自保。权衡利弊,最终选择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维护国家主权寸步不让

   何芷�s任江汉关监督期间,英国驻汉口的领事名叫阿里巴士德。“何家千金”翻阅材料后告诉记者,阿里巴士德于1855年就来到中国,1858年英法侵占广州之后,曾押送两广总督叶名琛到印度。他不但性情躁烈、傲慢、盛气凌人,还专门喜欢使奸诈狡计。

   “何芷�s常常因为海关税事和他发生冲突。”据介绍,有一次,海关查出一起内外勾结的逃税案。汉口一个奸商串通了英国人,假冒英国商人的名义逃避征税。经海关调验原簿查证核实后,就要按律法惩处奸商。谁知,那个奸商无视国格,竟抬出英国人当挡箭牌。何芷�s为维护海关权益,果断发出告示,驱逐那个英国后台老板出境。

   何芷�s这维护国家主权的举动,使英领事阿里巴士德无可奈何,“傲慢的他在自认理亏的同时,一反常态,从此对何芷�s另眼相看,敬重不已。”

“兄弟博士”

创办持志大学,培育大批人才

   记者看到,何园玉绣北楼西上一室、西上二室是何氏家族主要成员生平文献史料展示的地方。除了何芷�s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外,还有世桢、世枚兄弟博士在上海创办持志大学等历史故事。

   何园主任王海燕介绍,跨入现代社会,洋学堂代替了老科举,已经移居上海的何芷�s二公子何声焕的两个儿子世桢、世枚兄弟,大学毕业后双双留洋,同成为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洋博士。世桢、世枚兄弟共同完成的一件大事,就是1924年12月在上海创办了持志大学,实现了祖父办学兴教的遗愿。据了解,当时校董事会成员有国民党元老张继,黄兴夫人黄宗汉,南社创始人之一陈去病等。世桢任校长、世枚任副校长兼教务长。一时间,政界要人和社会文化界名流纷纷祝贺,居正、于右任、孙科、蔡元培、何应钦、刘海粟等都为“持志”写了题词。

   持志大学在民族存亡续绝的年代中度过了15个春秋,培育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包括联合国国际法院大法官倪征奥、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胡道静等。

后人谈家风

何氏十一则家规影响子孙后代

   何氏家族精英满门,出现了“祖孙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画家”、“姐弟院士”等代代有出息的儿孙,这些都与其奉行的一套严格完善的家教密不可分。提起何氏家规家训,何芷�s第四代孙何祚融表示,共有十一则家规。何祚融老人对这些家规做了解释:

   一、孝敬亲长之规

   解说:第一条家规说的是要孝顺父母和怎样孝顺父母。而真正孝敬父母就是要把父母放在心上,除了做人做事让父母放心,在物质生活上照顾好父母外,还要尊敬、理解和体贴他们。

   二、隆师亲友之规

   解说:这则规训说的是如何尊师重教和择善交友。注重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鉴别、选择老师和朋友,并教育孩子要尊敬老师,善待朋友。

   三、鞠育教养之规

   解说:这则规训是对家庭生养哺育孩子作出的要求。女人怀孕后要注重胎教,规范自己的举止行为;孩子生下来后,由母亲亲自哺乳更为健康、安全;孩子诞生庆典不必按世俗做法大张旗鼓地铺排浪费。

   四、节义勤俭之规

   解说:本则规训分别从节义和勤俭两方面对家族成员作出要求。“节义”是一件耀祖光宗的事;勤俭是成家之本。

   五、读书写字之规

   解说:判断一个孩子读书学习能不能有成,不看他的气质,也不看他的才华,首先要看他是不是“敬”,即能不能从主观态度上崇尚学识、热爱学问;其次看他能不能“习”,即有没有做到读书以百遍为度,将所学内容反复咀嚼,烂熟于心;再次是看他会不会“思”,即反复叩问融会贯通。

   六、出处进退之规

   解说:本则规训告诫族人要以历史人物为镜子,就不会犯错误。

   七、待人接物之规

   解说:这则规训强调了家族成员如何待人接物的礼仪。重点强调“诚敬待人”的原则和道理。

   八、饮食服御之规

   解说:衣食住行是一个大家族生活的最基本内容,要树立节俭励志、朴素养德的家族风尚。

   九、量度权衡之规

   解说:告诫族人在对外交易活动中要做到“不欺心”,心存公正,严格自律,不可贪图小利、损人利己。

   十、撑持门户之规

   解说:这则规训强调男人不仅要尽服务国家建功立业的义务,还要承担起撑持门户、振兴家业的责任。

   十一、保守身家之规

   解说:告诫子孙切不可做出玷祖宗、辱父母、累妻子、害亲朋的事。(记者 周阳 文/图)

2017年03月 02日     扬州时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凌氏家族忠孝传家----
忠经(西汉)马融著目录...1.目录...1.目录天地神明章第一..................01圣君章第二....................02冢臣章第三....................03百工章第四....................04守宰章第五....................05兆人章第六....................06政理章第七....................07武备章第八....................08观风章第九....................09保孝行章第十...................10广为国章第十一..................11广至理章第十二..................12扬圣章第十三...................13辨忠章十四......................
· 忠孝传家汤增璧
· 明代芍庭钱氏:忠孝传家
在宁波江东栎木庙后,有潜龙漕。据传此地地脉自慈溪骠骑山(今保国寺所在江北马鞍山)而来,为城东最胜之地,故有人以诗赞道:“骠骑山头云,散作千红芍。飞渡东江东,水中长绰约。”世居在江东的钱氏也因此被称为“芍庭钱氏”。在明代近300年间,“芍庭钱氏”俊才辈出,声名远扬。其中钱管、钱奂、钱若庚、钱启忠、钱敬忠、钱肃乐、钱肃范、钱光绣、钱肃图为钱氏九望;钱肃乐、钱肃范、钱肃遴、钱肃典四兄弟都死于抗清斗争,被称为“钱氏四忠”;钱光绣、钱昭绣、钱肃图以诗抒怀,退隐江湖而情寄故国,被称为“钱氏三逸”。在钱氏诸贤中,影响最大的是钱安和钱肃乐。钱安,字静能,晚号“畦东先生”,是“芍庭钱氏”的始祖。明洪武十七年(1384)以征辟为韩王府纪善,韩王对他礼遇有加。燕王朱棣靖难役后,将钱安召到南京,要重用他。但钱安对此飞来横福并不领情,他对燕王谋位之举心存异议,以为不可。于是以年老力衰之辞谢之,终于说服永乐皇帝,全身...
· 邻水包氏:忠孝传家4000年
包姓,是邻水县大姓,据不完全统计,邻水县包姓族人现今已有两万余人。4月中旬,记者得知邻水包氏系北宋“包青天”后裔的消息,分外欣喜,于18日前往查考,更有意外收获——邻水包氏,不仅是“包青天”之后,其祖可追至4000余年前,上古时期的舜帝、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申包胥,皆为其祖。4000余年来,包氏家族一直以忠孝传家,显赫有声。包氏族人收藏的包胥公画像。明朝初年,包元恒别妻离子携侄入川记者前往的目的地是邻水县兴仁镇包文超家,现年72岁的包文超是邻水包氏族人新推选的族长。抵达老人家中后才知,老人早早地就邀约了几名家族代表,并提前准备了诸多资料。令记者吃惊的是,一本本泛黄的包氏分卷老族谱竟保存相当完好。据包文超介绍,邻水包氏早在明朝早期就入川了,入川始祖叫包元恒,于明洪武四年(1371),奉皇命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坎堰洗脚溪瓦屋平包家河,迁移至四川北道顺庆府邻水县兴仁镇鹿洞湾插占为业,续娶柏氏,遂此...
· 个园李氏后人捐赠四卷祖传家谱
图为李氏家谱。义富摄扬州新闻网讯(记者郭义富)昨天上午,从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齐聚扬州的个园旧主李氏的20多位后人向市档案局无偿捐赠了四卷珍贵的《李氏家谱》。该家谱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个园的文化内涵,填补了我市档案局馆藏个园史料的空白。李氏家族在个园居住时间最长记者注意到,此次捐赠的《李氏家谱》记述了李家第五世到第十九世(明末清初至今)的活动历史,共四卷,内容包括人物介绍、人物传记、房产、修谱等,真实记述了晚清官制、当时社会历史风貌。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氏家族是在清咸丰年间从丹徒迁居扬州的,在同治初年入住扬州个园,直到民国因官债被徐宝山强行夺购,公元1926年迁出个园。李家在个园生活了60年左右,在个园居住时间最长。李氏家族祖辈在乾隆年间开始为官,官位在“二品”的有三人,在“三品”的有十多人。近代李家子弟人才辈出,后辈中有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以上的人才就有24位,其中李天和是美国国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