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符合现代民主社会需求的家谱编写思想、编辑体系和编辑方法初探

2017-12-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8
转发:0
评论:0
符合现代民主社会需求的家谱编写思想、编辑体系和编辑方法初探, 符合现代民主社会需求的家谱编写思想、编辑体系和编辑方法初探          

 符合现代民主社会需求的家谱编写思想、编辑体系和编辑方法初探

                                殷作斌 2016年12月19日初稿
                                2017年2月20日定稿
 

   【摘要】随着旧社会家谱“依门阀选才取士”的社会政治功能的完全消失和新社会家谱“明世系、传家风”功能的进一步强化(传承家谱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又有利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修养),现代人们对家谱普及的呼声越来越大,每家拥有一部便于传世收藏的便携式家谱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需求。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对于每个家庭而言,家谱几乎和字典同样重要。因此,家谱的“世系记载真实化”、“便携化”、“可快速检索化”、“公开出版普及合法化”已经成为现代民主社会对每一部家谱的基本要求。依此“四化”要求,来审视现行的所有家谱,够格的几为凤毛麟角。据此社会需求,本文提出一种“上不造假”(逐代真实记载先祖世系名讳, 绝不攀龙附凤,绝不拔高甚至乱认祖宗)、“下不遗漏”(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量空前巨大,在外打工就业相识结婚生子者比比皆是,且无明显人口迁徙规律可寻,家谱中世系记载一旦有遗漏支派,后世再修谱时将无法查找) 、“重量轻”(便于传世收藏)、“可快速检索”(正文之外,要编有世系人名索引)、“普及发行合法”(不搞私印、不搞非法出版),即符合现代民主社会对家谱“四化需求”的一种新式家谱编写思想、编辑体系,并据此创造出一种新式家谱的具体编辑方法。(作者将公开出版一部新式家谱的编辑范本《殷商先祖史志与朐阳殷氏宗谱》,作为编纂革新式家谱的体例,供读者参考。)     

                      (一)基本思想         

        中国是家谱大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编修家谱的传统。 但进入现代民主社会后,传统纸质家谱(欧式谱和苏式谱等)的编法受到挑战,不得不让位给网络电子家谱。然而,网络电子家谱也有其普及和收藏的难度,目前的大多数人,还是钟情于纸质家谱。也就是说,在未来的50-100年内,纸质家谱还必然是家谱传承的主流。未来的纸质家谱是什么样的,它怎么与现代社会共谱家族的“人口爆炸”和家谱作用的改变相适应?这一直是许多人关心,但却鲜有人研究的问题。因为无人进行革新式的研究,所以各姓氏各支派在续修家谱时,多是沿用老谱的编写格式。在编写过程中才发现,沿用传统纸质家谱(欧式谱和苏式谱)的编法,一是成本太高,二是无法编制索引(像查字典那样快速检索谱中的人名及其世系)。在古代,因为同一共谱家族的在谱成员少,编制“家族树”式的世系结构信息,多浪费些空白纸面空间也无所谓,一本容不下,多编几本即可。这就是古代只有数千人的家族却往往编有一部十几册甚至几十册家谱的来由。而今天不一样了,古代数千人的共谱家族,现在已经繁衍成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的共谱家族,若仍沿用传统的编谱方法和体例,过去的一部几十册规模的谱,便会扩大成一部上百册甚至几百册规模的谱(有些家族,一部谱已经堆满了整个房间)。如此庞大的家谱规模,既难编辑,又难收藏,更难公开出版问世(因为出版成本太高)。另外,古代的家谱多藏于密室(如收藏在族长家里或祠堂中),平时,只是家族中少数精于本族世系的人在查阅,一般族人是不看的,因此册数多少、是否能快速检索、是否要公开出版,都无所谓,甚至没有必要。实在出版不起,搞几部“手抄本”或印几十部“私印本”也可以。可是,现在不同了。随着旧社会家谱“依门阀选才取士”的社会政治功能的完全消失和新社会家谱“明世系、传家风”功能的进一步强化(传承家谱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又有利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修养),现代人们对家谱普及的呼声越来越大,每家拥有一部便于传世收藏的便携式家谱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需求。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对于每个家庭而言,家谱几乎和字典同样重要。因此,家谱的“世系记载真实化”、“便携化”、“可快速检索化”、“公开出版普及合法化”已经成为现代民主社会对每一部家谱的基本要求。依此“四化”要求,来审视现行的所有家谱,够格的几为凤毛麟角。

        (二)上不造假、下不遗漏,逐代真实地记载世系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名门望族之后,都希望自己所在宗族有一些官位显赫的先祖。这虽是人之常情,但却是不可能的。以我们中华殷氏为例。因帝辛(纣王)和比干、箕子政见不合,微子和帝辛(纣王)内讧致殷商亡国而使中华殷氏蒙难近千年(自周初至秦亡汉初)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由晋至隋唐五代八百年间为中华民族复兴(从南北分裂到隋唐一统)和中华殷氏中兴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原陈郡长平殷氏数十位历史名人(殷羡、殷融、殷浩、殷仲堪、殷景仁、殷开山、殷仲容、殷践猷、殷侑等)也不可能同时是中华殷氏各支派的直系支始祖、先祖。一个人的祖宗不可能事先选择,作为后裔,不管祖宗出身如何,品德高低,都要承认他们是自己的祖宗,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就是说,作为后代,只有响应国家号召努力拼搏共创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再次复兴、为祖宗争光的义务,没有因祖宗高贵而骄傲甚至瞧不起别支别派的权利。对于我们殷商后裔各姓氏而言,作为后代,源于殷商王室血统,不要自觉高人一等,源于殷商奴隶平民血统,也不要自觉卑微;源于比干、箕子,不要以为是忠臣后代而自豪,源于微子也不要因其屈周,觉得难为情;源于晋唐长平籍殷羡、殷融、殷浩、殷仲堪、殷开山、殷侑等功臣,不要自觉为出身名门望族、某某世家而飘飘然,源于农丁平民也不要自觉低人一等。不管哪支哪派,如自觉出身高贵,瞧不起别支,或自觉出身卑微,搞攀龙附凤,将别支别派的名贵祖宗张冠李戴成自己的直系先祖都是既不利于自己姓氏各支派宗亲的团结,又不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当前全世界兴起了研究殷商文化的热潮,我们殷商后裔各姓氏、各支派应和他姓人氏一样地去客观地评价我们先祖的功过是非,即使是自己的直系先祖也同样可以评论,不要将祖宗、祖宗的历史功过和祖宗的后人(自己)荣辱三者捆绑在一起。就全国而言,现在各姓氏修谱,有一个无穷向上溯源究祖的普遍倾向,这是不正常的。将自己所属姓氏、所在支派的可考世系支始祖推向更久远的年代,是各姓氏、各支派族史家谱研究人员的共同愿望,但各姓氏、各支派向上溯源究祖时,不要互争自己所属姓氏中的历史名人,不要将这些历史名人强拉到自己的支派中,更不要攀龙附凤,给自己的支始祖戴上不实的高帽子。至于这些历史名人究竟属于何支何派可根据传世文献、考古资料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做出基本的判断,他们该属于哪一支就属于哪一支,不要将这些历史名人强拉到自己所在支派的支始祖门下。 此外,“上不造假”,也是各姓氏编纂姓氏统谱(或通谱)的必要条件。给自己的姓氏搞一个统谱(或通谱)自古以来就是各姓氏谱牒编纂人员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但同一姓氏的这个统谱(或通谱)必须建立在同姓各支派都编有真实可信的支谱基础之上。还以我们中华殷氏为例,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和电信网络的普及,由于历史原因分布于全国各省市甚至海外的中华殷氏各个分支,过去由于通讯不发达和各支派都有将家谱藏于密室不轻易示人的传统,致各支派互不了解。现在大家思想解放,各支派都自觉自愿将藏于密室的支谱拿出来互相交流。中华殷氏各支派间通过网络联系、互访、“对谱”等交流方式,已经或将会了解各支派支始祖的迁徙过程及其相互间的世系关系。这种态势如果能正常发展下去,待到全国各支派都编有真实可信的支谱之后,编纂中华殷氏全族统谱(或通谱)的时机也就会自然到来。如果各支派在编修支谱时,不遵守“上不造假”的原则,将来编纂中华殷氏全族统谱(或通谱)时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甚至会因为各支谱互相矛盾,致中华殷氏全族统谱(或通谱)根本无法编成,即使勉强编出来,也是不真实的。编纂中华殷氏全族统谱(或通谱)若此,编纂他姓全族统谱(或通谱)亦然。
        以上说的是“上不造假”。现在编修家谱,还有一个同等重要的问题,就是“下不遗漏”。编写家谱的目的,就是使后世子孙铭记本族的世系和先祖的业绩、传承本族的优良家风。要达到这个目的,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将后世子孙一个不漏地逐代记录在家谱中。在旧社会,做到这点比较容易,因为那时人口流动量不大,同宗族的人一般都居于同一地域。即使有大规模人口迁徙,也多是有规律可寻的,如西晋末永嘉年间至东晋之初,中原陈郡长平殷氏全族分期分批大规模过江南渡客居建康(今南京一带)就是有规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的例子。可是,在现代社会,编修家谱时,要做到“下不遗漏”却很难。因为,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量空前巨大,因在外打工就业相识而结婚生子者比比皆是,且无明显迁徙规律可寻,家谱中世系记载一旦有遗漏支派,后世再修谱时将无法查找。后世子孙,连自己出于何支何派、自己先祖是谁都不知道,还谈何传承家风?
        综上所述,就内容而言,现在编修家谱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向上溯源要有根有据,不可造假;向下续谱,要全面查找,不可遗漏,今天遗漏一人,到几百年以后 ,就是遗漏一个支派。向上向下,孰轻孰重?窃以为,当代各姓氏、各支派续修家谱的重点是一个人不漏地向下续修,而不是无穷无尽地向上溯源,因为无穷无尽地向上溯源,可信资料不足,必然伴随着攀龙附凤式的造假,即使逐代溯源到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共祖黄帝,也是无人相信的。
 

       (三)“总谱+分谱”的编辑体系和“编码+世系图+图外文字说明”之三合一编辑方法的提出
       

        鄙人研究家谱数十年,意在提出一种“世系人名记载真实可信”、 “重量轻便于传世收藏”、“像字典那样可快速检索”、“公开出版普及发行合法”,即符合现代民主社会对家谱“四化需求”的一种新式家谱编写思想、编辑体系,并据此提出一种新式家谱的具体编辑方法。为此,鄙人将亲自编辑并公开出版一部新式家谱的编辑示范本---《殷商先祖史志与朐阳殷氏宗谱》(该书计划在2018年出版),为读者,特别是为殷商后裔各姓氏史志谱牒编纂人员,提供一本研究殷商先祖史志和探讨现代新式家谱编辑方法的大型工具书。《殷商先祖史志与朐阳殷氏宗谱》一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定名为《殷商先祖史志》,意在从历史、姓氏、家谱、人物诸方面向各姓氏殷商后裔简要介绍殷商先祖的业绩和殷商姓氏文化方面的知识。“下编”定名为《朐阳殷氏宗谱》。在“下编”中, 鄙人试图通过将近五万人规模的朐阳殷氏家族的族谱压缩编成便于携带的可检索、公开出版的全一册家谱范例,为源于子姓的殷商后裔近二百个姓氏的族人作出编修新式家谱的示范。鄙人首创的新式家谱,首先是确立《总谱》、《分谱》的编辑体系(在以后再修谱时,《总谱》可以不变,只对各《分谱》进行续谱即可),对于两三万人以下的中小族,可以选用《总谱》、《分谱》合装成全一册或上下两册的方案,对于五万人以上的大族,可以选用《总谱》、各《分谱》分装成多册的方案。其次是,用一人一码的“编码法”解决快速检索问题,用“以图为纲+图外文字说明”的方法,解决压缩篇幅便于传世收藏和便于读者查阅的问题。读者查阅时,从世系图入手。先找到图中的人员编码,再依据人员编码查看与其对应的图外文字说明,这有如顺藤摸瓜,非常方便。此外,本编辑方法将世系图与其对应的文字说明分开编排的优点也非常明显,因为将世系图中人员信息的文字说明改放在世系图外,可简可繁,便于进行篇幅控制,有利于压缩篇幅。现在鄙人已经将这种编辑体系正式命名为“总谱+分谱”的编辑体系,将这种编辑方法正式命名为“编码+世系图+图外文字说明”之三合一法。

                         (四)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符合现代民主社会需求的新式家谱编辑思想、编辑体系和具体编辑方法只是将传统谱牒现代化的初步尝试,其中一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家谱编写思想、编辑体系和编辑方法
【摘要】随着旧社会家谱“依门阀选才取士”的社会政治功能的完全消失和新社会家谱“明世系、传家风”功能的进一步强化(传承家谱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又有利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修养),现代人们对家谱普及的呼声越来越大,每家拥有一部便于传世收藏的便携式家谱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需求。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对于每个家庭而言,家谱几乎和字典同样重要。因此,家谱的“世系记载真实化”、“便携化”、“可快速检索化”、“公开出版普及合法化”已经成为现代民主社会对每一部家谱的基本要求。依此“四化”要求,来审视现行的所有家谱,够格的几为凤毛麟角。据此社会需求,本文提出一种“上不造假”(逐代真实记载先祖世系,绝不攀龙附凤,绝不拔高甚至乱认祖宗)、“下不遗漏”(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量空前巨大,在外打工就业相识结婚生子者比比皆是,且无人口迁徙规律可寻,家谱中世系记载一旦有遗漏支派,后世再修谱时将无法查找)、“重量轻”(便于传世收...
· 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家谱编写思想、编辑体系和编辑方法
【摘要】随着旧社会家谱“依门阀选才取士”的社会政治功能的完全消失和新社会家谱“明世系、传家风”功能的进一步强化(传承家谱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又有利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修养),现代人们对家谱普及的呼声越来越大,每家拥有一部便于传世收藏的便携式家谱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需求。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对于每个家庭而言,家谱几乎和字典同样重要。因此,家谱的“世系记载真实化”、“便携化”、“可快速检索化”、“公开出版普及合法化”已经成为现代民主社会对每一部家谱的基本要求。依此“四化”要求,来审视现行的所有家谱,够格的几为凤毛麟角。据此社会需求,本文提出一种“上不造假”(逐代真实记载先祖世系,绝不攀龙附凤,绝不拔高甚至乱认祖宗)、“下不遗漏”(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量空前巨大,在外打工就业相识结婚生子者比比皆是,且无人口迁徙规律可寻,家谱中世系记载一旦有遗漏支派,后世再修谱时将无法查找)、“重量轻”(便于传世收...
· 符合现代民主社会要求的家谱编辑体系和编辑方法初探
(一)基本思想中国是家谱大国,但进入现代民主社会后,传统纸质家谱(欧式谱和苏式谱)的编法受到挑战,不得不让位给网络电子家谱。然而,网络电子家谱也有其普及和收藏的难度,目前的大多数人,还是钟情于纸质家谱。也就是说,在未来的50-100年内,纸质家谱还必然是家谱传承的主流。未来的纸质家谱是什么样的,它怎么与现代社会共谱家族的“人口爆炸”和家谱作用的改变相适应?这一直是许多人关心,但却鲜有人研究的问题。因为无人进行革新式的研究,所以各姓氏各支派在续修家谱时,多是沿用老谱的编排格式。在编排过程中才发现,沿用传统纸质家谱(欧式谱和苏式谱)的编法,一是成本太高,二是无法编制索引(像查字典那样快速检索谱中的人名及其世系)。在古代,因为同一共谱家族的在谱人员少,编制“家族树”式的世系结构信息,多浪费些空白纸面空间也无所谓,一本容不下,多编几本即可。这就是古代只有数千人的家族却往往编有一部十几册甚至几十册家...
· 编辑
编辑工序编辑工序包含生成过程的内容取舍、剪接、排版、校对审核等过程。当然排版和校对(Text-proofing)可以是细分的工序,例如内容版位的主次由编辑人主导,至于排版的美术及技术是另一科专业工作。编辑职业编辑职业包含排版(者)、校对(者)、审稿(者)和出版制作(者)等,除电子出版物以外,还有印刷(者)。媒体出版物编辑的总负责人为总编辑(总编),次要负责人为副总编辑(副总编),属于一种头衔和职位,总编辑常由行政负责人兼任。参见总编辑审稿校对
· 家谱编修实务【之五】――编辑步骤
家谱编修实务【之五】编辑步骤一次修谱,重点是编辑,关键也是编辑。编辑应该是有一个班子的:主编一人,副主编若干,编辑若干。担任编辑,特别是担任主编的人,应该在古汉语、文笔、民间习俗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主编是编辑的核心,他应该负责全盘编辑工作,对各位编辑作出分工,对整本谱要构思一个整体思路,制定一个完整的计划和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步骤。1、通读老谱。首先要对老谱,特别是上一届老谱要仔细地阅读,摸清楚老谱的格式、风格,对本族的历史源流和支派世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绘制世系图。也就是将上一届老谱上所载的人员按辈份全部画到纸上,一辈一辈用线连起来。这项工作比较浩繁,但也很重要。因为你只有画完了世系图你才可能对老谱所载人员的房份、辈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你在普查时不会遗漏人员。画图用的是一卷很大的绘图纸,画很多横线分若干格(老谱有多少辈就分多少格),每格(横行)都写上这样的字辈;小方框中左边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