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灯王”何家的海派灯彩凭什么能卖到别人的10倍价格?
“江南灯王”何家的海派灯彩凭什么能卖到别人的10倍价格?
摘要
“春节至元宵节间,是祖父最忙的日子。”何伟福说。过年前的城隍庙里,祖父何克明的立体动物灯彩总是能吸引来最多客人。
今天是正月十五,过了元宵节,年也就过完了。这几天城隍庙的九曲桥上已经熙熙攘攘,人们都被园里的灯彩迷得移不开眼。
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一向是元宵节里的重要节目,在“小白宫”上海工艺美术馆一层,一只只金鱼灯、兔子灯也悬挂了起来。仔细一看,这些灯彩和印象中的不同,颜色更鲜艳,零件也更丰富。特别是一件名为“麒麟”的作品,灯光一开,麒麟的神韵马上被点亮,身上的金色鳞片令参观者赞叹不已。
这些工艺美术馆中的展品都出自何伟福师傅之手。他是已故灯彩高级工艺美术师、著名“江南灯王”何克明的长孙,也是何氏海派灯彩的第三代传人。何克明的灯彩手艺最早可以追溯自清末,尤以飞禽走兽等各类立体动物灯彩见长。何伟福则在祖父的精心教导下,深得“何氏灯彩”的真传。如今,“何氏灯彩”已于2008年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元宵节里,讨口彩的鱼灯最受欢迎】
何伟福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他几乎是祖父祖母一手带大的。在他的记忆里,从小家里就是一个灯彩的世界,每个灯都被做成了动物造型,兔子、狗、鸡、金鱼、螳螂这些天上飞的、地上走的动物全都栩栩如生。
每年夏天,何伟福的祖父便开始待在阁楼里做灯彩的零件,例如鸟灯的鸟身、翅膀、尾羽、头等等,堆在家里装香烟的空纸箱里。等到天一冷,开始刮西北风了,祖父便会开始组装零件,准备在春节拿着灯彩到城隍庙去卖。
“春节至元宵节间,是祖父最忙的日子。”何伟福说。每到过年前,祖父何克明会在城隍庙租好一间门面,将组装好的灯彩一个个挂在店铺里。开关一开,灯泡一亮,何克明的立体动物灯彩总是能吸引来最多客人。
何伟福小时候,最受欢迎的灯彩并不是后来满大街的兔子灯,而是鱼灯。他说:“鱼灯售价便宜、工艺也简单,最重要的是讨口彩,因此受老百姓欢迎。”金鱼意喻着“金玉满堂”,鳜鱼是“富贵有余”,而鲤鱼则最受家长喜欢,预示着家中孩子能“鲤鱼跳龙门”,一举高中。除鱼灯外,孔雀、仙鹤灯则比较适合买来送老人,意喻着长寿,但价格一般比较高。
那时候,动物灯的“身体”里都会放一个小小的蜡烛,元宵节一到,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挂上彩灯。随着烛光摇曳,彩灯里光影变换,映衬着五彩的绸布,别提有多好看了。
【城隍庙最贵的灯彩,价格是别人的10倍】
当时城隍庙里卖灯彩的不止何克明一人,但别人卖几角的灯,何克明都可以卖到一洋元以上,最贵的孔雀灯要卖24块大洋。虽然贵,但半个月不到,何克明夏天开始做的几百个灯彩就会被一抢而空。何伟福还记着,当时中医界最著名的骨科专家石筱山就买了一盏孔雀灯,因为不慎碰坏,还专门让何克明修补,两位大师也因此交上朋友,成为一段佳话。
和别人的灯彩不同,何克明做的立体动物灯吸收了西洋的雕刻艺术,用铅丝缠绕皱纸替代传统竹篾,动物造型更精准、姿态也更传神。比如公鸡的尖嘴,若是用竹篾来做就很容易断,铅丝就坚固得多,而且做出的造型也更精致。另一个特点是,何克明的灯彩用丝绸代替了纸,色彩更为华丽漂亮。“升级版”的灯彩虽然价格更高,但也更受欢迎。
何伟福说:“祖父从事灯彩手艺八十余年,做灯彩是他的生命。”巧的是,何克明从小也是在元宵节上,和灯彩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小时候住在南市区九亩地,在一次董家渡办的元宵灯会上,他被游龙灯给迷住了。游龙灯有数米长,由一人举着龙头,其余几人举着龙身,一路蜿蜒着向前行进。何克明想看清灯是怎么做的,就也一路跟着走了十几里路。他把游龙灯的样子清楚地记在脑子里,一回家就凑钱买齐了材料,几天就还原出一盏迷你版的黄龙灯,从此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他的手艺基本都是靠自己的摸索和天赋,凭着几十年对灯彩的热爱,手艺做出了名堂,他也被当时的民众封为“江南灯王”。何伟福则是在耳濡目染之下,从十岁开始就给祖父打下手,做鸟的翅膀,贴白胶和丝绸这些工艺也从小牢记在心。1976年,他正式对祖父提出要做海派灯彩的接班人,一做就是41年。
现在,何伟福在工艺美术研究所做灯彩艺术研究之余,还在多所小学担任指导老师,要将海派灯彩发扬光大。在教学的同时,他也发现了许多好苗子。对于传承何家的手艺,他倒不着急,而是打算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他总是想起自己的祖父,老人家90多岁还在做着灯彩,别人劝他去休息休息,但他说自己对别的都不感兴趣,只有做灯彩才是一生唯一的爱好。作者:裘雯涵
来源:上观新闻 2017-02-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