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盖氏网新闻】周口盖姓人始出皇城根儿

2017-12-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33
转发:0
评论:0
【盖氏网新闻】周口盖姓人始出皇城根儿,      周口盖姓人始出皇城根儿作者:张劲松 盖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0

           

周口盖姓人始出皇城根儿

作者:张劲松  

  盖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05位。据查证,盖姓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据《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叫王欢(王子欢),他因功受封于盖邑(ヒ兀今山东沂水)。在王欢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盖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盖氏正宗。

  200多年前,也就在清朝中期,家住北京城的一盖姓人来到当时的陈州府(今淮阳)当府台,后定居于此。如今,他的后代大多在淮阳县黄集乡盖庄和项城市南顿镇南顿行政村居住。目前,加上川汇区几十口盖姓人,我市有600多口盖姓人。

  南顿盖姓人迁自淮阳

  近日,记者在项城南顿镇南顿行政村探访到盖姓人家。该村现年60岁的村民盖敬奇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听其爷爷讲,他们老家在淮阳一个叫盖庄的地方,向上追溯三代,于清朝末年,盖敬奇的曾祖父被南顿镇清真寺请来当阿訇,后来定居于此。截至目前,盖姓人在南顿村已经发展到近百口人,他们生活也算殷实,分别在上海、宁夏、项城老城、川汇区工作或经商。

  “在南顿,大家都知道盖姓人住在哪,因为这里就我们一个家族姓盖。”盖敬奇介绍,如果想了解更多有关盖姓人的情况,他的二姐盖凤莲应该会知道得更多。

  6月10日,记者在川汇区文昌西路的一个小区找到了盖凤莲。现年70岁的盖凤莲介绍,1958年,当年正值,几位盖姓人从淮阳盖庄来到南顿,为首的是一位老人,可能是她爷爷的同堂兄弟,他们来时驾了一辆马车,要把南顿盖姓人接回盖庄。“当时老家人可能是怕我们在南顿人口少,受人欺负,所以想把我们接回老家。”盖凤莲介绍,当时她的父母认为在南顿待时间长了,已经与当地居民融为一体,习惯了南顿的生活,所以也就谢绝了老家亲人的好意。从那时起,她们家就和淮阳盖庄人联系得越来越少。“近几年我们也很想回老家看看,和老家的亲人续续家谱,认祖归宗。”盖凤莲有点遗憾地说,估计再回盖庄,已经没人认识他们了。

  “因为同姓盖,我们成了亲家”

  盖凤莲介绍,由于盖姓人少,平时她很少见到盖姓人,就是在电视上见到一个盖姓人,她也会感到很稀罕。说话间,盖凤莲拿出家里存放的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翻看起来,“你看,这本词典上有‘盖’字的解释,可就没有提到‘盖’是一种姓氏。”

  “巧合的是,前些年,有人给我的小女儿介绍了个男朋友,这个小伙子的妈妈竟是盖姓人,叫盖玉梅。”盖凤莲说,盖玉梅是她在川汇区碰到的唯一一位盖姓人,可能是出于对同姓人的好感,她们聊得很投机,加上两个孩子情投意合,后来,她们两家就顺利地成了亲家。

  “有时我出外办事,一说姓盖,人家都很好奇。”盖凤莲说,由于同姓人少,这让她在单位和社会上小有名气,甚至还有人特意向她了解一些有关盖姓的姓氏文化。

  淮阳盖姓人祖籍北京

  6月12日中午,记者在相关人员的帮助下,和淮阳县黄集乡盖庄盖姓人取得了联系。该村村民盖丙学介绍,据盖庄盖姓家谱记载,盖庄盖姓来祖最初居住在北京城,于清朝中期来到淮阳,在当时的陈州府当府台,距现在约有200多年。“后来,为了有个落脚的地方,盖姓来祖当年就在被称为‘斜地王庄’(今盖庄)的地方买了田地,安家落户,并把这个落户的地方叫做盖庄,后来,‘斜地王庄’这个村名为盖庄所代替。”

  盖丙学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盖庄盖姓人重续了家谱,家谱字辈为“丙、明、祥、光、俊、经、书、记、业、广、孝、友、传、家、训、祖、德、庆、洪、昌”等20个字辈。如今,盖庄有盖姓人500余口。盖丙学介绍,除项城和淮阳的盖姓人外,川汇区也有几十口盖姓人,他们和淮阳盖姓人也有联系。

  盖庄村民盖永山说,传说他们来祖弟兄3个,当年分别在如今的淮阳县、兰考县、河北的一个什么县居官。直到现在,淮阳盖姓人和兰考盖姓人还有联系。

  后来,淮阳盖姓来祖去世后埋葬在淮阳北关一个名叫花院墙的地方,现今此地名已不存在,来祖的坟墓也找不到了。

  采访中得知,南顿盖姓人和盖庄盖永山家族血缘较近。

  盖家锅盔淮阳名吃

  采访中记者得知,盖家锅盔是淮阳一带有名的风味小吃。据介绍,盖家锅盔由盖庄盖老殿始创于清光绪末年。其锅盔无磺、无碱、馍味香甜。做成圆饼或半圆,靠锅边粘贴,武火烧成一面喧白一面焦黄的样子,不霉不坏,具有味道鲜美、外焦里软的独特风味。

  村民介绍,盖家锅盔自问世以来一直受世人喜爱,上世纪30年代已居淮阳馍业之冠,名扬周围数县。因淮阳盖家锅盔远近闻名,所以,历年太昊陵庙会期间,周围数百里的香客、游人多以能捎回盖家锅盔,全家共享为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袁氏网新闻】广东袁姓始出河南太康
■东汉名臣袁安。袁安第38世孙袁志君,宋时因任广东布政使,自江西信丰迁至广东东莞温塘茶园定居,为广东袁氏开基始祖,其后裔分居兴宁、梅县、惠阳等地。■新快报记者姚伟●袁姓发源地太康太康县,古称阳夏,东临商丘市的柘城、睢县,北连开封市的通许、杞县,西与扶沟、西华毗邻,南与淮阳接壤。太康县辖23个乡镇,768个行政村,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总人口138万,其中农业人口126万,盛产小麦、棉花,素有“银太康”之称。境内著名景点有:文庙、太康墓、吴广塔、寿圣寺塔等。历史名人有:黄霸、谢安、谢灵运、袁宏、吴广等。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妫姓,即为古帝王虞舜之后。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菏泽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汭河(今山东永济南),所以后代又有妫姓。以妫为姓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的陈胡满,陈胡公妫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其孙涛涂...
· 【盖氏网新闻】莱阳盖氏源出后汉盖延之说
莱阳盖氏源出后汉盖延之说盖明文提供资料2016年夏,在辽宁朝阳北票市宝国老镇马达营村沟,一场大雨过后,一户姓赵的人家房倒屋塌,一件埋藏了几十年的墓碑出土了。墓碑是光绪年间盖永贞所立,盖永贞其人,在《清实录》中有记载。清实录卷之二百七十八光绪十五年。热河都统谦禧奏、承德府知府廷杰、与知州盖永贞、互相口角。请解任查办。得旨、廷杰与属员互相口角。有无别项情弊。著查明具奏请旨。所请暂行解任之处。著毋庸议。摺包当时盖永贞任承德府平泉州知府,因与承德府知府廷杰发生口角,被热河都统谦禧上奏朝廷。盖永贞被解职查办。盖永贞,其人在许氏医案里面有记载。许氏医案10王惠棠员外,四旬无子,不能御内,为之拟方滋补之剂,服数十帖。一日请诊视姨太太,脉阴搏阳别,左大右小。余曰:喜脉,弄璋之兆。按月请诊,果举一男,后连生子。侍郎许筠庵胸脘绞痛,他医均为热症,延余诊视。脉沉,知为新受寒邪滞气,胃脘作痛,非心疼也,拟排气饮加...
· 【盖氏网新闻】评《中华百家姓谱》之盖氏
《中华百家姓谱》黄帝姓谱盖始祖:黄帝玄孙帝喾高阳氏之子弃。初祖:周诸侯盖国名臣丘子,历史名人:汉臣盖宽饶;唐臣盖文懿、盖文达;五代后汉臣盖延;清臣盖方泌等。此文中错误:帝喾不是高阳氏,帝喾是高辛氏。丘子即邱子,这个算不上错误。自汉朝以来,为避孔子之名讳,有丘氏改为邱氏。清雍正三年,颁诏尊师重道,称先师孔子圣讳,理应回避,除四书五经外,凡系姓氏、地名,丘字一律加邑部为邱字。邱与丘同。第三就是历史名人的顺序颠三倒四,不按时间排列。高阳氏:颛顼【zhuānxū】(生卒年月不详):中国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之一。本名乾荒,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居帝丘(今河南濮阳县),号高阳氏、又称玄帝或黑帝。高阳氏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一作北正)之官,掌管民事。弃(周族人始祖)后稷,周朝的始祖,姬姓,名弃,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稷山县),被称之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稷王曾于县境南陲的山中教...
· 【盖氏网新闻】盖家媳妇姚红英
来源网络: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临沂市河东区汤头镇盖家五湖村的盖连三,患病卧床36个春秋,儿媳姚红英坚持悉心照料,使这个病魔缠身双脚截肢的残疾老人奇迹的度过了95岁生日。1962年,姚红英从太平镇嫁到汤头镇盖五湖村,丈夫兄弟姊妹6人,他为老大,红英的公婆勤劳朴实,为人厚道,红英贤惠孝顺,婆媳从未红过脸。1969年儿子出生更给盖家小院平添了许多欢声笑语。正当全家品尝着幸福的喜悦时,不幸却降临到她家。1969年11月,任生产队扶犁手的公公盖连三,诊断为败血病加结核性胸膜炎,医院为盖连三做了双足截肢手术。1976年婆婆肺病转移肺癌,两个老人躺在一间屋里,姚红英和三小姑子轮流侍候公婆,在那“罐子是粮仓,鸡腚门子是银行”的年月,一家摊了俩病人,盖家家境更加贫寒了。为照应二位老人,姚红英将攒下喂小孩的鸡蛋全部供养给公婆,冬天婆婆临终前还一直在亲人们面前夸红英。1981年姚红英的小姑子全都出嫁,...
· 【盖氏网新闻】关于盖邑的记载
关于盖邑作者:盖为民山东《沂源县历史沿革》载:周朝时,鲁国在盖冶村设盖邑,纪国在阮峪村东设浮莱邑等治所。周,沂源地先后属浮莱邑和盖邑,分别属鲁国和纪国辖。秦,沂源地属琅琊郡莒县。汉,沂源地属兖州泰山郡盖县,东汉时盖县改属琅琊郡。三国,属徐州东莞郡东莞县。西晋,属徐州东莞郡盖县。东晋,属赵国青州东安郡。南北朝,属刘宋徐州东安郡盖县。北魏,属南青州东安郡盖县。公元534年,沂源地属东魏南青州郡盖县。北齐时沂源地属南青州东安郡。在周朝时,鲁国在现盖冶村置盖邑,历经春秋、战国、秦、汉、魏,到了北齐时盖县撤销。历史记载鲁国是在周初成王[1042—1021年]时期设置,是周公的封邑,后由周公长子[伯禽]袭封。比[齐大夫食采于盖]时的王O、齐宣王时期(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的盖邑早了六百多年。盖邑本来是鲁国的地盘,后来成了齐国的属地。山东《沂水的建置沿革》载:西周,沂水地属鲁国。春秋,沂水地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