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首届泉州姓氏文化花灯展开展 传统民俗走向自救

2017-04-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9
转发:0
评论:0
首届泉州姓氏文化花灯展开展传统民俗走向自救,  俗谚称“上元之盛,无逾闽中”,道出了福建泉州古时上元花灯节的兴盛。如今泉
      俗谚称“上元之盛,无逾闽中”,道出了福建泉州古时上元花灯节的兴盛。如今泉州地区花灯依旧璀璨、民俗活动丰富,但依旧有不少民众感慨“年味变淡、节庆变味”,因此,包括泉州古城在内,不少现代城市也开始聚焦如何让传统民俗回归。
21日(正月十四),在泉州古城传统花灯满城高挂的同时,泉州市博物馆举办了“首届泉州姓氏文化花灯展”,一盏盏包含了泉州各大姓氏的来源的花灯开始亮灯,也引起了此间民众的关注。
无独有偶,恰逢元宵佳节,从百度搜索“元宵”词条可知,除了泉州“秀”出传统文化之外,南京夫子庙花灯璀璨、长沙听弹词、湖北下乡送传统剧目、贵州舞滚龙……各地的传统民俗不断。此外,中国各大城市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民俗自救。
据悉,泉州姓氏文化花灯展共展出了泉州28个大姓,花灯上“济阳柯蔡”、“江夏黄氏”、“蒋氏乐安贵胄”……展示了各个姓氏的来源与关联。泉州姓氏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黄华林也谈到,不少姓氏之间存在很深的渊源,不过当代年轻人已经甚少知晓了。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告诉记者,姓氏文化包含了家风家教,祖宗源流。该馆早在三年前就建立世界闽南文化展示馆,其中已经有详细的闽南姓氏文化介绍,如今恰逢元宵佳节,将姓氏文化融入花灯之中,创意推广泉州传统姓氏文化。
“研究闽南姓氏可以了解更多中华传统和闽台渊源。”黄华林告诉记者,泉州姓氏主要有四大来源:一是中原士族入闽,是主要源头;二是唐以前的原住居民闽越人;三是宋元时期,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泉长期定居;四是现代外来务工人员移居泉州,部分来自贵州、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
近年来,包括彩扎灯、料丝灯等在内的泉州花灯无论是从样式、造型,还是材质上都层出不穷,其中包含泉州惠女、闽南民俗、“海丝”文化等特色元素的花灯尤为吸人眼球;更甚者,泉州各中小学也将元宵花灯展示纳入常态,泉州学龄儿童也加入创作花灯的队伍。
据介绍,该展将持续一个月,届时该馆还将邀请部分当地中小学生前来观展,进一步推广传统姓氏文化。因此,陈建中认为,将遭遇“寒潮”的姓氏文化融入日渐红火的花灯文化,可以让姓氏文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
“如今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自己姓氏来源,祖宗源流。”前来观展的泉州市民庄淑珍谈到,以前闽南传统建筑的门口都有堂号,因此那时候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姓氏来源,了解血缘演变。而如今的现代建筑,早已摈弃了传统方式。
                                                                                                                                                       来源:中新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首届泉州姓氏文化花灯展开展传统民俗走向自救
俗谚称“上元之盛,无逾闽中”,道出了福建泉州古时上元花灯节的兴盛。如今泉州地区花灯依旧璀璨、民俗活动丰富,但依旧有不少民众感慨“年味变淡、节庆变味”,因此,包括泉州古城在内,不少现代城市也开始聚焦如何让传统民俗回归。21日(正月十四),在泉州古城传统花灯满城高挂的同时,泉州市博物馆举办了“首届泉州姓氏文化花灯展”,一盏盏包含了泉州各大姓氏的来源的花灯开始亮灯,也引起了此间民众的关注。无独有偶,恰逢元宵佳节,从百度搜索“元宵”词条可知,除了泉州“秀”出传统文化之外,南京夫子庙花灯璀璨、长沙听弹词、湖北下乡送传统剧目、贵州舞滚龙……各地的传统民俗不断。此外,中国各大城市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民俗自救。据悉,泉州姓氏文化花灯展共展出了泉州28个大姓,花灯上“济阳柯蔡”、“江夏黄氏”、“蒋氏乐安贵胄”……展示了各个姓氏的来源与关联。泉州姓氏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黄华林也谈到,不...
· 首届泉州姓氏文化花灯展开展传统民俗走向自救
俗谚称“上元之盛,无逾闽中”,道出了福建泉州古时上元花灯节的兴盛。如今泉州地区花灯依旧璀璨、民俗活动丰富,但依旧有不少民众感慨“年味变淡、节庆变味”,因此,包括泉州古城在内,不少现代城市也开始聚焦如何让传统民俗回归。21日(正月十四),在泉州古城传统花灯满城高挂的同时,泉州市博物馆举办了“首届泉州姓氏文化花灯展”,一盏盏包含了泉州各大姓氏的来源的花灯开始亮灯,也引起了此间民众的关注。无独有偶,恰逢元宵佳节,从百度搜索“元宵”词条可知,除了泉州“秀”出传统文化之外,南京夫子庙花灯璀璨、长沙听弹词、湖北下乡送传统剧目、贵州舞滚龙……各地的传统民俗不断。此外,中国各大城市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民俗自救。据悉,泉州姓氏文化花灯展共展出了泉州28个大姓,花灯上“济阳柯蔡”、“江夏黄氏”、“蒋氏乐安贵胄”……展示了各个姓氏的来源与关联。泉州姓氏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黄华林也谈到,不...
· 闽文化—工艺美术—泉州花灯
泉州花灯,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泉州花灯就其制作工艺,分为三类:一、彩扎灯。花灯艺人用纸捻将竹蔑先绑扎成灯的骨架,把裁好的纸或绸布喷水绷紧粘贴在骨架上,贴上花边,描上图案。挂上丝穗便成彩扎灯。二、刻纸灯。这种灯的首创者是泉州刻纸大师李尧宝,花灯的所有图案全是自己设计,自己用刻刀在纸板上刻出来。此灯不用骨架,全是用刻好图案的纸板拼成,故叫刻纸灯,之后他在这些楼空的图案内镶上玻璃丝,创造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三、针刺无骨灯。这种灯的图案全是用钢针在制图纸上密密刺出来的,光源从针孔中透出,显得玲珑剔透、璀璨夺目。泉州花灯以她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闻名。泉州花灯泉州花灯泉州花灯
· 闽文化—民俗风情—芷溪花灯
闽西,是客家人的祖地,有着独特的风土民情。连城的芷溪闹花灯,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芷溪闹花灯,有着近300年的历史。早在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芷溪人杨燕山任官于苏州,夫人吴二姑系苏州人氏,酷爱苏州的花灯和锣鼓,于是把花灯、锣鼓从苏州传入芷溪。花灯大多由99个小花灯组成,有的106盏。每一盏灯内装琉璃杯,点的是纯清的花生油或茶油,无烟明亮,浑身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宝盖顶上有一红线系在一根弓形竹竿上,供擎灯人握住。每座花灯添油后近15公斤。由于是"纸包火",故擎灯人擎灯时总是小心翼翼的。他们都经过严格的训练,至少得"步伐稳""灯不晃"才行。闹花灯时,鼓乐队在前头,随后就是光彩夺目的花灯了。灯由一人高擎着,周围有许多人像群星拱月一样护卫着。远看花灯,像一簇聚集起来的夜明珠,明晃晃,亮晶晶,五光十色。近观花灯,每一座都由成百盏小灯组成。花灯分上下两部分。部称为宝盖,轴心有两层走马灯,左右相...
· 为探寻中原文化,南开展中原根亲姓氏文化之旅
河南开展中原根亲姓氏文化之旅。日前,参访团到达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探访刘氏始祖苑,了解刘姓文化渊源。据了解,刘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源于陶唐氏帝尧、周代王族,刘姓作为百家姓中的第四大姓,有四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到东汉皇帝刘秀再到蜀汉皇帝刘备,刘家在历史上共有66位皇帝,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也为刘氏子孙。河南鲁山现被公认为中华刘姓的发祥地,始祖刘累是《左传》等史料记载的“中华姓氏第一名人”。刘氏始祖苑依山而建,面朝广阔的昭平湖,风光秀丽。始祖苑包括广场、文化长廊、始祖殿、功德殿、先贤殿、世界刘氏纪念馆、碑林等部分。始祖刘累的墓葬则位于始祖苑的最深处。平顶山市台办主任李福林介绍说,刘氏子孙遍布海内外,昭平湖和刘姓始祖苑已成为世界刘姓寻根圣地,每年都要接待大批刘氏寻根问祖团,其中不乏台湾同胞。据了解,据台湾最新人口姓氏调查资料统计,台湾目前2300万人口1700个姓氏中,刘姓占3%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