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为寻祖,两年奔走四方 终圆梦,续上荣氏族谱

2017-04-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80
转发:0
评论:0
为寻祖,两年奔走四方终圆梦,续上荣氏族谱,     天下孔姓是一家,天下荣姓也是一家。2014年12月6日,荣向林
  

      天下孔姓是一家,天下荣姓也是一家。
  2014年12月6日,荣向林参加了在济南举行的全球荣氏联席会。会上,来自各地的荣姓族人济济一堂,共话家族荣耀。
  关于荣氏族人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荣期三乐”,就是荣氏族人荣启期在与孔子的对话中产生的。
  几年前,荣向林曾到曲阜孔庙查证荣氏祖先和孔子的关系,在孔庙大殿东厢房看到,另一名荣氏族人荣子祺位列孔子七十二贤弟子第20位。
  有名气的荣姓族人,近期的要数国家原副主席、实业救国的荣毅仁。按照族谱辈分,荣毅仁是第76世。
  荣向林,是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现为聊城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直到2006年,他才查清自己在全国荣氏通谱中的辈分,为第78世。为此,他曾找寻了两年时间,足迹遍及四方,尤其多次前往山东济宁市汶上县。
  最终,在汶上县,他洗净手,于燃香的房间内,触摸到了苦苦寻找的荣姓族谱。
  近日,荣向林向记者讲述了他寻根的经历以及荣姓起源。
◎寻祖
      为寻先祖出处
  他的足迹遍布全国
  荣向林,老家在东阿县刘集镇后张村。
  原来,根据后张村荣氏族谱,荣向林所在的“向”字辈是该村荣氏第12世。这就是说,到他这一辈,荣氏先祖在该村繁衍了12代人。
  后张村荣氏族谱,最初修于1927年。该族谱中记载,荣氏始祖由东阿刘集镇柿子园村迁入该村;还有,五世祖的坟茔地在后张村西。
  除此之外,后张村荣氏族谱所记载的并不多,甚至没有从一世祖到五世祖的任何资料。在迁入柿子园村之前,荣氏先祖从哪里来的,无人知道。
  这样,后张村荣氏族人的先祖是谁,没办法追溯。该村荣氏后代的辈分将如何延续,也无从考证。因此,荣向林认为,这本家谱急待重修。
  2005年初,荣向林便联合族人寻祖溯源,启动续修本村荣氏族谱。他们先后查看了东阿、阳谷、平阴等地县志,以及荣氏集中村庄的族谱,远赴济宁市汶上县西演马庄查看荣氏通谱,观看荣氏祠堂、荣氏碑刻等,到阳谷寿张镇八里庙村查看1985年至1987年汶上县荣氏族人续修的族谱,去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荣脑村细查荣氏族谱……
  直到2006年,荣向林为寻祖跑遍了全国很多地方,每到一处,都受到荣氏族人的热情款待,但迟迟没有发现先祖从何处迁入到柿子园村。
◎圆梦
  济宁汶上县
  迁居始祖终有下落
  水有源,树有根。荣向林和族人下定决心,再难也要找到先祖。
  后来,荣向林找到了济宁市汶上县西演马庄。在当地族人的帮助下,荣向林洗净手,在一间燃香的房内,得以细阅荣氏族谱以及相关资料。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荣向林说,看家族族谱,是一件很神圣的事,翻阅前,洗手、燃香是必需的程序。
  功夫不负有心人,荣向林在这里收获了喜悦。
  这里的荣氏族谱,是一部完整的家谱,最初修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明、清又加修各支系之谱。
  在此基础上,1935年,荣氏第75世荣德敏修了荣氏通谱。
  1985年至1987年,荣氏族人又集聚汶上县西演马庄,第八次重修家谱。
  可惜的是,东阿刘集镇后张村、柿子园村的荣氏均没有参加此次续谱。
  可喜的是,在这里,荣向林和同村族人从家谱及资料中,查找到了荣氏第65世孙荣心诚。荣心诚因经商由汶上县刁集村,迁居汶上县开河镇。第66世孙荣祥(即荣心诚长子),娶马氏生育4子:胤贤、胤恩、胤长、胤儒。
  其中,长子胤贤(第67世孙)由汶上县开河镇,迁居黄河北东阿县刘集镇柿子园村。
  荣胤贤便是荣氏迁居东阿刘集镇柿子园村的始祖。荣向林心底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在柿子园村,荣胤贤娶张氏,生育3子:考安、考邦、考德。
  其中,长子考安(第68世孙),由柿子园村迁入后张村。至此,荣向林找到了后张村荣氏始祖,以及其迁入地,同时也找到了后张村荣氏从一世祖至五世祖的相关资料。
  据此,荣向林也查清了自己在族谱中的辈分,为第78世。其“向”字辈与荣氏通谱中的“维”字辈相对应。此后,原家谱中“向瑞鸿庆献,文明道德长”的行辈字式,按照下清上不清的原则,重新修谱后不再使用。如今,该村荣氏后人排辈起名,均按照荣氏通谱。
◎溯源
  荣姓来源周朝封地
  荣氏先祖与孔子交好
  根据1935年所修荣氏通谱和1985年至1987年重修的家谱记载,黄帝的大臣荣援,奉命铸十二钟,以和五音,是荣姓远祖。
  而据史志记载,荣氏本为姬姓。周成王时,其卿士荣伯封于荣地(今天河南省巩义市),其后人以荣为姓。荣伯为荣氏始祖,即一始祖。
  后来,荣氏族人荣叔出使鲁国,因为有功而被封为上谷大夫,荣氏便由河南省巩义市迁居山东。
  荣叔便成为荣氏迁居山东的始祖。
  迁居山东后,荣氏出了一名叫荣启期的人,受到了孔子的拜见,留下了答孔子“三乐”的典故。
  据记载,孔子知道荣启期是一位高人,且作为周朝卿士荣伯之后裔,对周朝早期的文化资料一定保存得较多,便想拜荣启期为师。
  一天,孔子登泰山归途中,绕道拜见了荣启期老人。孔子看到,荣启期老人白发苍苍,身穿鹿皮素裝,在阳光下弹琴高歌,非常愉悦。
  孔子走近向老人行礼后问道:“先生为何这样快乐?”
  荣启期老人见来者不俗,便欣然答道:“我快乐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三条,天生万物,人最为贵,我能为人是一乐也;男女有别,以男为贵,我能为男人是二乐也;人生有不离母怀而死者,我今年已九十余岁,三乐也。”
  孔子听后敬佩地说:“你能自我安慰宽心自乐,非常难得,不愧是高人!”
  周游期间,荣启期看到汶上县一座叫厌次岭的山脉,闪耀吉祥之光,东邻昙山,西邻汶水,渔猎方便,去世后便葬于厌次岭一侧。
  到汉朝初期,学者王次仲刻石立碑,歌颂荣启期“三乐”。到了明朝,此碑损毁严重。荣氏后人又复制了一通碑,立于老人的墓旁。
  可惜的是,此碑又在“文革”中湮没于世。目前,只留碑文存世。
  在历史上,荣氏人丁兴旺,多人被皇帝敕封,英武之才代代都有。如,荣子祺,便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位列第20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寻祖,两年奔走四方终圆梦,续上荣氏族谱
天下孔姓是一家,天下荣姓也是一家。2014年12月6日,荣向林参加了在济南举行的全球荣氏联席会。会上,来自各地的荣姓族人济济一堂,共话家族荣耀。关于荣氏族人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荣期三乐”,就是荣氏族人荣启期在与孔子的对话中产生的。几年前,荣向林曾到曲阜孔庙查证荣氏祖先和孔子的关系,在孔庙大殿东厢房看到,另一名荣氏族人荣子祺位列孔子七十二贤弟子第20位。有名气的荣姓族人,近期的要数国家原副主席、实业救国的荣毅仁。按照族谱辈分,荣毅仁是第76世。荣向林,是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现为聊城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直到2006年,他才查清自己在全国荣氏通谱中的辈分,为第78世。为此,他曾找寻了两年时间,足迹遍及四方,尤其多次前往山东济宁市汶上县。最终,在汶上县,他洗净手,于燃香的房间内,触摸到了苦苦寻找的荣姓族谱。近日,荣向林向记者讲述了他寻根的经历以及荣姓起源。◎寻...
· 寻祖溯源之安溪沈姓(上)
溯源沈氏的来源主要出自周文王第十子聃季。《元和姓纂》称:“沈,周文王第十子聃季食采于沈,因氏焉。”聃季食采于沈,称沈子国。子孙以国为氏。聃季的三十八世孙沈戎由东汉光武帝(25~27年)授海昏侯,辞不受,从江北移居会稽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繁衍鼎盛,有“江南无二沈”之说,称“吴兴发祥”、“吴兴世家”,后以“吴兴”为郡望和堂号。沈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华姓氏中居第37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5%。入闽唐时,沈氏有多支入闽。一是唐总章二年(669年),分营将沈世纪、校尉沈天学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镇驻诏安,其子孙衍派诏安、漳浦、南靖、长泰、泉州、南安等地。二是唐光启元年(885年),有中原沈姓族人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三是唐天祐年间(904~907年),沈君荣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居泉州同安马巷沈井乡。肇安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沈光裕,字日昌,号条达,避乱随祖母由同安徙入安...
· 寻祖溯源之安溪钟姓(上)
溯源汉族钟姓来源有二:一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后代。西周初年,商汤裔孙微子启受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南),建宋国。宋桓公时的曾孙伯宗任晋国大夫,因忠直敢言而得罪于执政的郤氏,结果被杀。伯宗子州犁出奔楚国,仕于楚,官至太宰,食采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子孙以邑为氏,分为两姓,一支为复姓钟离,一支为单姓钟。秦朝末年,其裔孙钟离昧随项羽起兵反秦,为名将。项羽失败后,他遭刘邦追杀,自刎而死。其子钟离接为避父难,迁居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改姓钟,史称钟接。他也是当今大多数钟姓人尊奉的始祖。二是出自嬴姓。虞舜时,出自嬴姓部落的伯益负责驯养鸟兽,至大禹时又辅佐治水,因功而得以受姓命氏。此后,嬴姓部落又分为14个小部落,其中的一个就是钟部落,这一部落的人后来也姓钟。据传,上古时军事首领蚩尤,好兵善战,作刀戟大弩向中原拓展,与黄帝争天下,败于涿鹿,部落集团被瓦解,遗民在江南一带发展成苗、徭、畲等少数民族的一部分...
· 寻祖溯源之安溪柯姓(上)
溯源柯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出自姜太公的后代。据《路史》载,春秋时期,齐国的开国君主姜尚的嫡系子孙中,有一支被分封于柯邑(今山东东阿西南),并世代留居于此,后来便以封地的名称为姓氏,姓柯。二是出自姬姓吴国公子的后代。据《广韵》载:春秋时期,吴国国王有个儿子叫柯卢,又称“公子柯卢”。后来柯卢的后代为了纪念他,就以他名字中的“柯”字为姓氏,姓柯。三是出自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中有一支以柯拔为复姓的,至北魏孝文帝时改为单姓柯。古代羌族也有姓柯,后世子孙也称柯氏。柯姓得姓后,出自不同支派的人都有较大发展,并形成济阳(今山东定陶县西北,一说今河南兰封县东北)、钱塘(今浙江杭州)、齐郡(今山东淄博,一说今山东临淄)、河南(今河南洛阳)等郡望。其堂号有瑞鹊堂等。柯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华姓氏中居第188位。入闽唐光启元年(885年),柯亮,字延熙,号彪炳,随王审知自...
· 寻祖溯源之安溪温姓(上)
温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21位。溯源温姓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源于姬姓,上古帝王颛顼的后代。西周初年,颛顼裔孙唐叔虞被分封于唐。后来叔虞分封晋叔于温(今河南省温县)。这支被分封于温的人,后来便以温为姓。二是源于晋国公族。《广韵》称:“晋大夫郤至食采于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号浊季,以邑为氏。”温氏历史上形成平原、太原、清和三个郡望。入闽安溪县蓬莱镇崎兜、金谷镇金东村温氏合修的《温氏族谱》载,其入闽始祖为江州朝散大夫温一代,时居福唐(今福清市)八祥司。温一代子温二大。温二大生三子,长景美、次景忠、三景和。温景和35岁时由福唐迁居仙游县大圳头,生有两子,长志大、次应忠。温应忠于隋大业五年(609年)迁居将乐,其孙温惟忠自将乐发离迁往汀沙县给凭,再入大田县开基,艰苦创业,定居繁衍,其地称温镇村。金谷景坑《温氏族谱》载,其先祖为河南光州固始人,五代后唐时为江州朝散大夫温一代,自九江迁居福唐八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