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时隔101年再修族谱 无锡安阳山杨氏全国寻后裔

2017-04-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74
转发:0
评论:0
时隔101年再修族谱无锡安阳山杨氏全国寻后裔, “我们正在寻找分布在全国的无锡安阳山杨氏后裔。”昨天,本报热心读者杨先
  

   “我们正在寻找分布在全国的无锡安阳山杨氏后裔。”昨天,本报热心读者杨先生联系记者称,无锡安阳山杨氏后人正着手续修族谱,并计划重建安阳山大宗祠,当地政府也很支持。眼下,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要找寻四散的先祖后裔。
杨家村人把族谱当宝收藏
  在杨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阳山镇杨家村,见到了当地村民保存完好的同治、民国两版旧谱。“民国版是我爷爷参与修的,那是第七次重修,这次是时隔101年第八次修谱,是我辈的当务之急。”说着,修谱负责人杨志兴打开了一个老木匣子,从中拿出几本《安阳杨氏族谱》摊开在桌上。杨志兴说,匣子里一共有两套族谱,一套是同治十二年(1873年)版,一套是民国三年(1914年)版。记者看到,这些族谱纸面有些泛黄,但字迹依旧清晰,纸张大体未遭侵蚀,足见平日保存十分有心。村民们说,这两套旧谱,一直由杨家村收藏,就连无锡地区家谱收藏中心无锡市图书馆也没有副本。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旧谱在无锡很难看到,以至于分布在各处的安阳山杨氏后裔并不知晓自己的祖先来历。
安阳山杨氏出过12个进士
  据介绍,无锡杨氏共有三支,即鸿山杨氏、锡山杨氏和安阳山杨氏。安阳山杨氏后裔、上海青年报社编辑杨村,生前曾精读族谱,为方便后世子孙了解家史,他用通俗的语言写下一篇《安阳杨氏史话》,简述了安阳山杨氏的变迁情况。如今,杨村的侄子杨志文把史话拿出来供修谱参考。史话记载,安阳山杨氏的迁锡始祖名拯,字济民,元代人。杨拯于元朝末年避难到无锡,定居在安阳山西面一公里的杨家村。从此,杨氏人丁兴旺,从耕读传家开始,书香绵延,许多子孙,十年寒窗,孜孜以求,事业成功者不少。杨村根据《族谱》记载统计,累代有甲科进士12人,乙科举人28人,贡监生员343人,出仕大小官员218人。他得出结论,安阳杨氏明初发迹,直到清末,人才辈出,一朝多于一朝。
后裔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
  据了解,安阳杨氏子孙,由明到清,飞黄腾达,并未死守故土,而是志在四方,足迹所到有22个省市,一大批人定居当地,再没回过家乡。由于安阳杨氏人才不断外流,从清末到民国,阳山周围十里,杨氏子孙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寥寥无几,出类拔萃者更是凤毛麟角,直到解放后,才逐渐改变局面。鉴于此,此次修谱发起人,也是出资人杨成业透露,春节前,他们建起了杨姓寻根问祖的网站。按照安阳杨氏世系分布,目前通过各渠道已找到了近半后裔,大多是本地的。“最难找的还是外地的,22个省市都有我们的后裔,但他们总归是无锡出去的,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联系,修谱是一个家族延续历史、传承文明的大事,需要杨家人齐心协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时隔101年再修族谱无锡安阳山杨氏全国寻后裔
“我们正在寻找分布在全国的无锡安阳山杨氏后裔。”昨天,本报热心读者杨先生联系记者称,无锡安阳山杨氏后人正着手续修族谱,并计划重建安阳山大宗祠,当地政府也很支持。眼下,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要找寻四散的先祖后裔。杨家村人把族谱当宝收藏在杨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阳山镇杨家村,见到了当地村民保存完好的同治、民国两版旧谱。“民国版是我爷爷参与修的,那是第七次重修,这次是时隔101年第八次修谱,是我辈的当务之急。”说着,修谱负责人杨志兴打开了一个老木匣子,从中拿出几本《安阳杨氏族谱》摊开在桌上。杨志兴说,匣子里一共有两套族谱,一套是同治十二年(1873年)版,一套是民国三年(1914年)版。记者看到,这些族谱纸面有些泛黄,但字迹依旧清晰,纸张大体未遭侵蚀,足见平日保存十分有心。村民们说,这两套旧谱,一直由杨家村收藏,就连无锡地区家谱收藏中心无锡市图书馆也没有副本。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旧谱在无锡很难看到,...
· 时隔101年再修族谱无锡安阳山杨氏全国寻后裔
“我们正在寻找分布在全国的无锡安阳山杨氏后裔。”昨天,本报热心读者杨先生联系记者称,无锡安阳山杨氏后人正着手续修族谱,并计划重建安阳山大宗祠,当地政府也很支持。眼下,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要找寻四散的先祖后裔。杨家村人把族谱当宝收藏在杨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阳山镇杨家村,见到了当地村民保存完好的同治、民国两版旧谱。“民国版是我爷爷参与修的,那是第七次重修,这次是时隔101年第八次修谱,是我辈的当务之急。”说着,修谱负责人杨志兴打开了一个老木匣子,从中拿出几本《安阳杨氏族谱》摊开在桌上。杨志兴说,匣子里一共有两套族谱,一套是同治十二年(1873年)版,一套是民国三年(1914年)版。记者看到,这些族谱纸面有些泛黄,但字迹依旧清晰,纸张大体未遭侵蚀,足见平日保存十分有心。村民们说,这两套旧谱,一直由杨家村收藏,就连无锡地区家谱收藏中心无锡市图书馆也没有副本。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旧谱在无锡很难看到,...
· 时隔60多年再修族谱陆氏后洪支男女平等
不久前曹操后人DNA鉴定相关新闻大热,也让南方泉后巷的陆氏世谱后洪支后人更期待族谱时隔60多年大修后的结果。昨天,陆氏世谱后洪支2013年颁布会上,大家用吟诵方式祭奠祖先,并庆祝族谱再修成功。七旬老人陆泉昌说,陆氏世谱后洪支是从南方泉后巷开始一代代繁衍的,最后一次修谱是1948年,距今已有60多年。南方泉后巷10多个自然村如今已有不少拆迁,但从去年9月起,因为时隔60多年的再次修族谱,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30名后人共捐款35万元用于修谱,凝聚到了一起。这次修谱从陆氏后洪支的61世一直修到现在的84世,一共有5000多人。而且,家族女性的子女也首次有了上谱资格,一方面更翔实记录整个家族后世子孙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人平等。过去修族谱大都是年长者的事情,而这次陆氏世谱后洪支主动参与的年轻人不少,参与修谱的“70后”陆钧坚说,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工作,有了很多全新的感触,如街坊邻里间的小矛盾...
· 时隔60多年再修族谱陆氏后洪支男女平等
不久前曹操后人DNA鉴定相关新闻大热,也让南方泉后巷的陆氏世谱后洪支后人更期待族谱时隔60多年大修后的结果。昨天,陆氏世谱后洪支2013年颁布会上,大家用吟诵方式祭奠祖先,并庆祝族谱再修成功。七旬老人陆泉昌说,陆氏世谱后洪支是从南方泉后巷开始一代代繁衍的,最后一次修谱是1948年,距今已有60多年。南方泉后巷10多个自然村如今已有不少拆迁,但从去年9月起,因为时隔60多年的再次修族谱,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30名后人共捐款35万元用于修谱,凝聚到了一起。这次修谱从陆氏后洪支的61世一直修到现在的84世,一共有5000多人。而且,家族女性的子女也首次有了上谱资格,一方面更翔实记录整个家族后世子孙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人平等。过去修族谱大都是年长者的事情,而这次陆氏世谱后洪支主动参与的年轻人不少,参与修谱的“70后”陆钧坚说,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工作,有了很多全新的感触,如街坊邻里间的小矛盾...
· 有1200年历史的临岐鲁氏时隔78年再修族谱
国修史,县修志,家族修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有了宗谱,子孙后代寻根问祖就有了依据,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三十年不修谱,是为不孝。近年来,随着人们家族意识的增强,修缮家谱成为一种新风尚。近日,我县临岐镇临岐村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临岐鲁氏统谱》圆谱典礼,向众人展示了最新修缮的《临岐鲁氏统谱》,还原汁原味地再现了一幕鲁氏祭祖的传统仪式。据了解,《统谱》由鲁氏第42代传人鲁永筑提出修缮,并担任主编,前后历时2年收集整理资料。“鲁氏宗谱编修理事会”共有7个成员,他们分赴浙江、江西两省共20个自然村,前后翻印旧谱36卷,录入人口信息约4000人次,字数达280万之多。据了解,这是继民国丙子年(1936年)之后鲁氏后人第一次修谱,对鲁氏子孙来说,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原汁原味再现鲁氏传统祭祖习俗临岐的名称来自于岐山,岐山是鲁氏祖先为了纪念其祖先诞生地西岐而命名的,临岐就是挨着岐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