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十堰再现大唐皇室后裔 家谱揭秘千年传奇

2017-04-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7
转发:0
评论:0
十堰再现大唐皇室后裔家谱揭秘千年传奇, 来自郧西县李洪领家,目前暂寄存在市档案馆的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
     来自郧西县李洪领家,目前暂寄存在市档案馆的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李氏家谱》,详细地记载了从第一世唐太宗第五子李恪,到李恪十一世孙、太子太傅李道的后代迁徙至郧西县等地。
  李恪后人在十堰?这听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不过按《李氏家谱》记载,确有其事。不过,事情还得从1000多年前说起。
  江西磨刀李氏家族来源
  李恪(619-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子,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有同母弟蜀王李愔。
  公元904年正月,大唐王朝已走向了末路。正月初五刚过,控制朝政的梁王朱温下令彻底毁掉长安的皇宫、百司衙门等,强逼唐昭宗、文武百官及全城百姓迁往东都洛阳。
  正月十一日,唐昭宗的车驾出发。皇帝仪仗全免,昭宗夫妇乘一辆辇车逶迤而行,丞相、中书令、各部尚书及王子皇妃等或轿或马,更多的是步行。李恪十一世孙、太子太傅李道父子也在其中。
  对自己的命运,38岁的昭宗已猜到几分,这次去洛阳恐怕是凶多吉少。但他不能让李氏宗族遭受灭顶之灾。于是,在车驾行至陕西华县(时称华州),驻跸兴德宫时,昭宗屏退左右,只留一两个宗室之臣,李道就在其中。
  据记载,李道心知有异,急欲跪拜请旨,昭宗却抓住他的手,泣不成声地说:“鄙谚云‘绝于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朕与诸卿,皆李氏血脉,此去洛阳,恐难保全。念大唐列祖列宗之传嗣,卿等不必随侍,可各自逃生,以保李氏血脉而期来日……”说到此处,君臣均声泪俱下。
  在悲泣声中,李道第一个冷静下来。他率先向昭宗辞官,然后趁乱带领部分皇室宗亲,携带大唐皇族谱牒,避难逃亡。他和弟弟李术一起晦名不仕、洁身避乱于湖湘,再徙南康(今江西)之建昌邑,后徙至升仙乡桂堂里德安、武宁、建昌三县交界叫磨刀里的地方。
携谱从江西迁至郧西.
  打开《李氏家谱》,族谱第二、三、四卷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江西建昌磨刀李氏宗谱世系》。记载了从第一世唐太宗第五子李恪,到李恪十一世孙、太子太傅李道的后代。
  在《李氏家谱》家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湖×世系》中记载了李道的第四个儿子李辂(生于公元941年),于宋太平丁丑(公元977年)和长子李德正徙武宁,直到明朝初年第三十二世李庚松(生于明庚申年,前后推测应该是公元1440年)三子外迁,其中李辛七迁到荆州,李辛九迁黄州,李辛十迁到武昌府蒲圻县丰潭绣球山下。
  家谱第三部分《湖北武昌府蒲圻县官田世系》中记载,以李辛十为第一世,在李辛十迁徙蒲圻以后,在第十四世大房“理”字派世系中的“大屋茅镰冲六溪口三庄”下有“理连,字云成,迁郧阳”条目。根据条目边空白处毛笔补充部分和当地保存基本完好的墓碑可以知道,乾隆年间,李理连带着三个儿子李长安、李长宁、李长宝迁徙到郧西县土门保麦峪河黑沟口(即现在的郧西县土门镇麦峪河村)。200多年来,在这里繁衍生息,发展成几百人的大家族。
解缙为李氏家谱作序
  这套《李氏家谱》共四卷,系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编纂,总体保存完好,暂寄存在市档案馆。
  解缙(1369-1415年),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等,说明这本家谱价值之大,规格之高。解缙在书中也写到:李之先祖于唐太宗之第五子恪,封郁林王。子姓蕃衍盛大,蔓延四海,名卿贤大夫代有其人。历五季之衰而始迁于大江之右,郡曰南康,邑曰建昌,里曰磨刀。而磨刀之李实郁林天演之派,衣冠文物,科第簪缨,世为修水之冠。至元丙子,宗族长幼,悉遭涂炭,而向之所为家谱者,俱陨弃而勿存,唯中正之祖父珍惜宝藏,幸存而未泯。他日西平中武王之后裔欲以谱牒相稽,必以中正之传为得其实耳。解缙在书中还批评说,有些人“以他人氏族之尊显,附会攀援以自登于版籍。”
  档案专家认为,这些家谱编撰作风严谨,为后人研究这一家族的延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十堰再现大唐皇室后裔家谱揭秘千年传奇
来自郧西县李洪领家,目前暂寄存在市档案馆的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李氏家谱》,详细地记载了从第一世唐太宗第五子李恪,到李恪十一世孙、太子太傅李道的后代迁徙至郧西县等地。李恪后人在十堰?这听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不过按《李氏家谱》记载,确有其事。不过,事情还得从1000多年前说起。江西磨刀李氏家族来源李恪(619-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子,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有同母弟蜀王李愔。公元904年正月,大唐王朝已走向了末路。正月初五刚过,控制朝政的梁王朱温下令彻底毁掉长安的皇宫、百司衙门等,强逼唐昭宗、文武百官及全城百姓迁往东都洛阳。正月十一日,唐昭宗的车驾出发。皇帝仪仗全免,昭宗夫妇乘一辆辇车逶迤而行,丞相、中书令、各部尚书及王子皇妃等或轿或马,更多的是步行。李恪十一世孙、太子太傅李道父子也在其中。对自己的命运,38岁的昭宗已猜到几分,这次去洛阳恐怕是凶多吉少。但他不能让李氏宗族遭受灭顶...
· 十堰再现大唐皇室后裔家谱揭秘千年传奇
来自郧西县李洪领家,目前暂寄存在市档案馆的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李氏家谱》,详细地记载了从第一世唐太宗第五子李恪,到李恪十一世孙、太子太傅李道的后代迁徙至郧西县等地。李恪后人在十堰?这听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不过按《李氏家谱》记载,确有其事。不过,事情还得从1000多年前说起。江西磨刀李氏家族来源李恪(619-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子,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有同母弟蜀王李愔。公元904年正月,大唐王朝已走向了末路。正月初五刚过,控制朝政的梁王朱温下令彻底毁掉长安的皇宫、百司衙门等,强逼唐昭宗、文武百官及全城百姓迁往东都洛阳。正月十一日,唐昭宗的车驾出发。皇帝仪仗全免,昭宗夫妇乘一辆辇车逶迤而行,丞相、中书令、各部尚书及王子皇妃等或轿或马,更多的是步行。李恪十一世孙、太子太傅李道父子也在其中。对自己的命运,38岁的昭宗已猜到几分,这次去洛阳恐怕是凶多吉少。但他不能让李氏宗族遭受灭顶...
· 十堰再现大唐皇室后裔家谱揭秘千年传奇
来自郧西县李洪领家,目前暂寄存在市档案馆的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李氏家谱》,详细地记载了从第一世唐太宗第五子李恪,到李恪十一世孙、太子太傅李道的后代迁徙至郧西县等地。李恪后人在十堰?这听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不过按《李氏家谱》记载,确有其事。不过,事情还得从1000多年前说起。江西磨刀李氏家族来源李恪(619-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子,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有同母弟蜀王李愔。公元904年正月,大唐王朝已走向了末路。正月初五刚过,控制朝政的梁王朱温下令彻底毁掉长安的皇宫、百司衙门等,强逼唐昭宗、文武百官及全城百姓迁往东都洛阳。正月十一日,唐昭宗的车驾出发。皇帝仪仗全免,昭宗夫妇乘一辆辇车逶迤而行,丞相、中书令、各部尚书及王子皇妃等或轿或马,更多的是步行。李恪十一世孙、太子太傅李道父子也在其中。对自己的命运,38岁的昭宗已猜到几分,这次去洛阳恐怕是凶多吉少。但他不能让李氏宗族遭受灭顶...
· 族谱揭秘千年传奇十堰再现大唐皇室后裔
李氏家谱李氏家谱族谱网最新网络了解到,来自郧西县李洪领家,目前暂寄存在市档案馆的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李氏家谱》,详细地记载了从第一世唐太宗第五子李恪,到李恪十一世孙、太子太傅李道的后代迁徙至郧西县等地。李恪后人在十堰?这听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不过按《李氏家谱》记载,确有其事。不过,事情还得从1000多年前说起。江西磨刀李氏家族来源李恪(619-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子,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有同母弟蜀王李愔。公元904年正月,大唐王朝已走向了末路。正月初五刚过,控制朝政的梁王朱温下令彻底毁掉长安的皇宫、百司衙门等,强逼唐昭宗、文武百官及全城百姓迁往东都洛阳。正月十一日,唐昭宗的车驾出发。皇帝仪仗全免,昭宗夫妇乘一辆辇车逶迤而行,丞相、中书令、各部尚书及王子皇妃等或轿或马,更多的是步行。李恪十一世孙、太子太傅李道父子也在其中。对自己的命运,38岁的昭宗已猜到几分,这次去洛阳恐怕...
· 两千年曾氏家谱“再现”重庆
“两千五百年,一本曾氏家谱。记载的不仅是这个家族的故事,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摸着再版的《武城曾氏重修族谱》,61岁的主编曾德江感叹。13日,纪念曾子诞辰2520周年暨再版《武城曾氏重修族谱》颁谱首发仪式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国各地的上百位曾氏家族成员齐聚重庆,参加首发仪式。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与孔子、颜子、孟子一起被尊为儒门“四圣”,号称“宗圣”。相传《四书》中的《大学》为曾子所著。“再版这本族谱是自我父辈起的心愿。”76岁的曾治扬,是《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的持有人。“族谱是由家族指定的人进行保管,从我太爷爷传到我这里。族谱有很严格的保管规定,所有宗亲只能到我家里借阅,不能带离。”曾治扬说,以前有宗亲从外地特地到重庆,只为看一看这本出自清朝道光元年(1815年)的族谱。记者看到,《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的每一页均加盖了清代雍正皇帝钦赐的“省身念祖”大印,还记载了历代皇帝的御论、御赞、赐匾、诰封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