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亲问祖

洪――洪氏系承三支 共工宏氏弘氏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80
转发:0
评论:0
洪――洪氏系承三支共工宏氏弘氏,洪氏,源远流长,他们的来处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上古时期神气万分的“共工氏”。然后

洪氏,源远流长,他们的来处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上古时期神气万分的“共工氏”。然后由共工氏而共氏,由共氏而洪氏。数千年的家世源流,源源本本,清楚明白。
  关于这个问题,《姓纂》一书说明得最为明确。该书是这样说的:“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为洪氏。”
    省略为一个共字
  由此可见,上古时期神采飞扬的共工氏,于4200年前被虞舜流放到幽州以后,曾经把自己家族的姓氏省略为一个共字,后来,又为了避仇,才在原来姓氏的旁边加上三点水,子孙世代相传,终于形成了一个十分著名的姓氏。
  隋、唐以后洪氏称盛于皖、赣一带。南北朝时由于五胡乱华而导致的民族大迁移,把过去繁衍于北方的洪氏带到了南方,固然是一个最大的因素。唐明皇时江西豫章(即南昌)宏氏的改姓为洪,应该也有很大的关系。《姓氏考略》上记载说:“豫章宏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一方面指出了洪氏家族的阵容扩大,另一方面也为江西的多洪氏,作了注脚。
  另外,于唐德宗前后,现在江苏的武进一带,也出现了第三支以洪为姓的家族,那便是《姓纂》上记载的:“毗陵监察御史洪察,常州人,本姓弘也,避孝敬讳改姓洪氏,生子兴,起居舍人,生经纶,谏议大夫。”
    三支‘人马’组合而成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知道洪氏是由三支“人马”组合而成的――第一支源远流长,是传自好几千年以前的共工氏;第二支是唐明皇时改自江西南昌的宏氏;第三支则于唐德宗时分自江苏武进的弘氏。这项资料,当可作为洪氏人士探寻本身来龙去脉的线索。
  分别来自三个不同方面的洪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便是他们长久以来,都是活跃于南方各地。北方的洪氏,虽然不是完全没有,但比较少见。
  在历史上,洪氏的才华洋溢,杰出的人物不绝于历代的史书,其中,除了道光年间几乎以太平军倾覆了满清的洪秀全以外,宋朝时安徽宣城的洪皓,大概是人们所最熟悉的洪姓历史人物了。
  洪皓,被后人比喻为“汉之苏武”,是一位以忠贞事迹照耀千古的不朽人物。根据《宋史》的记载,他少负奇节,有经略四方之志,在宋徽宗的宣和年间出任宁海簿摄令事,便已表现杰出。到了宋高宗南迁,他奉诏出使金国,被金人所拘留,强迫他出仕刘豫,却被他以一番“万里衔命不得奉两宫南归,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耶?愿就鼎镬”的大义凛然的话,严予拒绝。后来,他被流放于冷山15年,艰苦备尝,却始终持节不变,所以赢得“汉之苏武”的美誉,千秋万世受人景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从易“宏”为洪到易“弘”为洪
从易“宏”为洪到易“弘”为洪有意思的是,歙县状元洪莹,在嘉庆七年(1802)整理校刊了《元和姓纂》。林宝之后,宋人郑樵作《氏族略》、邓名世作《古今姓氏书辨证》、王应麟作《姓氏急就章》、谢枋得作《秘笈新书》。宋人不仅是在林宝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而且林氏姓纂也在宋人的文献中得到了传承和延续。林宝的姓纂成了中国姓氏的经典文献,但实际上唐代的书籍早已散佚。明代编撰《永乐大典》时,《元和姓纂》部分内容散见于大典千家姓之下。所以洪莹综合了宋代各家重新厘定的《元和姓纂》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有徽州洪氏校刊再版的姓纂,在对待洪氏得姓的问题上与林宝又有什么不同呢?果然,洪氏校刊本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洪子舆的父亲洪察:“原缺‘察’字,或疑上文名‘厚’者,据《秘笈新书》作‘察’”。洪莹(1780―1840)字宾华,号钤庵,歙县洪源(洪坑)人。嘉庆14年(1809)己巳恩科状元,授翰林院编修。钤庵淹通经史,五...
· 洪氏名人:​洪启睿
洪启睿(1556年-1616年),字尔介,号讱原,南安县英都(今南安英都良山村)人。明万历壬辰科(1592年)会试第一名,殿试二甲第一名。历任礼部主事、祠祭司郎中、两浙按察使、浙江左布政使,有《还山十誓》等传世。现丰州九日山上石佛亭立有“重修九日山石佛亭碑”,碑文为洪启睿所撰。
· 宏农(弘农)谭氏源流世系
1世谭祁zhi谭子(Tánzi)生,公元前729年,(周平王四十二年,鲁惠公四十年,燕君郑侯卒,子穆侯即位。宋君宣公卒,传位于弟和,是为穆公,公元前729年),古谭国国君,谭氏开姓祖先。谭氏第一始祖;谭祁,周初大封诸侯时,大禹后裔中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4年)吞并了谭国。谭子(Tánzi)眼望谭林,不觉悲从中来,遂拜别宗庙,带领公子叔季并城中军民,子夜出城,避祸往莒.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谭氏始祖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始祖;第一世祖,谭祁,堂号;宏农谭氏(由此,大禹便被尊奉为谭姓的血缘始祖)。史传说一谭子(Tánzi);古谭国国君,谭氏开姓...
· 龚――龚氏系承共氏 避难加龙为龚
关于龚氏的来源,所有古籍的记载都异口同声,看法一致。譬如,《古今姓氏书辨证》指出:“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汉有龚遂”;《姓纂》则指出:“共工后有共、龚二氏”;《万姓统谱》也指出:“龚氏之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望出武陵。”一说,黄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龙继其职,其后为龚氏。据此,龚氏是以祖先的官职及名的一字组成的。龚氏源自上古共工氏,由上述的文献看来,是丝毫不容置疑的。同时,在过去漫长的好几千年时间里,也一直未曾发现他们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记录。因此,龚氏可以说是一个一脉相传,血统单纯的大家族,所有姓龚的人,不管身处天南地北,统统都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当然,龚姓男女之间的论婚娶,也是一向不被允许的。共工氏是上古时期一个几乎与黄帝的姬氏之族分庭抗礼的显赫家族。4000多年前,他们被列为所谓“四凶”之一,被圣君虞舜流放到现在的河北和辽宁一带,并且开始以单字的“共”为整个家族的姓氏。然后,经过了...
· 洪氏故里洪源洞
洪氏故里洪源洞“有此乾坤有此岩,谁知仙境在人间;行行行到光明处,始信当初进步难。”踏循着宋朝著名学者、曾任礼部尚书洪皓的足迹,寻觅他留下的七言绝句《游洪岩》的诗境,我们初访幽奇神秀的洪氏故里。江西省乐平市峁山洪源镇是一处集人文历史与地理风光的名胜。峁山逶迤起伏,海拔大约在三四百米之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峁山脚下的洪源村土肥地沃,林茂竹翠,山气清新,诞生和培育了不少中华英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洪皓―洪迈―洪秀全为代表的洪氏家族,对南宋以后的中国历史有过重要作用,产生过深远影响。于是,峁山洪源也就闻名于世了。洪皓(公元1088年―1155年)生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北宋赵煦绍圣年间,卒于国破山河碎的南宋赵构绍兴年间,是当时著名的爱国者。他年少志成,中过进士,授徽猷阁直学士,任饶州知府、礼部尚书等职。洪皓曾经“冒死罪赈灾,放粮救难民”,名震一时;后在南宋任礼部尚书时,出使金国,被流放偏僻山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