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解密:邹氏历史上的两次大迁徙
邹氏祖先早在春秋时的邹邑开发故土,兴家创业,经几代人艰苦努力,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向宋国周边开始经济文化交流,甚至走出本土,由北向南,迁回往返,寻觅自己的位置,施展才能,谱写了家族发展蓝图和播迁的辉煌历史。
1、第一次大播迁
邹氏播迁始于战国中期。据有关史籍记载,战国时齐国君田齐,即齐威王在位期间(前356-320)招揽学者,任其讲学议论。如邹氏十世祖邹忌,宋国邹邑人,公元前336年任相国,遂迁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定居。越八世阳公长子琐公、次子慎、三子植迁临川(今山东寿光县)。后琐公子仲俊公封东鲁侯,迁兖州府莱州(信山东掖县)、慎公第六代孙拱迁苏州,抵迁粤东。植公子规公第六代孙亨迁凤城(今辽宁丹东市西部),亭迁岳阳(今湖南岳阳市)亮迁涿州(今河北涿县,)豪迁彭泽(今江西彭泽县长江南岸)。第十五代孙湛公徙居南阳(信河南南阳市),其子萃迁湖南。最早南迁者是仲俊公三世孙(琐公四世孙)光启,于西汉武帝后无二年(前87)南下赴江右(今江西)任抚州刺史(监察官,官阶低于郡守),在任五年卒于衙署。其后代落籍江西,辗转多处。如传至仲俊公九世孙文信,绰之长子,官任临州学正,再任南昌教职,讲学南境(丰城),遂家焉。其长子坚迁居丰城虔里。至二十世珣公,又于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426),由江西丰城虔里徙居新吴(信奉新) 山。
2、第二次大播迁
这次播迁最早始于北宋,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岳飞抗金多次亲临黄州,见该地附近地广人稀,遂从江西移民到湖北黄州(《古城黄州》227页)。元末明初,江西松桓公后裔,有的因任职,有的因兵役逃乱,更多的是明初商贾和移民,他们与其他氏族选民一道向住地方圆几十里、上百里甚至几百里的异境他乡落籍。
避难徙居 北宋末年,金兵大兴攻宋。清康元年(1126)金人之乱,北宋灭亡。建炎元年(1127),宁微宗、钦宗二帝北狩为庶人。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仓皇徙都临安(今杭州市)建立南宋政权。当宋金转战,宋室南渡之际,举国上下一片混乱,群盗蜂起,民群流徙,择地而居。据邹谱记载,当时有江西奉新珏后裔移居他乡。如珏公十一世孙公烈与弟公杰迁湖北江夏将台驿;南宁乾道5年(1169)前后,秀湘公迁黄冈黄汉湖;秀能迁罗田县多云镇;秀润、秀泽迁圻水(今浠水县)杨历湖;克谨迁湖南常德府龙阳县小江镇等。
移民徙居 在迁徙中,移民徙居者多。明初后,江西邹氏和其他氏族先民向省内外各州县延伸,到湖北州县走向者尤多。从当时历史和社会情况看,我国唐宋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后来在元代统治下,农业受到严重破坏,大片农田成了牧场,大批劳动力变成了驱丁和奴隶。特别是到元代末期,由于连年灾荒,赋役苛重,以及红巾军的长期却掠与破坏,在广大地区内,农业呈现一片荒凉凋撇景象。据洪武初年记载:“时兵革连年,道路榛塞,人烟断绝”。过去“耕桑之了,变成草莽”。湖广大多数地区,地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之地多。荆州、黄州等地,经元末兵 之后,几乎是一片废墟,多是空旷无人之地。在这种普遍又严重的情况下,明朝廷实行屯田,即迁徙农民,将“狭乡”无地之家迁往“宽乡”从事屯税。还可以使上田“水为己业”、“永不起科”,免除徭役三年等。在明王朝诏令下,约从明初洪武到成化年间,即公元1390年至1466年前后,江西外出人口多,其中大部分去了湖广,少数到了河南、陕西。据记载,嘉靖时“江西土瘠民贫,无奇产,民皆仰食糊口四方”。万历年间“江右之徙楚也,十人而八”。
商贾迁徙 农业的发展,不仅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粮食和原料,而且也为农民抽出时间来从事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起初这种经营大多行之于家隙。后来“仰帝郡,或弃家远服贾矣”。所记载,当年江西出外人口中,大都去了湖广。奉新县“务农耕桑,民多商贾”,丰城县“民勤耕稼,而更多务商贾”。
从上述可知,当年从江西来湖北的不仅有屯男的农民,还有众多的商贾,也不仅是来自一地一姓,而是包括邹氏在内的来自各地诸多的先民。因此,在明代,将民众徙居湖北州县人烟稀少,空旷地区屯田,或商贾外迁,是明王朝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湖北邹谱记载,当年先后徙居湖北的祖先有近百户,主要系松垣公与天经、天纬公后裔。他们主要分散在黄州、汉阳、襄阳、荆州等州府人烟稀少的空旷地区,远离祖籍,繁衍生息,历经风风雨雨,兴家创业,使邹氏逐渐繁衍昌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