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客家人的修谱热

2024-11-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4
转发:0
评论:0
客家人一词,是江西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地居民,和客家人相对应的是土著(本地),客家人有“做客”,外来户,搬迁过来的意思。在我国,客家人非常的热衷于修家谱,这个现象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的客家人。修谱是一个家族里的头等大事,费时费力,如韩姓,王姓族人从筹划到实施,再到装订成册,发到各家各户,一般有3个步骤:1,编委会编委会一般是有一定社会地位,财富,话语权的族人构成,主修则是族长来当,另外还有倡修、监修、协修、校阅其他职位,和一些杂志社的编辑部一样,有着明白的分工。2,筹款编委会成立后,就开始筹款,古代有族田,祭田,或者是均摊,入谱的人叫“打旺丁”,按照旺丁人头每家每户出钱。也可以捐资,或者根据家谱提前订购来解决经费问题。3,修谱由编委会请修谱师傅,制定相关的宗谱编修计划,再按照计划实施。准备工作有制定字辈,按序排辈、排行记录姓名。然后就是出谱,拜谱,发谱。新谱在初步的定稿后,要通知到各家各户,选...

  

  

  客家人一词,是江西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地居民,和客家人相对应的是土著(本地),客家人有“做客”,外来户,搬迁过来的意思。在我国,客家人非常的热衷于修家谱,这个现象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的客家人。

  

  修谱是一个家族里的头等大事,费时费力,如韩姓,王姓族人从筹划到实施,再到装订成册,发到各家各户,一般有3个步骤:

 

     1,编委会

  

  编委会一般是有一定社会地位,财富,话语权的族人构成,主修则是族长来当,另外还有倡修、监修、协修、校阅其他职位,和一些杂志社的编辑部一样,有着明白的分工。


  客家人的修谱热


  2,筹款

  

  编委会成立后,就开始筹款,古代有族田,祭田,或者是均摊,入谱的人叫“打旺丁”,按照旺丁人头每家每户出钱。也可以捐资,或者根据家谱提前订购来解决经费问题。

  

  3,修谱

  

  由编委会请修谱师傅,制定相关的宗谱编修计划,再按照计划实施。准备工作有制定字辈,按序排辈、排行记录姓名。

  

  然后就是出谱,拜谱,发谱。

  

  新谱在初步的定稿后,要通知到各家各户,选吉日把谱牒迎回祠堂,这个叫“出谱”。挑选良辰吉日,族人礼拜家谱,称为“拜谱”。拜谱之后,由韩姓族长发谱。

  

  以前的客家人家谱大多数线装书手抄的,在材质也不同,有纸的,也有布的。手抄、木刻、油印、铅印等版本,有总谱、房谱、联宗谱、宗祠谱等分类。然而现在随着油墨打印机的普及,修谱变的容易了起来,随着年轻一代使用电脑,家谱也有了电子家谱。

  

  太平盛世,赣南赣北修谱之风日盛,而复苏的修谱大潮,是客家人记录先祖迁徙,族人血脉的热烈需求,同时也是客家人不忘传统,弘扬祖德,传承后代的风尚。

  

  无论客家人迁徙多少次,迁徙到了哪里,有了家谱,就能够知道自己曾经的故土和族人在哪里,有家谱,就知道根在哪里,这也是客家人修谱热的最好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客家人的修谱精神
提要:“盛世修谱”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潮,客家人尤其重视对族谱的编修工作。早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初的1984年,为了配合广大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寻根热情,充分发挥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发出国档会字(1984年)7号文件《关于协助编好的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可见族谱确实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可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养分。各地各姓持续涌现的重修、续修族谱的行动,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追根溯源、崇祖思亲意识的一种回归。但由于现在的族谱基本上是由民间热心人士组织编写,在经过历史上的各种、灾难的破坏后,成系统的、流传有序的古谱本来已经不多,加上修谱人文化水平参差,也带来了现代家谱质量良莠不齐的状况。特别是受标榜门第、夸耀历史思想的影响...
· 民间修家谱热调查
修谱、续谱之风,近年在各地悄悄兴起。但由于没有相应机构去指导、服务和管理,这波潮流中参与人数、修成和正在修撰的谱册数究竟有多少,体例是否科学、内容是否可信,总体情况我们一无所知。历史上曾有谱局这样的机构;现在各地修谱主要靠参阅别家和自己琢磨。家谱和族谱是庶民自己的历史。谱牒在国家史乘中的重要地位早在1984年就重新得到国家确认,但至今还有许多修谱人是在“悄悄地战斗”,认为不宜宣扬。以人民公社和生产队为代表的集体生产模式解体后,农村宗族意识得以复苏。近十多年,由于农村地区“村集体”躯壳化、主业凋敝、人员流散,而村民其他收入尚可,加之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一批农村文化人集中退休,各地续谱、修谱、收族之举蔚然成风。相比徽浙闽粤等地,中国北方是“文革”中谱牒资料损毁最严重的区域。而今,这些地方的修谱热情似乎迎来复苏性增长。不论在省城太原,还是各地市的偏僻村庄,只要问“你认识的人里谁在掇弄修家谱”,一...
· 天下谱局与金华民间修谱热
天下谱局与金华民间悄然兴起的修谱热职业修谱人:寻根问祖,务必准确传承家谱文化许健楠陈倩吴悠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我国史学的三大支柱。即便是在现在,人们的宗族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比如碰到同姓氏的人,总会说一句:“五百年前是一家”,距离一下就拉近了。春晚上,小品《不差钱》里有句台词:“我也有个姓毕的姥爷。”乐和之余,此话内涵多少是跟家谱文化有关。记者最近调查发现,在民间正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修撰家谱,许多金华人不惜耗资耗时找寻家族史,觅回逐渐淡出公众视线的这一传统文化。有需求,就有市场,不知不觉中,家谱修订业开始走俏,职业修谱人也渐渐吃香了。凤林王氏家谱时隔66年重修“四世一品”出自王氏家族今年5月,新修的凤林王氏家谱正式完工,共8卷,新增4593人。“家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价之宝,千万不能失传!”王胜年老人说。澧浦镇蒲塘村王氏祠堂,从2006年开始修建,历时两年多,花费50多万元。“没有...
· 【修谱说】为什么农村比城市更热衷于修谱?
从先秦族谱雏形《世本》,到现代越来越普遍的互联网电子族谱,族谱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富足,重视传统族谱文化本该是一件越来越普通和流行的事。但随着现代化都市的发展,城里人反而减少了人对宗族和世系的看重,相较城里人,农村人更热衷于修谱,这是为什么呢?旧时族人“烟火连接,比屋而居,虽家与家分炊,但同一血缘合成了巨大的向心力。”而在代表现代文明的城市当中,家族的圈子正在一步步缩小,直系亲族除了父母和孩子再加上祖父母外祖父母,尤其生活在城市的居民,一家一户为单位,没有跟族人比邻而居的情感联结和体验,很难有对宗族传承的看重。而且,在城市当中,家庭就是一个经济单位,而宗族不再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宗族中的亲戚已经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城市人因此就不会有修家谱的动力。而在农村,导致世代修谱的原因主要是这两个“寻根问祖”。“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我...
· 枝江民间悄然兴起“修谱热”
本网讯(记者毛启国)“国家编史,地方纂志,姓氏修谱”,“家有谱犹国之史,史以记实事,谱以记昭”记者近日在枝江各乡镇采访时发现,寻根问祖、合族立谱就像前几年枝江人谈论房价一样,成了枝江民间流行的话题,似乎让每个人都身陷其中。民间修家谱的热情高涨。“以前不修谱还不知道,现在知道自己说不定还是名门之后呢!”在枝江城区经营水果摊的尤先生说起此事,一脸骄傲。记者近日在枝江采访时获悉,经过2年苦心“经营”,枝江尤氏族人在城区国际大酒店举行了《尤氏族谱》发行仪式,来自宜都、长阳、荆门、巴东、江陵、恩施等地的族人出席。据了解,近三年来枝江已有李氏、施氏、胡氏、林氏、曹氏、赵氏、尤氏、文氏、毛氏、陈氏等20多个姓氏新修了族谱,并主动将新修的族谱捐赠给枝江市档案馆永久收藏。民间寻根问祖、合族立谱比比皆是;城区、村镇几乎已经到了家家户户入谱的境地。修谱,从小处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传统宗族观念的体现,还旨在感念先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