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服?五服是哪五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父母长辈们闲聊家常时,经常会听到:谁跟谁是亲戚,还没出五服呢!那么,五服是什么意思?五服究竟是哪五服呢?一、五种不同服式古代每个等级的人的服式都有不同的规制,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穿错了衣服很容易获罪。比如,在明代,皇帝服饰可以使用龙纹,普通官员不能使用,也不能使用玄色、黄色、紫色。二、距离远近在古代,以天子居所为核心,根据距离远近划分为五个不同等级,下一等级为上一级服务,故称五服,距离皇城由近及远分别是甸服、侯服、绥服(宾服)、要服、荒服。三、血缘关系从宗亲血缘来说,五服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而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的诛九族是哪九族呢?指的是,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人,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子、孙、曾孙、玄孙。四、丧服制度五服,还是古代的一种丧服制度。在古代,对丧葬非常重视,流行服丧,根据与逝者关系远近不同,服丧时间不同,丧服布料的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父母长辈们闲聊家常时,经常会听到:谁跟谁是亲戚,还没出五服呢!那么,五服是什么意思?五服究竟是哪五服呢?
一、五种不同服式
古代每个等级的人的服式都有不同的规制,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穿错了衣服很容易获罪。
比如,在明代,皇帝服饰可以使用龙纹,普通官员不能使用,也不能使用玄色、黄色、紫色。
二、距离远近
在古代,以天子居所为核心,根据距离远近划分为五个不同等级,下一等级为上一级服务,故称五服,距离皇城由近及远分别是甸服、侯服、绥服(宾服)、要服、荒服。
三、血缘关系
从宗亲血缘来说,五服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而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的诛九族是哪九族呢?指的是,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人,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子、孙、曾孙、玄孙。
四、丧服制度
五服,还是古代的一种丧服制度。在古代,对丧葬非常重视,流行服丧,根据与逝者关系远近不同,服丧时间不同,丧服布料的粗细也不同,分为五等,故称五服。
斩衰cuī:第一等,最粗的生麻布制成,服丧时间:三年。
齐衰zīcuī:第二等,粗麻布制成,服丧时间:根据与逝者亲疏关系,分三年、一年、九月、五月、三月不等。
大功:第三等,也叫大红,粗熟麻布制成,服丧时间:九个月。
小功:第四等,也叫上红,稍粗的麻布制成,服丧时间:五个月。
锶sī麻:第五等,较细熟麻布制成,服丧时间:三个月。
我们在平时交流时,为了拉近距离,常常会谈起彼此的亲戚关系,五服是个神奇的分界线,如果关系在五服之内,就觉得是一家人,很亲近,出了五服,关系就莫名的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什么是五服
五服是指(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礼记·学记》)。《辞源》“五服”:旧时丧服制度,指上五代,下五代(五代以内),以亲疏为差等,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名称。上五代,即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下五代,即自身、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孝服虽然有传承和变异,但基本保持了五等的定制,即:斩榱、齐榱、大功、小功、缌麻。“斩榱”(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种。“榱”《说文解字》释为‘椽子’。‘榱’之言差次也。自高而下、层次派列如有等衰也。这里引申为丧服中披于胸前的上衣,下衣则叫做裳。斩榱上衣下裳都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是用刀剁成的不缝边的很粗的生麻布做成的丧服,意思是最亲的人死了,无心讲究。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含继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要服斩榱,一般是服三个年头;已嫁女为父一年;孙为祖父母一年;重孙为曾祖父母五月;玄孙为...
· 五服是什么?五服的来源浅析
五服制度作为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西周时期的宗法体系。这一丧葬礼制的核心在于根据生者与逝者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划分出五个层次不同的丧服类别及对应的居丧期限,故此得名“五服”。五服不仅是一种严格定义的丧服样式,更是一整套严谨细致的居丧制度。它遵循了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原则,只溯及或延伸至五代血亲范围,并据此设立了五类不同的丧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等。超过五代之后,则不再承担相应的服丧义务。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周时期,由于君权与宗权的高度统一,五服制度同样适用于臣属与君主之间的关系,例如诸侯为天子需服三年重丧。追溯五服制度的最早记载可见于儒家经典《仪礼》中的《丧服》篇,同时,《礼记》多篇内容如《曾子问》《丧服小记》等也对此进行了集中论述。五服制度源于西周严格的宗法制度,并旨在巩固这一制度基础,鉴于当时社会结构中宗法权力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的特点,五服(尊亲之服)在西周国家...
· 五服
中国、朝鲜、越南的五服斩衰衰(汉语拼音:Cuī),通“缞”。五服中最重的丧服。凡丧服上衣叫衰(披在胸前),下衣叫裳。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衣旁和下边不缝边,所以叫做斩衰,斩就是不缝缉的意思。在明朝以前,子为父、父为长子都是斩衰(注:诸侯为天子、臣为君也是斩衰。),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除服斩衰外还有丧髻,这叫“髽(汉语拼音:zhuā)衰”。斩衰都是三年丧(实际上是两周年,多为二十五个月除孝。)。至明、清,子及未嫁女为母,承重孙为祖母,子妇为姑(婆),也改齐衰为斩衰。《礼记·丧服小记》:“斩衰括发以麻。”《清史稿·礼志十二》:“斩衰三年,子为父、母;为继母、慈母、养母、嫡母、生母;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子之妻同。女在室为父、母及已嫁被出而反者同;嫡孙为祖父、母或高、曾祖父、母承重;妻为夫,妾为家长同。”齐衰齐衰(汉语拼音:ZīCuī)次于斩衰。齐,音资,着献衣服的下䙓。用粗麻布制做,断...
· 为什么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五服是什么?
若是喜欢看古装剧,一定会注意到,某位官员若是犯的事大了,极有可能就会“株连九族”,这算是“连坐”的顶格处罚,相当于一个宗族没了。“九族”不难理解,从高祖开始数,一直到玄孙,一共九代,这是纯指父族的几代人。也有种说法,将母族的几代也包括。不过就中国历史上统治的需要,更多的应是倾向于前者,因为始终强调的是“父宗”。为何要先解释这个概念,因为民间说法中的“五服”,实际上应是这“九族”的概念。在中国某个地区,流行着一个说法,说是若是出了这五服,就算不上是“亲戚”了。很多人眼中,这五服就等于是“五代”概念。若是这么简单,为何古人不直接用“代”,而非得用“服”?看看老祖宗对这个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吧。在古籍中,“五服”用途颇广,其中一个概念,就是以距离的远近划分,分成几个服,这个“服”的意思就是服侍天子。这种以天子为中心,然后向外扩散的统治管理模式,和大家族中,以某个老祖为开始,子孙绵延何其相似。所以,中...
· 五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五服制度?
五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五服制度?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人死以后,亲属为表示对死者的哀思之情,要穿特别的衣服,称丧服或孝服。但最早的丧服却不是这个意思,而是畏惧鬼神的一种表现。人们认为人死以后,灵魂还存在,并能祸及子孙。如子孙有过错,灵魂会予以惩罚。为了逃脱灵魂的惩罚,人死以后,亲属往往要到外边躲藏一时,或穿上一种特制的衣服,让灵魂认不出来,实际上是一种护身服。渐渐地,这种护身服便演变成了现在广为人知,并为人们所接受的孝服。大约西周的时候,就有了关于丧服的记载,那时称为“素服”。春秋前期,丧服逐渐流行,而且形成了相关的制度。特别是在鲁国,丧服制度已经相当完备了。鲁襄公死后,在埋葬他的时候,他的儿子昭公一连接着换了三次丧服,因不合规定,而受到了当时人们的责备。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使周礼遭到破坏,治丧出现了严重的违礼现象。这种违礼现象不仅使统治者感到忧虑,而且引起了士人特别是儒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