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谱-厚德堂记
尝闻德赋于天而具于人。惟行得于己,斯泽被于人。德也者,美善之名也。故《洪范》有“三德”之称,《周官》有“六德”之号,《大禹》则曰“九德”。此言德之修于身也。《盘庚》曰:“施实德于民。”《小雅》曰:“既饱以德。”《传》曰“子其德我乎?”此言德之及于人也。“君子进德修业,”《易》系之矣。“民之秉彝, 好是懿德”,《诗》咏之矣。故求其德全于己,而人闻风而向化焉岂易言哉!
余自乾隆庚成馆于四十五都之凤梧书室,六载,而门弟子之游于洋水者十数人,后围广帝字祀先者,亦拾芹而去。数年后游盘山,宿于祀先家,盘桓数日,偶至一堂曰“厚德”,额曰“厚德培风”。细览之,系乾隆十四年三月县尊张公朱梅所给送之匾也。余询其由。祀先曰:“我曾祖讳毓柱字君万,秉性藏朴,不尚浮华,日与昆仲子侄辈说敦伦崇实之道、兴仁讲让之事,以至家喻户晓,革薄从忠。一乡之人皆知简用谨身,而嚣凌之陋习化而局醇厚之休风。县主闻之,赐额旌闻,且给顶带荣身。此额所以至今尚存也。”因请记于余。
余以晨人受天地之中以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尔祖之德既厚而化,而导之一方之人,其德亦归于厚也。举子三讳: 传金,传玉,传旺。克承父志,广其惠于人,故孙支之繁昌视他族晨更盛。《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信不诬矣! 其以厚德名堂也固宜。今记之,以待家乘之重修,付诸梓,以垂不朽。
时嘉庆四年岁次已未三月,邑廪膳生舜授氏吕伯传拜撰。
译:闻说德行天赋于人,但只有自身践行才能感受到其美好的影响。德行代表了美好和善良的品质。据《洪范》称之为“三德”,《周官》则称之为“六德”,而《大禹》更称之为“九德”。这些都是指德行在个人修养方面的重要性。《盘庚》中提到:“要在人民中施行实际的德行。”《小雅》中写道:“以德行满足”。《传》问道:“你修养的德行能够感染我吗?”这些引用都强调了德行对他人的影响。《易经》中也指出,“君子通过修养德行来发展自己的事业。”《诗经》中歌颂了“人民遵循善良的道德行为”。因此,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追求完善的德行,这样当别人感知到你的德行时,会向你靠拢。但这并非易事。我曾在乾隆庚成馆的凤梧书室待了六年, 那时候很多门徒会来洋水游玩,后来围观广帝的祭祀,也会采摘芹菜而离去。几年后,我去盘山游玩,住在祭祀先人的家里,逗留了几天,偶然间发现了一间名为“厚德”的厅堂,上面有一个匾额写着“厚德培风”。细细查看后发现,这实际上是乾隆十四年三月由县主尊张公朱梅所赠送的匾额。我询问祭祀先人的家人,得知原因。他们告诉我,我曾祖父名叫毓柱,字君万,有着真挚纯朴的品性,不崇尚浮华,每天与亲戚朋友讨论道德和仁爱的事,以至于家喻户晓,革除陋习,倡导纯朴风气。县主得知后,赐予了纪念额和带子。所以这个额头至今保存下来。我写下这篇文章,等待家族重修的时候,将它保存在家族档案中,以传承至永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