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谱序
孔氏宗谱的编修历时漫长,经历了多次修订和整理。在北宋元丰年间,孔氏宗族的宗翰公感到旧谱编录不全,易散失,于是创办了《阙里孔氏谱系列》并分发给族中成员保存。后来经历了南宋、金、元等时期的战乱,虽然有人继续修订,但刊本较少。明弘治年间的六十一代弘泰公是首次进行重修,并规定了修订的周期。然而,在民国时期只有五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谱是在上世纪末,经历了六十余年的时间。现在孔氏族人日益增多,希望能进行续编工作。在1996年,七十七代德塘发起了修谱的倡议,并成立了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发出了倡议书,得到了广泛响应。经过十多年的调查、登记、编纂等工作,我们终于完成了续修工作。修谱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孔氏族人的寻根、稽系、定位,还是传承孔子的思想和儒学文化的重要典籍。续修宗谱是作为孔子后裔的责任,我们将不敢有丝毫懈怠。
孔氏宗族,源自孔子,下及后裔,传承八十余世,绵衍二千五百六十年,虽历经有外徙而失考者,但今存世可考可续者已逾百万,遍居全国各省、市、区,乃至世界各国,蕃衍可谓盛矣。然如此庞大宗族,源远流长,时久则昭穆不明,世系难辨,岂能无谱牒以志之? 孔氏宗谱,初时只具写册,惟纪宗子传承,宗族未克编录,历代族人虽时有俊贤,但均未列于谱中,世久则泯然无闻。北宋元丰年间四十六代宗翰公深感旧谱编录疏略,且有时乱极易散失之整,遂创合录族人并刊印成峡之《阙里孔氏谱系列》,分藏于族中。其后,历经南宋、金、元,战火频仍,虽不乏续修之人,但刊本寥寥。至明弘治间六十一代弘泰公首竞重修之业,并定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之规。而后惜未能全循此规,直至民国合修宗谱之四百五十年问,续修宗谱仅明天启、清顺治、康熙、乾隆与民国五次。前次修谱至上世纪末已历六十余年,孔氏族人日众,聊宗之心日切,欲请续谱之声日盛惜宗子南徙,鞭长莫及,众望难高欲行之典。若角延宕时日,势必人事散漫无稽,年湮世远,绵延二千余年之宗谱或将有后世难以为继之虞,幸有七十七代德塘于一九九六年邀集宗子近支“五凝”兄弟二十余人公议修谱事宜,并获宗子首肯。遂设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主司盛举,乃向国内外发出告孔氏全体族人书,倡议并启动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惟循血缘原则男女兼收外,体例率旧。倡议发出,八方响应。继而广泛调查登记,缜密稽考,审慎续接,潜心编纂,勘定付梓,历时十余年,科竣大业。所幸者,远徙高丽六百余年之三万余族人得于本次续修谱牒中归宗。先祖孔子,开儒学之先河,创学塾之首例,泽东方之教化,为万世之师表。《孔子世家谱》所栽族人,昭穆分明,传承有序,溯流者穷源,振裘者提领;且以其延时之长,族系之明,纂辑之广,稽考之实,体例之备,保存之全,堪称世间谱牒之冠:不仅为孔氏族人寻宗、稽系、定位之依据,且亦为发扬传统文化,稀究儒学与谱牒学之重要典籍。续修宗谱,衍及万世,实吾孔子后裔之责,岂敢稍懈。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德塘
副会长孔德坊、副会长孔德丽
公元二零零九年清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