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老田吴氏:家风泽润、英才辈出
九华老田吴氏是一个家风泽润、英才辈出的名门望族。在他们的族谱中,记载了许多历史时期的吴氏族人成就。其中吴栋材、吴孟光、吴世烨和吴襄等人是代表性人物,他们的事迹展现了这个家族的辉煌历史。
吴栋材(前 107-前 25)生于西汉时期,他是吴芮的后裔孙,出生在南阳唐州桐柏县嘉兴厢。栋材公官至江西顺元太守,为官清廉正直,深受人们敬爱。据《大九华山老田吴氏宗谱》记载,当时汉宣帝为皇太后做寿,各地官员都前去献贡。而栋材公看到当地遇到了灾难,甚至绝收,他以直言谏言,请求免除灾区的贡品。这次直言不讳引起了朝廷的不满,结果被左迁为六安令。在赴任途中,他经过青阳县时被九子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遂辞官归隐九子山脚下的松阳图新城里(即今老田炅)。在这里,栋材公开垦良田,种植桑麻,养殖禽畜,兴修水利,并修建了自己的住所。由于他的努力,吴氏家族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老田吴家”。正是这样的家风和努力,使得吴氏家族得以繁荣昌盛。
吴孟光(687-767)生于唐代,他是一个聪明而孝顺的年轻人。在家境贫寒、父亲多病的情况下,他全心全意地照顾父亲,悉心服侍。当时,贼寇入侵时兵临城下,吴孟光背起父亲逃避,宁愿自己死也不舍弃他。贼寇曾提出让他作为向导带路,但吴孟光宁可颈断也不愿效从。最终,他被贼寇杀害。吴孟光的妻子谭氏,在发现丈夫的尸体时伤心欲绝,最终因悲痛而去世。吴孟光和谭氏的故事感人至深,他们的孝道和忠诚精神被载入《江南通志》。为了纪念他们的孝节,后来的清朝礼部尚书吴襄赠予他们“孝烈可风”和“孝节成双”等匾额,以昭示后人。
吴世烨(1610-1643)家境贫寒,父亲常年患病。尽管面临困境,他始终忠诚地侍奉父亲,细心照料,没有丝毫怨言。他的妻子谭氏也视父母如命,被人们称为贤内助。
在明朝崇祯年间,贼寇突然袭击了他们所在的地方。为了保护父亲,吴世烨背起他逃跑,甚至宁愿舍命也不肯背叛。然而,贼寇为了让他们作为向导,向吴世烨提出了条件。尽管面对生死抉择,吴世烨毅然选择了守护父亲,坚决拒绝了贼寇的要求。
不幸的是,吴世烨最终被贼寇杀害。当谭氏发现丈夫的尸体时,她悲痛不已,最终因悲伤而离世。他们夫妇的孝道和忠诚精神感动了许多人,他们的故事被载入《江南通志》。
为了纪念吴世烨和谭氏的孝节,清朝礼部尚书吴襄赠予他们匾额,上面写着“延陵奇孝”和“孝烈可风”。他们的事迹在后来被传诵,成为了一时的佳话。
吴襄(1661-1735)生于清朝康熙年间,他在乡试中获得优异成绩,最终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考取了进士。他任职于翰林院编修,后升任侍读学士,之后被任命为顺天府学政。吴襄在历任的职位上勤勉尽责,尽心陈述政务,并经常得到皇帝的采纳。他还撰写了一系列著作,包括《古文全集》、《壶中九华集》、《贤良祠诸臣列传》和《梅花诗百首》等,被认为是一位文学领袖。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清帝赏识他的忠孝和才能,赐予他龙匾,上面写着“老成端谅皇恩三锡”。
这些代表性人物的事迹展示了九华老田吴氏的家风与家训。他们追求卓越,兢兢业业,不仅在古代历史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在后世也为吴氏家族树立了榜样。吴氏家族以其优秀的人才和辉煌的历史,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家风泽润、英才辈出,更加彰显了这个名门望族的光辉荣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