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从三苏祠看家风家教的重要性

2023-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074
转发:1
评论:0
坚定文化自信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从三苏祠看家风家教的重要性

三苏祠是北宋年间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整个祠堂坐落在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上,“三分水,两分竹”,有“祠在水中央”一说。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从三苏祠看家风家教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三苏祠看家风家教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从三宫一祠看郊底靳氏
郊底村现130户住民,400口人。其中靳氏百分九十人口都姓靳,村中三大古建筑群,白玉宫,三清宫,清修宫。从建筑风格上看,可推到唐,宋时代,宋金重修,现留存碑记上,都有靳氏族人参于并起主導作用。由理由说。郊底靳氏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甚至更远,更长。在一个不足百户的小山村,不通交通,没有运能。怎样有如此雄伟的古建筑群。是道教圣地吗?是当地百姓讲,靠神力之所能?现在有国保单位,市保单位,还有没例入保护单位的三清宫。如此多的古建筑。被政府相关部门逐渐重視,有望列入古文化乡村落建设。通过我爱我家人气指数评选,荣幸进入全县前十名,。起到了宣传郊底村极积作用。凝聚了人气活力,如此多人支持,郊底的明天会更好!同时也希望当地政府对郊底古建筑维护的高度重视。它的历史碑上记,金元年重修,甚至更远更古,.更神。白玉石柱从何而来。难道真的非人力之所能。维修工程开始一角山门舞台白玉宫,位于郊底村西500米的山岗上,...
· 荆氏家风与家教
荆氏家风与家教-------从明清皇帝的赐碑说起在山西临猗,县图书馆馆长荆富奎带我看了一块石碑,竟然是明万历皇帝给荆州俊夫人的诰命,三次诰命同铭刻于一块石碑上,从上到下的三个“制诰之宝”的大印,气魄非常。可惜的是上面二个诰命文字还清楚,最下面有些残了。从上而下读:万历三十年二月二十九日,封其夫人郭氏为淑人,“柔贞秉德淑贤为仪恩封为淑人”,下面是万历二十八年三月十九日,封其因”慧迪闺!⑾推胧啃校激励警三,……封为恭人。”再下面的第三道赐封,因石残看不见了。石碑铭刻按时间顺序,下面的为起始,上面的为最高。从网上查,洪武二十六年,重定命封赠职级“凡文官,应封赠祖父母、父母妻室者,照依钦定资格……正、从一品曾祖母、祖母、母、妻各封蛞黄贩蛉耍徽、从二品祖母、母、妻各封赠二品夫人;正、从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赠淑人;正、从四品母、妻各封赠恭人;正、从五品祖母、母、妻各封赠易人;正、从六品母、妻各封赠安人...
· 三苏祠
历史三苏祠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原为约五亩的庭院,有古井、洗砚池、碑亭等遗迹。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年)眉州知州赵蒽芽在原址模拟重建,嘉庆十一年(1806年)进行了扩建,增修了东西厢房和方墙门道,以及重塑了三苏父子塑像、设了3座神龛。之后也陆续扩建,现成为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2013年4月20日芦山大地震中有16处古代建筑受损严重,于13年8月22日正式闭馆维修,也是自清康熙以来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一次维修,投入资金约9000万元。三苏祠的维修坚持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古建筑所用木材上从眉山、乐山等地的木材市场寻找老木料。传统建筑工艺、名家匾额上按照传统的手工制作和古法加工。维修中铲除震前铺设的水泥地面,以川西风格红砂石地面易之。除此之外也通过假山重砌、新增红砂石古桥、植物分区等手段重塑川西园林风韵。维修后也利用生物自平...
· 翁氏家风家教登陆央视
本报讯(记者袁鼎)常熟翁同纪念馆王忠良馆长、翁氏后人翁以钧先生日前赴北京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录制《我有传家宝》节目。节目内容主要以常熟翁氏家族的家风、家教为主线,透过传世的翁氏文献、档案和书法作品等,讲述在传承和守望中――翁氏“读书为善”的治家理念、“端人正士”的品格操守和“以史为鉴”的精神坚守。常熟翁氏的家族现象、文化现象,世所罕见,其历久弥远的家教家风更是难得的文化遗泽。翁氏家族以“诗书”传家,读书尤重读“史”,以期在历史汲取经验教训;同时也勤于著作,留下了丰富的家藏文献资料,其中内含的大量家教题材,是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后世学习借鉴。据悉,翁同纪念馆作为“家风家教”传承教育基地,在传承和弘扬翁氏家训家教中的值得推崇的修身、齐家之道,发挥其在当代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等方面不断探索,着力打造翁馆“家风家教”社教品牌。目前已通过家风家教参观,开展以家风家教为主题的...
· 从《三国演义》看刘备
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蜀汉昭烈皇帝也。习凿齿在其所作《汉晋春秋》中赞刘备道:“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愈明,势逼事威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败,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演义中开篇便有对其如此之描写:“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好生一副帝王相!备自二十八岁投军,六十三岁驾崩,历时三十五年,以其出色的个人魅力,铸就了其在中国历史上独特地位,被人民所称颂!然近年来,不少读者、学者所言所论称刘备“虚伪”、“懦弱”、“无能”之说渐盛,笔者且以演义为据,抒以己见,以求明其正身,若有不足,望以斧正!一备世居涿县,虽“家贫,贩履织席为业”,然其幼怀大志,矢志不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