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续写族谱记录600年乡愁
现年43岁的李学宾是肥乡县郭家堡村人,由于自小酷爱历史,上大学报考了历史教育专业,毕业后回乡任教,成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2006年,村里重修李氏宗祠,因年代久远,历经战乱、饥荒、文革等动荡时期,原有资料缺失较多,旧族谱又记载模糊,致使有的族人世系混乱、排不清辈分。为了更正这些错误,身为二十世孙的李学宾责任感油然而生:“我要续修族谱,为族人唤回共同的回忆。”
萌生了这个想法,李学宾开始有意识地寻找、搜集相关信息。2008年2月14日,凭着族中年长者口口相传的“族人住在上蔡县东大街,曾出过一个知府叫李景梅。”的信息,他和同村李清河一起踏上远赴河南上蔡县寻找李氏分支的道路。
由于线索不明确,到达后不知从何入手。无奈,只好挨家挨户敲门询问,直到深夜才找个住的地方。第二天,他们又来到该县地方志办公室寻求帮助,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几经辗转终于找到李景梅的后人李启勋,虽然没有找到相关文字记载,但根据李启勋口头叙述的“家事”,与村里老人传说的河南上蔡县李氏家族是李氏外迁后人的说法完全吻合。
“总算有了些线索。”李学宾说,这让他信心倍增。2009年大年初二,他趁着族人都在家过年,开始逐户登记族人族谱信息。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世系分支关系错综复杂,各家主幛记载也不完全相同,再加上时间长,有的主幛上字迹已不清晰,只能依据其辈分大小并参照其他族人家里的主幛记载和老人们的记忆描述来做出正确判断,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给整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由于缺少帮手,李学宾仅整理本村世系关系,就用了三年时间。2012年,他开始统计外迁分支,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来回奔波于有分支关系的村庄,寒来暑往,斗转星移,族人们被李学宾的执着所感动,纷纷主动搜集提供一些相关信息。2012年8月,定居石家庄回家探亲的族人李英军询问修谱进展情况,并组织成立修谱小组;周寨在外做生意的族人李帅勇也积极提供物质帮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修谱工作由一个人变成一个团体。
众人拾柴火焰高。,李学宾和同村的李付海、李学民、李同福、李志全5人乘车赶赴山西,在洪洞老槐树下查找先祖迁民遗迹。几经周折,终于在山西黎城县长宁村找到“肥乡李贞茂在康熙五年(公元1665年),应李占黄之邀参加在绣屏山下长宁村举行笔会”的重要证据。李贞茂是李学宾的九世祖,由此佐证郭家堡李氏自明初从山西黎城长宁屯村迁居肥乡的事实。随后,他们又多次往返河北正定等地,确定了与正定北孙村李氏的分支关系。
找到了根源,世系宗支很快就理清了。2013年清明节,郭家堡李氏立祖茔碑,石碑上详细记录了郭家堡李氏600多年的历史变迁和发展现状,并借此成功举办郭家堡首届李氏祭祖大会,约定每年清明节全部族人祭拜先祖。
“续写族谱不但理清了本源,还拉近了关系。”在郑州做钢材生意的李帅勇说,以前大家都是各自打拼,平时很少联系,现在好了,每年聚一次,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有了归属感。
今年2月6日,历时十年,李学宾精心编修的《肥乡郭家堡李氏族谱》终于问世。他把李氏发源和族人外迁、世系分支等情况都做了全面系统的整理,时间从明朝洪武年间一直到现在,跨度达600多年。族谱共分七章16节,约20万字,收录了100多幅图片,包括师祖源流、大事记、人物传记、艺文荟萃、宗规族约等方面,客观、生动记录了郭家堡李氏家族的起源与变化。
“族谱是一种根文化,就是要为后人留存一份记忆和情感,让后世子孙后代知道自己根在何处。”李学宾说,为了更好第传承祖训,他编修族谱时,在秉承先祖“耕读传家”的基础上,经过族人多次商议,重新修订了《李氏家规族约》,要求家族成员必须遵守“尊师重道、敬老爱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等基本规范和不打架、不犯法、不仗势欺人等行为准则,家族成员遇事多商议、多沟通,内事由族长召集家庭成员协商解决,外事以调解为主,亦可用法律维护权益。如今,李氏家族成员在祖训倡导下,父慈子孝、妯娌和谐,乡邻和睦,童叟无欺。后代子孙特别重视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近几年来,仅考上大学者就有百余人,其中不乏博士、硕士;功成名就、勤劳致富者不胜枚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