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生平经历和《傅雷家书》的时代背景
傅雷是一位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他的家书《傅雷家书》被誉为现代中国家庭教育的教科书。这本书以温情的笔触,传递了傅雷夫妇对儿子傅聪的家训与教育,包含了人格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孝道教育、艺术教育、爱情观教育等多个方面,成为当下家庭教育的启示和范例。
一、傅雷的生平经历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1908年4月7日生于江苏南汇周浦镇。傅雷的童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傅母对傅雷的教育极其严格,尤其在学业方面要求严格。傅雷于1920年考入南洋中学附属小学,1924年被大同大学附属中学录取读高中。在这期间,年仅16岁的傅雷积极参加了"五州"爱国斗争和反军阀学潮。1926年秋,傅雷考入上海持志大学。他决定出国留学,于是母亲为他变卖田产筹措资金。1927年12月30日,傅雷告别亲友,乘坐法国邮轮前往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文学院主修文艺理论期间,他积极学习法语并周游欧洲各国。1929年暑假,他尝试进行翻译,之后相继翻译了圣扬乔尔夫的传说、艺术哲学、贝多芬传等作品。傅雷翻译作品时极为认真,每一部译作都是在对原文阅读数遍的基础上进行的,展现出他严谨的治学精神。1931年,傅雷返回中国,受聘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办公室主任。傅雷已接受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在欧洲又学习了西方文化,成为一个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傅雷与表妹朱梅馥于1932年结婚,并在此期间完成了学术著作《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但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内形势逐渐紧张。傅雷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并在《新语》半月刊上发表支持民主运动的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傅雷
人物简介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傅雷在“文化大革命”之初,受到巨大迫害。1966年9月3日凌晨,愤而离世,夫人朱梅馥亦自缢身亡。他的全部译作,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生平早年留学1908年4月7日,傅雷生于中国江苏省南汇县傅家宅(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王楼村五组)。1912年时其父傅鹏飞因冤狱病故,由母亲抚养成人。1920年(12岁)考入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今南洋模范中学
· 傅雷家书的特点和后世有什么影响
傅雷家书体现了因材施教、人格本位教育、严格而有爱的教育方式以及深沉的父爱,这些特点使得傅雷家书成为一部具有教育智慧、感人至深的经典著作。那么有哪些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材施教:傅雷注重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来进行教育,不强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发展。他在家庭教育中发现傅聪对音乐的天赋,因而果断地让傅聪学习钢琴,最终傅聪在音乐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人格本位教育:傅雷将人格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和伦理观念。他强调孩子要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维护正义、诚实守纪律等品质,把知识和技能放在次要的位置。严格而有爱的教育方式:傅雷在教育子女时非常严格,对他们严格要求,要求孩子们遵守规矩和礼仪,勤奋学习。他对傅聪的音乐学习也十分严格,要求他每天练琴不少于八个小时,充分展现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深沉的父爱:傅雷对傅聪的父爱非常深沉,他在傅聪留学波兰后,每天都想儿子,对他的成长和发展非常关...
· 傅雷家书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傅雷家书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加强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是培养孩子道德、心理、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他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场所。父母要让孩子从小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出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家长的行动示范和良好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和教育作用。经常与孩子沟通: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传递爱和帮助,缩短心理距离,增加共同语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心理氛围对家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成员要密切...
· 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的生平简介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其有两子傅聪、傅敏,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1966年9月3日凌晨,愤而离世,在家中吞服巨量毒药,悲壮地走完了一生。夫人朱梅馥亦自缢身亡。1908年4月7日,傅雷生于中国江苏省南汇县傅家宅(今上海市南汇区航头镇王楼村五组),因出生时哭声洪亮,长辈们便以"雷...
· 《傅雷家书》讲了些什么?主要传递什么内同给后人?
傅雷注重人格教育,他教育儿子先做人,再做艺术家。他强调真正高贵的人不在于声名和财富,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教养。傅雷传达了对儿子整个人格修养的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傅雷家书》中的重要内容。傅雷时刻提醒傅聪要保持爱国之心,处理好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他关切地提醒儿子不可对国家和同胞有对不起的事情发生,要时刻铭记自己的根源。孝道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傅雷通过信件传达了对父母的关爱和尊敬的重要性。他提醒儿子要多多关心父母,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慰藉,以回报他们多年的辛勤养育之恩。傅雷在信中也教育儿子正确看待爱情。他建议儿子要注重学问和真理,将爱情放在次要的位置。他鼓励儿子选择与自己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伴侣,注重品质而非外表。作为一位艺术家,傅雷强调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他教育儿子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最后成为钢琴家。傅雷鼓励儿子要有谦虚待人的品质,同时要注重技巧和感情的平衡,以及天赋和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