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男子路边花5600元买到战国青铜剑,青铜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2023-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954
转发:0
评论:0
近日,因云南保山小伙将一柄战国时期的古青铜剑和29件青铜手镯残片,捐赠给保山市博物馆,博物馆为其补办了一场捐赠仪式。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发展,根据中国现阶段的考古成果,中国青铜器开始于马家窑至秦汉时期,其中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青铜器文化十分发达,那么青铜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图源自网络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铜制品市来自陕西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残片,经检测为冶炼所得,距今6500~6700年历史。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单刃青铜刀是已知的中国最古老青铜器,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刀。不过早期的社会形态落后,技术、工具尚不完善,种类数量较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夏朝建立后,统治者的地位更加尊崇,青铜器也在此时成为了权力的象征。夏朝时期的青铜器还出于发展初期,青铜器的种类还相对比较少,器形不正且较小,同时质地粗糙单薄,纹饰简单,主要...

近日,因云南保山小伙将一柄战国时期的古青铜剑和29件青铜手镯残片,捐赠给保山市博物馆,博物馆为其补办了一场捐赠仪式。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发展,根据中国现阶段的考古成果,中国青铜器开始于马家窑至秦汉时期,其中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青铜器文化十分发达,那么青铜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


男子路边花5600元买到战国青铜剑,青铜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图源自网络


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铜制品市来自陕西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残片,经检测为冶炼所得,距今6500~6700年历史。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单刃青铜刀是已知的中国最古老青铜器,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刀。不过早期的社会形态落后,技术、工具尚不完善,种类数量较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夏朝建立后,统治者的地位更加尊崇,青铜器也在此时成为了权力的象征。


夏朝时期的青铜器还出于发展初期,青铜器的种类还相对比较少,器形不正且较小,同时质地粗糙单薄,纹饰简单,主要是以生产工具、兵器、酒器为象征性礼器。进入商朝,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继续发展,青铜艺术发展到了高峰期,在这个时代,也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男子路边花5600元买到战国青铜剑,青铜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图源自网络


商朝早期的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相较于平时使用的工具,殷商时期作为礼器的青铜器,形制更大,商朝早期的青铜器极少有铭文,以前认为个别的龟形是文字,实际上仍是纹饰而不是文字。商朝中期的器形有爵、觚、斝等,商朝中期与早期一样,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但是个别器上面发现铸有作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但是没有发现被祭祖考的日干之称。


从商朝晚期开始至西周晚期,中国古代青铜器达至鼎盛,无论氏在数量、造型、纹饰、还是功能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巅峰状态。商朝晚期的青铜器具主要分为四大类:礼器、乐器、兵器、丁具及车马器,其中比较有名的司母成鼎、四羊方尊、龙虎纹尊就是出现在这个时期的,商朝时期青铜器的大型器物增多,纹饰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繁缛富丽,铭文也开始出现,但还处于极为简短的阶段。


男子路边花5600元买到战国青铜剑,青铜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图源自网络


进入西周,西周前期的青铜器仍沿袭商朝后期的制作风格,这个时期的酒器在数量上稍减,食器增多,其代表有武王征商簋;等到了后期,青铜器的造型、纹饰日趋简率,像毛公鼎这样上刻长篇铭文的样式在西周后期趋于普遍。西周时期还有一种重要的乐器就是编钟,比如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就是西周青铜乐器制造的巅峰之作。进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出现衰落,一直到战国时期,而后青铜器基本上消失殆尽。


因此中国的青铜器时代,主要包括,夏商周、春秋以及战国时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而后铁制品广泛使用,虽然隋唐时期也有铜器出现,但这个时候都是以各类精美的铜镜为主,之后的朝代主要就是把实用、陈设、装饰的功能融为一体。(族谱网:www.zupu.cn


男子路边花5600元买到战国青铜剑,青铜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姓氏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关于姓氏的定义,是“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也就是说姓氏是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准和纽带。但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最开始是没有姓氏的。姓氏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姓氏从无到有,到底经历了哪些阶段呢?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无姓氏阶段上面说了,姓氏约等于家族血缘关系。也就是说,家族血缘关系这个概念出现之后,姓氏才逐渐开始出现。那家族血缘的概念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得以产生的呢?答案就是人群的集聚和交互。图源网络基于这个影响因素我们就能知道中国最开始没有姓氏的原因了。原始社会时期,人群以小部落的形式发展。交流仅限于部落之间,也就是说,他们的社会类似于全员是一个姓氏,所以那时就没有以姓氏来辨别亲疏的需求。部落姓氏随着部落的发展和对外界探索的不断扩大,使得部落与部落之间逐渐有了接触,也就促进了以部落为单位的姓氏的出现。在中国,“风姓”被认为是最早的部落姓氏,源自于“风兖部落”。部落姓氏主要是由部落的图...
· 我国菜刀是何时发展而来的,经历了怎样奇特的发展历程?
菜刀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往往家中会有一把切菜的菜刀再加上一把剁骨头的剁刀,更为讲究的家庭还会有专门切水果的刀。一般情况下来讲,菜刀是不容易坏的,一把菜刀可以用个几十年,刀钝了就在磨刀石上磨一磨继续用。现在有专门对菜刀的研究,根据用途生产出功用更细致的菜刀。但往往我们更喜欢一把菜刀切所有,抗造的菜刀才是好菜刀。那我国菜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它发展到现在又有怎样奇特的经历呢?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图源网络在我国,菜刀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的雏形可以上溯到猿人时代,比如生活在陕西的80万年前的蓝田人,这些远古人类使用的尖状石器就能切割动物身上的肉,切断植物的根茎。当然,这个工具跟我们现在的菜刀形状并不一样,而是说两者在功能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切割,所以也称之为我国菜刀的雏形。而通过考古发现,专门用作厨具的菜刀出现在大约4500年之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考古工作者在山西陶寺遗址中发现了...
· 手套起源于什么时候?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寒风刺骨,在室外时裸露的皮肤总是会在寒风的作用下感到冰冷甚至疼痛。手套是冬天重要的保暖物品,不仅能保持手的温度,而且还能保持手的灵活度,方便工作。那古代手套是起源于什么时候呢?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手套出现在战国时期。湖北江陵藤店1号楚墓发掘出土有“越王朱勾自作用剑”的鸟书铭文越王剑,同时还发现有一双皮手套。皮手套长28.5厘米,五指分开,套口稍长,这个手套跟现在的手套十分相似。图源网络除皮质手套外,古代还有其他材质的手套。长沙马王堆汉墓曾出土丝绢菱罗缝制的手套,墓中随葬的一件九子漆奁里,就装着三副手套。其中一副“朱色菱纹罗手套”,长26.5厘米,直筒露指头形,大拇指套分缝,掌面为朱红色菱纹罗,掌部上下两侧饰“千金绦”,绦上有篆书白文“千金”字样。以上这两种手套据推测都是贵族使用的物品,无论是从陪葬品这一角度考虑,还是以手套材质考量,这都不是古代平民会拥有的。在新疆地...
· 中国古代的簪花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韦庄写下“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的诗句,杏花落在发髻上,是杏花的无意之举。但后来簪花的发展就是古人的有意为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簪花就是爱美的体现之一。小谱为你展现古代簪花的发展史。汉代,最开始出现了簪花的形态,这时簪花还没有发展,但是鲜花已经通过各种形式佩戴在古人的身上了。魏晋时期,头上簪花逐渐成为风尚,簪花的种类也比较丰富,而且它不光有装饰的作用,更有祈福的寓意。图源网络簪花在唐代成为社会风尚。由唐玄宗引起。唐玄宗春日游长安时,命令群臣吟诗。大臣苏颋因一句“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得到了玄宗嘉赏,嘉赏方式就是皇帝亲自为他戴上一朵花。自此引领了簪花的风潮。初唐时期,人们喜欢在头上用鲜艳的小花加以点缀,到了中晚期则流行插诸如牡丹、芍药之类的大朵花。唐代周昉所绘《簪花仕女图》中的五位簪花妇女,就分别簪了牡丹花、海棠花、荷花、红花和芍药花。簪花风尚在宋朝时期达到鼎盛,甚至连男子都对簪花情有独...
· 我国最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截至2022年11月,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理应受到本民族,乃至全世界的保护。我国的第一个得到国际相关组织机构正式承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昆曲,于2001年公布。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昆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称号,如今的豫剧、湘剧、晋剧、川剧、越剧等都一定程度上受到昆曲的影响。图源网络元朝是昆曲萌芽的阶段,其实宋朝的南戏是昆曲的前身,但是因为其形式不被当时的大众所接受,所以逐渐没落。明朝时,因为朱元璋对南戏剧本《琵琶记》的喜爱,南戏焕发了新的生机。后来南戏流传至昆山地区,与当地民谣曲调相融合,由昆山人顾坚草创,最终成为昆山腔,这就是后来的昆曲。昆曲的发展离不开顾坚草,更离不开魏良辅。魏良辅被称为“曲之正宗”同时又被称为“昆腔之祖”,“昆曲之祖”。因为他的革新,让昆曲焕发新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