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鹤壁1千元1套房子买主:买了14套,古人买房子会不会限购?

2023-05-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89
转发:0
评论:0
一男子在河南省鹤壁市花花10万元买了8套房,其中一套仅需1000元一事受到广泛网友的热议。据了解,该男子已经在鹤壁买了14套房子,但目前仅有5套房子完成过户。现在多为了避免炒房而会出台限购政策,古人买房有没有限购呢?小谱为你解答。古代有“限购令”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古代也有炒房一族,再加上其他的原因,所以限购的政策基本上算是每个朝代都有的。我国的房产交易时间开始的也很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地产交易。图源网络据已发掘的青铜器铭文记载,公元前919年农历三月份,一个叫矩伯的人分两次把1300亩土地抵押给一个叫裘卫的人,以换取价值一百串贝壳(当时的货币单位)的奢侈品,包括两块玉、一件鹿皮披肩和一条带花的围裙。而且据青铜器上的记载,周厉王为了扩建王宫,曾买下一个叫鬲从的人的地,但并没有立即给钱,周厉王为了安抚鬲从就派人跟鬲从说自己一定会付钱,不然就让上天罚自己流放。可见,古代不仅有土地抵押,还...

一男子在河南省鹤壁市花花10万元买了8套房,其中一套仅需1000元一事受到广泛网友的热议。据了解,该男子已经在鹤壁买了14套房子,但目前仅有5套房子完成过户。现在多为了避免炒房而会出台限购政策,古人买房有没有限购呢?小谱为你解答。

 

古代有“限购令”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古代也有炒房一族,再加上其他的原因,所以限购的政策基本上算是每个朝代都有的。我国的房产交易时间开始的也很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地产交易。

 

鹤壁1千元1套房子买主:买了14套,古人买房子会不会限购?

图源网络


据已发掘的青铜器铭文记载,公元前919年农历三月份,一个叫矩伯的人分两次把1300亩土地抵押给一个叫裘卫的人,以换取价值一百串贝壳(当时的货币单位)的奢侈品,包括两块玉、一件鹿皮披肩和一条带花的围裙。而且据青铜器上的记载,周厉王为了扩建王宫,曾买下一个叫鬲从的人的地,但并没有立即给钱,周厉王为了安抚鬲从就派人跟鬲从说自己一定会付钱,不然就让上天罚自己流放。可见,古代不仅有土地抵押,还有土地买卖的活动。

 

房子的限购政策约是在西汉时期建立起来的,吕太后当政时期曾颁布一条“限购令”:“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二年律令·户律》)。也就是说,若想再买房子,则必须买自家房子周边的房子,也就是邻居间交易,这一限制是买房的可选择性大大降低。

 

《唐会要》中的记载:天下诸郡,应有田宅产业,先已亲邻买卖。唐代的限购令有一定改变,允许买卖房子,且并不限制范围,只是需要与卖方以及卖方的邻居达成一致。

 

鹤壁1千元1套房子买主:买了14套,古人买房子会不会限购?

图源网络


《宋刑统》所记: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房亲着价不尽,亦任就得价高处交易。宋代卖房子之前,需要先询问族人要不要,然后问邻居,之后才能随意与他人交易。

 

元朝的限购令比较极端:凡蒙古官员,禁止在原南宋统治区域如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买房。这是因为部分南下做官的蒙古人仗势强买强卖,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安抚民怨,所以下达了这样的诏令。

 

清代的限购令主要是为了杜绝买房背后可能存在的贪腐问题。不过历朝历代限购令背后的原因多少都有差别,在开始限购房子是为了加强对百姓的管理,限制人口流动,方便收税,最主要的还是要维护政权。

(族谱网:www.zupu.cn

鹤壁1千元1套房子买主:买了14套,古人买房子会不会限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人也租房子吗?他们租房子有什么政策吗?
中国古代很早土地就不是私有,而是朝廷拥有。朝廷也把房屋当做是一个重要的赋税收入。另外,古代也有炒房团,虽有政策限制他们,但古代的房价还是很高的,所以也有很多古人都买不起房子。那古人是租房子住吗?他们租房又有哪些租房政策?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有很多文人都是租房子住的。比如大名鼎鼎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追溯中国居住史,历史上最早的租房客,可以追溯尧帝时的隐士许由。史载“许由辞帝尧之命,而舍于逆旅”,逆旅就是旅馆的意思,相当于五千年前的日租房。图源网络夏商周出租房开始兴盛。《周礼》上记载了周朝出租业的盛况:“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里有候馆,候馆如积”。这种出租房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旅馆,租期十分自由,可以随租随走,且提供餐食。而且不仅有住宿的出租,店面也可以出租。唐朝唐朝繁荣的经济,也带动了租赁事业的发展。唐朝的都城长安,市、坊之...
· 放开“限购”第一城诞生,古代有限购政策吗?
近日,福州最先放松限购政策,在在五城区买房,无须提供12个月社保或个税证明。这表明实行6年之久的限购政策开始松动了。福州也成为继郑州、哈尔滨之后第三个率先松绑的二线省会城市。古代有限购政策吗?与小谱一起了解古代的房屋政策吧。图源网络买房子只能买邻居的房子严格意义上来说,古代的限购政策要比现在还要严格。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买房子只能买邻居的房子,这也就意味着卖房子也只能卖给邻居。西汉初期,朝廷规定:“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这正是领居间买卖房子的规定。西汉的土地私有化并不严重,居民的住宅土地都是由政府统一划分的。为了维护这种集体主义,政府规定国家分配到的土地,可以卖掉,但是卖掉之后就不能再重新申请了。再加上西汉规定买房只能买邻居的房子,所以西汉初年的住房交易也是比较少的。图源网络这种政策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维护人头税和财产税的正常缴纳。西汉登记人口和房产主要依靠自己去申报和旁人检举。检举是为...
· 鹤壁市
历史名称典故金代今市区称鹤壁集。“鹤壁”一名最早见于《金史》,相传古时有双鹤栖于南山之峭壁,逐名其山为“鹤山”,其村为“鹤壁”。亦有一说为其名源于道士在饭店影壁上所画白鹤可起舞的神话传说。建制沿革商代最后一位君主帝辛(被后人贬称商纣王)定都于沫邑,后改为朝歌,即今淇县。商末,帝辛与周武王决战于此。武王灭商后,封帝辛之子武庚为诸侯,统治朝歌一带,并派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其举动,称“三监”。周武王封康叔为卫侯,春秋初为卫国属地,朝歌曾为卫国都城,后被晋所占。《左传》记曰:鲁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齐“伐晋,取朝歌”。齐景公三十八年(前510年)设中牟邑,即今鹤壁市区。三家分晋后为赵国地。赵献子元年(前423年),赵国将都城迁至中牟邑。后被魏所占。汉代至三国分属河内郡荡阴县(今鹤壁市区)、朝歌县(今淇县)及魏郡黎阳县(今浚县)。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荡阴县、朝歌县改属魏郡。西晋泰始元年(2...
· 鹤壁市“鹤壁辛村卫国墓地”
鹤壁辛村卫国墓地西周初年,卫康叔先封于康,后转封于卫,都于朝歌,并且在以后的四百余年间都以此为都城,朝歌在今淇县境内。在鹤壁市南郊20公里,淇水北岸的辛村(原属浚县,后划归鹤壁市),早年曾发掘西周卫国贵族墓葬,墓地可分早、中、晚三期,其下限可到周平王时期。鹤壁辛村是一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也是西周卫国王室贵族墓地,面积达40余万平方米。1932至1933年,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和河南古迹研究会,曾在此作过四次考察与发掘,共发掘西周墓葬80余座,其中包括大型公侯墓8座,中型公侯和侍从墓11座,54座小型墓和14座车马坑等。总面积15万平方米。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包括铜器、陶器、玉器、骨器、石器、竹木器等共千余件。这批文物现在一部分保存在台湾,一部分在美国,被称为“浚县彝器”。辛村西周卫国墓分大、中、小3种,皆为南北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为南北向,墓口比墓底稍微大些,墓室一般长3~4米,宽2~3米,深5...
· 老房子
街上有一幢很老很老的房子,它几乎有300年的历史,这一点,人们在它的大梁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那上面刻着郁金香和牵藤的啤酒花花纹——在这中间刻着的是它兴建的年月。在那上面人们还可以看到整首用古老的字体刻出来的诗篇。在每个窗子上的桁条上还刻着做出讥笑样子的脸谱。第二层楼比第一层楼向外突出很多;屋檐下有一个刻着龙头的铅水笕。雨水本来应该是从龙的嘴里流出来的,但它却从它的肚皮中冒出来了,因为水笕有一个洞。街上所有的别的房子都是很新、很整齐的;它们的墙很光,窗玻璃很宽,人们可以看得出,它们不愿意跟这座老房子有什么来往。它们无疑地在想:“那个老垃圾堆作为街上的一个笑柄还能站得住多久呢?它的吊窗凸出墙外太远,谁也不能从我们的窗子这边看到那边所发生的事情。它的楼梯宽得像宫殿里的楼梯,高得像是要通到一个教堂的塔里面去。它的铁栏杆像一个家庭墓窖的门——上面还装置着黄铜小球。这真可笑!”它的对面也是整齐的新房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