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婴儿被放在纸箱抛弃至马路边,古代是如何保护儿童的?

2023-05-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449
转发:0
评论:0
近日,在某地一婴儿被丢弃在马路边,引起路人围观,发布视频的人表示,婴儿大概2岁的样子,疑似有病在身,邻居报警后婴儿已经被送往福利院了。这一行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对于儿童保护何社会责任的深思。儿童是最弱势的群体,同时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自古就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古至今,对于儿童的保护,都是重中之重的社会问题,那么古代是如何保护儿童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说。图源自网络其实早在西周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保护儿童的法律雏形,在西周许多古籍文献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关于保护儿童的言论,例如《周礼·秋官·司刺》中有“三赦”:第一,赦免年纪幼小的儿童;第二,赦免耄耋之年的老人;第三,赦免精神有问题的人。也就是说这些人犯了罪,是可以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还有就是《周礼·秋官·司厉》:“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如果是还没有换牙的小孩犯了罪,是不会被罚为奴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近日,在某地一婴儿被丢弃在马路边,引起路人围观,发布视频的人表示,婴儿大概2岁的样子,疑似有病在身,邻居报警后婴儿已经被送往福利院了。这一行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对于儿童保护何社会责任的深思。儿童是最弱势的群体,同时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自古就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古至今,对于儿童的保护,都是重中之重的社会问题,那么古代是如何保护儿童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说。


婴儿被放在纸箱抛弃至马路边,古代是如何保护儿童的?


图源自网络


其实早在西周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保护儿童的法律雏形,在西周许多古籍文献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关于保护儿童的言论,例如《周礼·秋官·司刺》中有“三赦”:第一,赦免年纪幼小的儿童;第二,赦免耄耋之年的老人;第三,赦免精神有问题的人。也就是说这些人犯了罪,是可以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还有就是《周礼·秋官·司厉》:“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如果是还没有换牙的小孩犯了罪,是不会被罚为奴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增加人口,发展生产力,提升国力,巩固统治地位,因此颁布了许多保护或者救助儿童方面的法律,例如齐桓公当时在葵丘之会上就提出“敬老慈幼,无忘宾旅。”还有就是越王勾践,为了反击吴国,在国内采取了鼓励妇女生育,保护幼儿的措施,对于那些孤老、寡妇、生病的、贫困的人家,其儿女由政府收养。


婴儿被放在纸箱抛弃至马路边,古代是如何保护儿童的?


图源自网络


秦代的时候用严刑峻法保护儿童,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讲到:擅自杀害养子者必须斩首,并且还规定,如果儿女发育不全或者儿女太多,父母不愿意抚养而抛弃的,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当老师的过度役使或者鞭打学生的,必须罚购买一副盔甲或者两副盔甲。到了汉代,儿童保护法逐渐完善,汉书记载:“民产子,复勿事二岁”,也就是说百姓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役,还有《二年律令》中规定,十岁以下的儿童,除了犯了杀人罪外,不必承担刑事责任,且免除十岁以下儿童的死刑与肉刑,此外,东汉时期的《太平经》中反对弃婴、虐杀女婴。


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对于儿童犯罪也作出了从轻处罚的决定,而且在这个时期还出现了我国第一个专门救助弱势儿童的机构——孤独园,这个机构以救助孤独无依的老人、儿童和患者为主要目的。唐代的法律对儿童的保护日趋完善,唐朝时期的法律还保护未出生的胎儿和刚出生的婴儿,并且禁止遗弃养子,《唐律疏议》里明文规定:所养父母无子而舍去者,徒二年,也就是说只要收养家庭胆敢遗弃孩子的,最轻的惩罚是两年的流放劳改。除此之外,唐朝是禁止拐卖儿童的,并且严厉打击这种犯罪行为。


婴儿被放在纸箱抛弃至马路边,古代是如何保护儿童的?


图源自网络


宋朝官府也是十分重视儿童保护的,采取了多种措施救助、保护儿童,宋朝实行“慈幼恤孤”的政策,颁布了严禁杀子、溺婴行为的法律,政府还成了了专门的婴幼儿救助机构以救助弃婴,南宋时期还有婴儿局、慈幼局和慈幼庄等专门慈幼机构。明清时期,为了保护弃婴,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救助弃婴的专门机构,如育婴堂和保婴会。


总而言之,历朝历代对于保护儿童都有相对应的措施,儿童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保护儿童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族谱网:www.zupu.cn


婴儿被放在纸箱抛弃至马路边,古代是如何保护儿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个人信息保护法今起实施,古代是如何保护隐私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法律规定了一系列关于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切实保护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你知道古代是如何保护隐私权的吗?隐私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在我国古代,就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保护,包括诽谤罪的设立,及其在隋朝被隋炀帝取消,到后期的妇女莫轻唤制度。中国的隐私权保护制度具有封建性、等级性、以及伦理性等鲜明的特点,虽然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了封建思想、制度的限制,但是在保护人的隐私上,仍然有一定的作用,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今天,族谱网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古代对于隐私权的保护措施。早在周代之时,周王朝的法律之中就有关于诽谤罪的有关规定,诽谤罪更多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在维护统治的前提下,维护统治者的隐私。而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他所倡导的是“直谏”,鼓励大臣与百姓对自己的政策加以评论与职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代统治者通过平和百姓与自己...
· 看看古代时人们是如何保护野生动物的
五帝近日,河南大学生闫啸天在自家门口掏鸟窝被判刑10年半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不仅关注司法部门最终如何裁定这个判决,更进一步思考:在野生动物保护上,政府、社会、法律和个人都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该怎么做?其实,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而且有独到和成熟的经验、做法。我们不妨来看看,在古代,人们都是怎么做的。最早的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和法令早在几千年前的五帝时代,就非常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当时管理山泽鸟兽的官员被称为“虞”。大禹治水时,舜帝同时派益为“虞”。现在看来,“虞”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保护机构和官职,所以益是世界上第一位生态保护官员。后来,在儒家经典著作《周礼》中,详细地记述了周代管理山林川泽官员的建制、名称、编制及职责等。周代设地官,地官大司徒是政府官员中的六卿之一,地位非常重要。他分管农、林、牧、渔等生产部门。而下属山、林、川、泽...
· 古代法律是如何保护陪酒女她们不被蹂躏的?
提起陪酒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青楼。是的在古时青楼女子就是要陪客人喝酒。当然在古时青楼女子有很多是只卖艺不卖身的,但是如何保障这些女子的人身安全呢,如果客人非要他们陪睡怎么办?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古人是如何应对这种状况的。网络配图晚清民国时期,倒是有几例妓女被的案子,当事人与老鸨子均被有司衙门处以极刑,但妓女与陪酒女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混淆。那么,在古代如果陪酒女,是不是比良家女的危害性要小呢?古代社会等级分为“九流”,细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其中,“下九流”的最后一位,就是“娼”,绝对的草根,就等级来看,是人人可践踏之。古代的陪酒女算不算“娼”呢?当然算。许多人想当然地将娼妓定义为“的女子”,至少是不恰当的。比如古代官妓,分属于教坊、乐坊,政府对她们实行某种供给制,即所谓“官给衣粮”。大体上,各地官妓只须为官府执役即可,并无赢利的压力。至少从原则上说,官妓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
· 人体是如何自我保护的
人体遭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机械性的外伤、物理及化学性损害等有害因子后,就会引起相应的疾病。机体在同有害因子的斗争中,通过神经系统的自我调节,立即会出现许多自我防御、自我保护反应。如发烧、呕吐、咳嗽、红肿热痛等,这些体征对机体并非完全有害、它们在疾病的康复中起了很大作用。发热人体正常腋下温度约为36.5℃左右,超过37℃即为发热,临床上发热都是由于产热大于散热而引起。当人体遭受有害因子侵袭后,体内白细胞产生一种蛋白质,称“内生致热原”,该物质经血流而作用于丘脑下部体温中枢、体温中枢的兴奋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发热后全身血管扩张,物质代谢加快、消耗增多,由于摄入偏少,体内营养物质、葡萄糖供求失调,即出现全身无力,酸痛。发热后大脑皮层下的食欲中枢受到抑制可出现嗜睡、食欲减退,同时促使病人减少活动,降低体内能量消耗。发烧本身并非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预警,通知病人身体已经患病,应该尽快诊治,发烧...
· 古代儿童玩具:800年前的儿童玩些什么玩具
琳琅满目的玩具商品有人考证出“玩具”一词产生于宋代,见南宋《梦粱录》:杭州人家给孩子“抓周”,会摆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等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然后“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供孩子“抓周”的物件中就有玩具。玩具作为一种普通的商品普遍出现于市场,也是在宋代。我们今天翻开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耐得翁《都城纪胜》与署名“西湖老人”的《西湖繁胜录》,可以发现宋代城市已经出现了成熟的玩具市场,销售的玩具可谓琳琅满目,简直“亮瞎你的钛合金狗眼”。《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东京城里,常有“乐人动鼓乐于空闲,就坊巷引小儿、妇女观看,散糖果子之类,谓之‘把街’”。又有走街穿巷的小商贩“博卖冠梳、领抹、头面、衣着、动使、铜铁器、衣箱、磁器之类”,叫卖的“动使”,就包括各种玩具在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