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浙江及杭州周边特色姓氏宗族祠堂一览

2024-05-3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42
转发:0
评论:0
姓氏祠堂、宗祠从本质上来说自古便是家族中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而在全国各地姓氏祠堂也有着宗祠、家庙、祖祠等称呼,在我国南方,尤其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南方省份地区中,一些和家族姓氏相关的宗祠、祠堂不在少数,有不少祠堂历史悠久且保存的相对完好,尤其在祠堂的古建筑以及在建筑内的雕刻、文物遗留以及各类人文文化的遗迹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些宗族的祠堂往往多分布于乡村,尤其在外出游玩去一些古村的落途中,还会与我们不期而遇,所以在不少时候祠堂还会和古村落文化息息相关,而一些古村落还和古代姓氏的迁徙与后世聚居地有关。今天族谱网阿族带大家来看一下在浙江省内以及在杭州或杭州周边的一些有名且较为有特点的姓氏宗祠。1、武义俞氏宗祠武义俞氏宗祠地理位置位于武义县俞源太极星象村,相传在明嘉靖年间,俞源出了5位名人,分别是明朝时期礼部观政俞大有以及俞昭、俞款、俞彬、俞世美,在当时武义当地俞氏...

   姓氏祠堂、宗祠从本质上来说自古便是家族中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而在全国各地姓氏祠堂也有着宗祠、家庙、祖祠等称呼,在我国南方,尤其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南方省份地区中,一些和家族姓氏相关的宗祠、祠堂不在少数,有不少祠堂历史悠久且保存的相对完好,尤其在祠堂的古建筑以及在建筑内的雕刻、文物遗留以及各类人文文化的遗迹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些宗族的祠堂往往多分布于乡村,尤其在外出游玩去一些古村的落途中,还会与我们不期而遇,所以在不少时候祠堂还会和古村落文化息息相关,而一些古村落还和古代姓氏的迁徙与后世聚居地有关。今天族谱网阿族带大家来看一下在浙江省内以及在杭州或杭州周边的一些有名且较为有特点的姓氏宗祠。


浙江及杭州周边特色姓氏宗族祠堂一览


1、武义俞氏宗祠

   武义俞氏宗祠地理位置位于武义县俞源太极星象村,相传在明嘉靖年间,俞源出了5位名人,分别是明朝时期礼部观政俞大有以及俞昭、俞款、俞彬、俞世美,在当时武义当地俞氏家族名声大振。武义俞氏宗祠相传始建于明代洪武七年,因为古代战火,在历史中的隆庆元年还有过重建,在当时的明朝大臣,也就是宰相严讷还专门送了“壬林堂“大匾一块。从俞氏宗祠的祠堂格局来看,宗祠的后左右六大厅,二小厅,占地有上前平方米,在祠堂内还有雕花戏台。

   可以说金华武义县的俞源村是一个非常有历史的古村落,而俞氏宗祠便在其内,而俞源村也被称为俞源太极星象村,是一处在金华市的著名古建筑群,相传为明朝开国谋臣刘伯温按天体星象排列来设计建造的。相传俞氏宗祠的家族先祖为俞德,在宋代末年由现在的杭州迁徙至俞源。


2、浦江郑氏宗祠

   浦江郑氏宗祠是位于浙江浦江县郑宅镇郑宅村的郑氏义门祠堂,所以也称为“郑氏义门祠堂”,浦江郑氏宗祠占地约有3000多平方米,始建于元惠宗至元三年,也就是公元1337年前后,位于浦江郑宅镇郑宅村的郑氏宗祠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有赐称"江南第一家",人称"郑义门"所以这也是祠堂名称的由来。

    浦江郑氏宗祠在建祠之后历史中有过多次扩建和修葺,在清代康熙年间已经扩建至五进两厢计64间,有"千柱落地"之称,整个祠堂的风格上还保持了明初时期的建筑风格,建筑整体来看规模宏大,五进院落,有牌坊上书“江南第一家”匾额,而浦江郑氏也有,以“孝义治家”和“一门尚义、九世同居”的说法,在现在祠堂内部还保留有元明迄清代碑刻、匾额20余方,在1997年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及杭州周边特色姓氏宗族祠堂一览


3、杭州西溪洪氏宗祠

   洪氏宗祠位于杭州西溪湿地的洪园,整个祠堂占地约为1200平方米,在以前洪氏宗祠是洪氏家族祭拜祖先的地方,有“钱塘望族”的雅称,在祠堂的拜殿内挂有宋高宗赞誉洪皓的“忠贯日月”和“三瑞堂”的匾额,而“三瑞堂”则为洪氏家族的堂号,洪皓为杭州洪氏的始迁祖,以及迁居西溪的洪有恒以及对西溪影响最大的人物洪钟的画像。

   在历史中洪皓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重臣,在任礼部尚书时出使金国,被扣留在了荒漠十五年,在历史中有被誉为第二个苏武的称呼。洪瞻祖《西溪旧志》云:“我洪氏之先宋太师宣公鄱阳洪皓,始赐第于钱塘西湖之葛岭,子孙名德相承,遂为钱塘望族,其分支迁于西溪洪家埭。”在西溪洪氏宗祠内的两侧建有长廊,从而形成天井,喻意为“四水归堂”,而在享堂的后面陈列有祖训,而在享堂的后面陈列有祖训。


4、衢州吴氏宗祠

   衢州吴氏宗祠地理位置位于浙江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车塘村,衢州吴氏宗祠占地约有2100平方米,祠堂建筑始建于明景泰四年,也就是在公元的1453年,据《吴氏宗谱》记载,吴氏始祖为宋朝官员吴澄,随宋室南渡,时任湖州长兴县令而先祖为南宋处士吴椿,而家族中吴世贤则为车塘吴氏的始迁祖。吴氏宗祠整体坐东朝西,为四进院落布局,在祠堂的前面前临半月塘,自西至东依次为前厅、正厅、光裕堂、穿堂、后楼,而祠堂的修建由于在当时的木匠、石匠、砖匠等都来自于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可以说带来了各地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所以这所祠堂也是明朝时期衢州“四省通衢”特定地理环境下的产物,而从吴氏宗祠的建筑价值来看无论是历史还是科学和艺术上都具有非常的意义。


浙江及杭州周边特色姓氏宗族祠堂一览


5、建德西山祠堂和有序堂

   西山祠原名为“万翠堂”,地理位置位于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这是一处宋末元初的祠堂建筑,也是当地玉华叶氏的总祠堂,这座祠堂是该祠堂为新叶时间最早,地位最高的两座祠堂之一,另一座则为“有序堂”,在后来作为玉华叶氏的总祠,位于村子的北端,也是新叶村的结构中心。而西山祠堂在新叶古民居中,和当地著名景区大慈岩相邻,新叶古村落在宋末元初便已经形成,而西山祠堂始建于元代,由三世祖叶克诚即东谷公主持兴建,在历史中曾有先后两次迁址,在清代的康熙九年,即1670年祠堂迁移到现在的这个地址,在历史中曾经有过多次的重建和扩建,最终成现在的样子。

   从建筑结构和设计上来卡,西山祠堂总体建筑较为朴素,整体坐东朝西,三进两院,而在第二进大厅有拜亭,在第三进则为楼阁,在祠堂内部的享堂有供奉着叶氏始迁祖叶坤的塑像和牌位。而说起祠堂所在地的新叶村,这个村落也是国内最大的叶氏聚居村,在几百年以来,玉华叶氏家族在这边建立起了大片的民宅,不少年代久远,而建筑类型上也颇为丰富,甚至还有“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的称呼,而在这里古祠堂还有很多,在每年祭祖的日子都会有相关的活动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浙江省-杭州-临安成及
成及(生卒年未详),字弘济,唐末钱塘(今杭州)人。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成克评为唐朝嘉王府长史,父亲成贞是唐国子博士。成及生性温厚沉稳,办事精敏练达,足智多谋。追随钱镠后,攻讨谋划军政大事,深得钱镠赏识。中和二年(882),钱镠升杭州团练使,成及为副使。光启中,成及奉命征讨润州薛朗,行军到常州,当地刺史丁从实备酒肉,美女相迎,成及大为不满,责令遣散美女。由于军纪严明,军威大振,一举击败薛朗,取得润州大捷,以功授为兵部尚书兼常州防御使。乾宁三年(896),改任苏州刺史。不久,被杨行密拘捕,持节不屈。次年获释。后累官至镇海军节度使,进授司徒、太傅。
· 国内五大姓氏宗族祠堂,看看有没有你的姓氏
陈氏大宗祠始建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氏大宗祠主要祭祀的是圣祖舜帝重华公。陈氏姓源,出自妫姓,是虞舜之后。帝舜为黄帝八世孙,以大孝著称。因而组成至孝笃亲舜裔的宗亲团体,陈氏大宗祠大殿,亦称“舜帝殿”。
· 山东昌邑姜氏祠堂及姓氏源流
姜氏祠堂座落于昌邑城里南隅十字街南巷一号,解放路中段路西。现有正厅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大门一间及东西耳房各两间。西院北屋五间,南屋五间连大门一间。占地面积约九百平方米。祠堂建筑全部为砖木结构,青瓦覆顶,脊饰吻兽。正厅前出廊檐,明柱六支,每柱头梁端篆刻自东向西分别为“福、营、邱、分、派、寿”六字。大门十柱落地,门枕为精雕石鼓。1986年确立为昌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政府拨款,将其修缮一新,署文物管理所。据史书记载,“姜氏受姓于姜水,著于营丘,大于齐之桓景,而后繁衍于滨海诸郡”。昌邑一派则于宋末靖康年间(1127-1128)由宁海(今牟平)彤岭迁来,始祖为喜公,传六世后无考。一世祖为文庆公,于元代自黄县迁来。经六百余年繁衍,现已成为昌邑望族。姜氏名人辈出,远者史书有载,此不再赘,近者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五世祖瑄公、嘉靖年间(1522-1566)八世祖民望公均为御医。...
· 杭州钱家祠堂
在吴越国王钱H成名以来的1000余年中,钱氏家族紧紧围绕修谱、立宗祠、设义庄这3个自身建设的主要环节,传承家风,人才辈出,兴旺发达,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大旺族。立宗祠在世家大族中比较流行,“宗祠之立,在士大夫家固多,而寒门单族鲜有及之者”。(《吴县志》卷五二《风俗》)因为立宗祠需要相当的经济能力,修谱、立宗祠本身就蕴涵着大家族的权力意志。说到钱家祠堂,当然要首推浙江临安和杭州的钱王祠了。临安钱王祠为武肃王的宗祠,原为规模较小的木结构祠堂,1994年由临安县政府重建,并请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钱王第34世孙钱伟长题写祠名,著名金石篆刻家、书法家、钱王后裔钱君为该祠题写了“祖武是绳”扁额,成为世界各地钱氏后裔拜祭先祖的主要场所。钱其琛、钱伟长、钱正英等著名钱氏后裔均到临安钱王祠拜祭过先祖。杭州钱王祠旧名表忠观,原在玉皇山南妙因山上。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十月,杭州知州赵\有感于吴...
· 祠堂与宗族文化
传统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种愿景,那就是:求家族之长存。于是有了家族制度。祠堂,正是家族制度的外化表现形式。几千年来,中国的家族制度一直交织于田园风味的生活理想中,这种生活理想,田园情怀,返璞归真的态度,以趋福避祸的方式,诠释着中国人清淡的幸福。事实上,从有利于国家民族的角度,“家族之长存”对于推动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传统中国人对于宗祠的感情,朴素、淳厚,无可扼制,无法割裂。无疑,宗祠是传统中国人心中血缘崇拜的圣殿,是灵魂皈依所在。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祠堂残颓,香火断绝。它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使后人保持着与祖先心灵的沟通。在以血缘为坐标的宗族关系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联结点。读懂了祠堂,也就读懂了宗族文化的真谛。朱熹在《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而且,“或有水盗,则先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