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小学生给课本挑错新教材真的改了,古代学生上课用什么教材?

2023-02-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18
转发:0
评论:0
近日,浙江临海一位小学生正在读小学四年级,是个动物迷,在去年二月的时候,他在预习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书,发现一篇文章的配图和内容不符合,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人民教育出版社写了封信,没想到出版社回信了,并且在最新的三年级语文课本中将课本内的插图改了。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不同学科对应着不同的学科教材,像是语文就是语文书,数学是数学书,那么古代学生上课用什么教材?上学学什么?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图源自网络我国古代学校产生的历史悠久,在夏商周时期,学校有“学”、“校”、“痒”、“序”,其中“学”是国家级的学校,是为天子以及诸侯设立的,在夏朝时教育机构称为“校”,商朝时称之为“序”,周朝时是“痒”。从周朝开始,高等教育机构被称之为“太学”,当时官方规定学生要学习的课程为“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看着简单,但是其要学习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另外在春秋以前,学校都是官方的,没...

近日,浙江临海一位小学生正在读小学四年级,是个动物迷,在去年二月的时候,他在预习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书,发现一篇文章的配图和内容不符合,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人民教育出版社写了封信,没想到出版社回信了,并且在最新的三年级语文课本中将课本内的插图改了。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不同学科对应着不同的学科教材,像是语文就是语文书,数学是数学书,那么古代学生上课用什么教材?上学学什么?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


小学生给课本挑错新教材真的改了,古代学生上课用什么教材?


图源自网络


我国古代学校产生的历史悠久,在夏商周时期,学校有“学”、“校”、“痒”、“序”,其中“学”是国家级的学校,是为天子以及诸侯设立的,在夏朝时教育机构称为“校”,商朝时称之为“序”,周朝时是“痒”。从周朝开始,高等教育机构被称之为“太学”,当时官方规定学生要学习的课程为“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看着简单,但是其要学习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另外在春秋以前,学校都是官方的,没有私人学校,而到了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了私学,特别是孔子创办的私学,其规模是最大的,影响也是最深远的,到了春秋后期,孔子还自行创立了儒学,有了一套新的知识系统,儒学六艺分别是《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这六部教材。当然了古代并没有“教材”之称,而且古代学校也没有像现代这般,有年级、学科、科目、单元、课本之分。他们的教材就是经典的著作,看着更像是学生学习的材料。


小学生给课本挑错新教材真的改了,古代学生上课用什么教材?


图源自网络


灭六国统一了文字之后,官方为了方便大家识字,也是为了方便学童识字,秦朝时期编写了《苍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字书,这些字书是标准文字的范本教材,这三本大概也是目前最早的具有明确识字课本功能的文字作品,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字典”。后来到了汉朝,汉朝人的识字课本有《苍颉篇》、《训纂篇》、《滂熹篇》、《凡将篇》以及《急就篇》,等到这些字书学习完成后,学生就开始学习《孝经》、《论语》,是为了以后学六经做准备的。


小学生给课本挑错新教材真的改了,古代学生上课用什么教材?


图源自网络


汉魏时期有太学,到了西晋时期有国子学,隋朝时期有国子监,这些都是官方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的,另外不同学校学习的内容是不太一样的,像是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这些学生的教材是一些儒家经典,另外学习律学、书学、算学的学生的教材就是一些专门技术的书籍。而到了清朝,学生基本的教材就是六经,四书是必读书目。(族谱网:www.zupu.cn


小学生给课本挑错新教材真的改了,古代学生上课用什么教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绍兴新教材培训语文学科主讲专家边建松
边建松。男,1970年生,浙江诸暨市同山镇人。现任教于诸暨草塔中学。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绍兴市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曾就读于上海师大研究生班,获诸暨市优秀教师称号,是绍兴新教材培训语文学科主讲专家。在《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国教育报》《江西教育》《现代语文》等几十家报刊发表或获省一二等奖的论文200多篇。《现代语文》2002年度优秀教师作者,《新作文》《数字世界报》《创新作文》特约编辑,在《语文报》《中华活页文选》《中学生阅读》开辟专栏。在《读写月报》《高中生》《演讲与口才》等报刊推荐发表学生作品80多件。自编学校高中学生作文选两本,其中《驰骋蓝天》一书由于漪先生题写书名。多次命中高考作文(如2005年命中16套里的2套,接近的6套)。2012年6月1日上课指导高三学生如何写浙江高考作文,直接命中浙江高考作文题“鼓掌与奔跑”的材料,一模一样,被学生称为“神人教师”。个人获...
· 小学生常用谚语
小学生常用谚语生活哲理1.人心齐,泰山移。2.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3.人在人前闯,刀在石上荡。4.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5.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6.办酒容易请客难。7.不怕一万,就怕万一。8.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9.树挪死,人挪活。10.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11.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12.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13.心慌吃不成热粥,骑马看不好《三国》。惜时谚语: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3.光阴似箭,一去不返。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5.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6.走远路的人爱起早,7.勤学习的人惜分秒。8.笨鸟先飞早入林,9.人勤苦学早入门。10.光阴荏苒,日月不等人。11.光阴如同东流水,只能流去不能回。12.河水泉源千年在,青春一去不再来。13.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14....
· 古代孩子的小学生涯
清代的私塾学堂1.古人几岁开始上学现在孩子一般六七岁入学,古代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现代家长忌讳的“八岁八糊涂”的入学年龄,在古代最主流。好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的,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大戴礼记·保傅》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但《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可见,先秦对入学年龄无统一要求。明清时期,“大龄入学”传统一直未改变。《嘉靖太平县志》载,明代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嘉靖香山县志》则称,有读书潜质的“八岁至十有四者,皆入学”。而唐代孩子的入学年龄比其他朝代提前一两岁,与现在差不多,即六七岁入学也可以,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据《旧唐书·孙思邈传》,孙思邈虽是7岁入...
· 张恒的地动仪是真的吗?为什么从课本上移除了
现在越来越丰富的技术让我们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预测手段越来越先进,有些时候在灾害还没发生的时候,人们就能提前得到预告,从而做好相应的防灾准备,不至于措手不及,造成大规模的人员财产损害。古代时候虽然不如现在的技术这么发达,但是一些有才华的人依然在没有任何设备,材料也比较短缺的情况下,制造出一些很先进的仪器,如今看来可能有些粗糙的东西,过去的时候或许也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让平民百姓享受到了实惠。就拿当年课本上说的地动仪来说,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都是非常先进的一个物件,如果当时真的测出了大地震,对于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人民们,可以说是提供了莫大的帮助,让他们不至于受伤,财产不至于全部被毁,特别是医学也很不发达的那个时代,一旦发生疾病或者瘟疫,整个国家都会笼罩着沉重的死亡阴影。但是近些年来,大家却发现了,关于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的部分,被从课本中删掉了,这是为什么呢?张衡是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
· 雍正当上皇帝真的是靠改了遗诏?
清朝是由满族人建立的,直到今天依旧有不少人对清朝的印象不好。倒不是他们到满族人印象差,而是对晚清时期的清政府感到耻辱。中国那么多王朝,哪一个王朝受过那么多屈辱呢?虽然清王朝的名声不怎么好,但是清朝也出了不少的明君。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康熙了,康熙当了六十多年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了。康熙在位期间大力发展农业,使中国的农业产量有了巨大提升。康熙的骨头也很硬,是一个好皇帝,当沙俄入侵我国时,康熙带着部队就杀过去了。沙俄觉得康熙不好惹,就撤走了。康熙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康熙死后把皇位传给了雍正,雍正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关于雍正的成功上位民间有很多说法,反正大部分都认为雍正不应该当上皇帝的。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雍正联合自己的舅舅把康熙的遗诏给改了,本来写的是传位十四皇子,雍正给改成传位于四皇子了。他把十加了一横一勾改成了于。对于提出这个想法的人我也很是佩服,是真的佩服。更让我佩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