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给课本挑错新教材真的改了,古代学生上课用什么教材?
近日,浙江临海一位小学生正在读小学四年级,是个动物迷,在去年二月的时候,他在预习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书,发现一篇文章的配图和内容不符合,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人民教育出版社写了封信,没想到出版社回信了,并且在最新的三年级语文课本中将课本内的插图改了。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不同学科对应着不同的学科教材,像是语文就是语文书,数学是数学书,那么古代学生上课用什么教材?上学学什么?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
图源自网络
我国古代学校产生的历史悠久,在夏商周时期,学校有“学”、“校”、“痒”、“序”,其中“学”是国家级的学校,是为天子以及诸侯设立的,在夏朝时教育机构称为“校”,商朝时称之为“序”,周朝时是“痒”。从周朝开始,高等教育机构被称之为“太学”,当时官方规定学生要学习的课程为“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看着简单,但是其要学习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另外在春秋以前,学校都是官方的,没有私人学校,而到了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了私学,特别是孔子创办的私学,其规模是最大的,影响也是最深远的,到了春秋后期,孔子还自行创立了儒学,有了一套新的知识系统,儒学六艺分别是《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这六部教材。当然了古代并没有“教材”之称,而且古代学校也没有像现代这般,有年级、学科、科目、单元、课本之分。他们的教材就是经典的著作,看着更像是学生学习的材料。
图源自网络
在秦灭六国统一了文字之后,官方为了方便大家识字,也是为了方便学童识字,秦朝时期编写了《苍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字书,这些字书是标准文字的范本教材,这三本大概也是目前最早的具有明确识字课本功能的文字作品,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字典”。后来到了汉朝,汉朝人的识字课本有《苍颉篇》、《训纂篇》、《滂熹篇》、《凡将篇》以及《急就篇》,等到这些字书学习完成后,学生就开始学习《孝经》、《论语》,是为了以后学六经做准备的。
图源自网络
汉魏时期有太学,到了西晋时期有国子学,隋朝时期有国子监,这些都是官方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的,另外不同学校学习的内容是不太一样的,像是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这些学生的教材是一些儒家经典,另外学习律学、书学、算学的学生的教材就是一些专门技术的书籍。而到了清朝,学生基本的教材就是六经,四书是必读书目。(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