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女子晒老家镇上25万买的108平房子,古代房价是怎样的?

2023-01-3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50
转发:0
评论:0
近日,江苏一位女子晒出姐姐在老家镇上花了25万买的房子,共108平3室2厅1卫,还送一个35平的车库,朝南带阳台,房间采光好,户型也很周正。在现代,很多人为了买房都在大城市里努力打拼,买房压力是比较大的,而实际上,买房自古就是一个难题,那么古代房价是怎样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根据相关记载,我国最早的不动产交易是发生在周朝,当时是在公元前919年农历三月份,一个叫作矩伯的人分两次就把一千三百亩的土地抵押给了一个叫作裘卫的人,而裘卫只花了一百串贝壳的几件奢侈品,包括两块玉,一件鹿皮披肩,一条带花的围裙。到了汉朝时,这房价也不贵。当时陕西汉中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就相当于现代的一线城市,西汉时期的房价多高是个未知数,但是在相关记载中,表示东汉后期,想要在汉中城内买房,最便宜的是一万钱,也有2.5万钱和7万钱的。另外在《九章算术》中讲到,汉朝时期的打工人的年收入是“一岁价钱二千五百...

近日,江苏一位女子晒出姐姐在老家镇上花了25万买的房子,共108平3室2厅1卫,还送一个35平的车库,朝南带阳台,房间采光好,户型也很周正。在现代,很多人为了买房都在大城市里努力打拼,买房压力是比较大的,而实际上,买房自古就是一个难题,那么古代房价是怎样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


女子晒老家镇上25万买的108平房子,古代房价是怎样的?


图源自网络


根据相关记载,我国最早的不动产交易是发生在周朝,当时是在公元前919年农历三月份,一个叫作矩伯的人分两次就把一千三百亩的土地抵押给了一个叫作裘卫的人,而裘卫只花了一百串贝壳的几件奢侈品,包括两块玉,一件鹿皮披肩,一条带花的围裙。


到了汉朝时,这房价也不贵。当时陕西汉中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就相当于现代的一线城市,西汉时期的房价多高是个未知数,但是在相关记载中,表示东汉后期,想要在汉中城内买房,最便宜的是一万钱,也有2.5万钱和7万钱的。另外在《九章算术》中讲到,汉朝时期的打工人的年收入是“一岁价钱二千五百”。而根据《后汉书·百官志》中记载的,最低等级的佐史,每年也能够领到96斛米,折合9600钱,也就是说东汉后期的打工人,想要在大城市买一小点的房子只要奋斗两三年就可以了。


女子晒老家镇上25万买的108平房子,古代房价是怎样的?


图源自网络


不过到了南北朝时期,想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就比较难了,因为当时普通居民的收入只有几千钱,房价却是几百万,其中在《南齐书》中就讲到:“其民资不满三千者,殆将居半。”


唐玄宗时期,当时朝廷拍卖国有房产的碑文拓片上有记录:一座拥有房屋39间、占地2.9亩的大别墅,拍卖成交价只有138贯,折合13.8万文。也就是说唐朝时期想要在大城市买一栋大别墅,是需要花费40万元,看起来还可以的价格,但是在唐朝也算是比较贵了,在韩愈的一首诗中就讲到:“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韩愈官至吏部侍郎,可以说是一个朝廷高官了,但就是这么一个高官,都要努力三十年才能拥有房子,由此也能说明盛唐时期的房价是非常高了。


女子晒老家镇上25万买的108平房子,古代房价是怎样的?


图源自网络


盛唐之后,宋朝的房价更贵,北宋经济繁荣,人口剧增,城市高度发达,北宋都城汴京的房价那可是非常高的,就说在汴京的一间房子的价格就是千贯以上,折合今天大概需要上百万元,而仅仅只是一间房的价格。特别是在北宋末年,这房价更高,像是苏辙在汴京买了一所普通的住宅,花费了九千四百贯,而苏东坡买房的时候,攒了一辈子的钱也没能在开封买房,最后还只能在郊区买了一座小房子。另外根据记载,在宋徽宗年间,朝廷雇人抄写书籍,书吏每个月能得到3贯的工资,如果想要买苏辙那套房子,大概需要花上261年。


到了明朝时期,房价就有些许浮动了,根据记载,在崇祯年间,北京正阳门大街的一座小型四合院,卖价只要三十三两。但是因为明朝官员的工资是比较低的,要是一个县长想要去买房,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还要十年才能攒够这个房钱。


由此可见,历朝历代的房价都不便宜,尤其是宋朝,打工人想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确实不容易。(族谱网:www.zupu.cn


女子晒老家镇上25万买的108平房子,古代房价是怎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女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看古装剧的时候,里面的丫鬟小姐们个个都是光彩照人,连睡觉都是浓妆艳抹。不过,您仔细想下——古时候压根就没有粉底,没有睫毛膏,没有沐浴露,没有女用剃须刀,没有卫生巾,没有……,还有,她们“大姨妈”来的时候怎么办啊?天哪,古时候的女人是怎么过的呀!1、古代女子刮除体毛?比起她们与时俱进的高智商,中国的女人在刮除体毛上可没什么进化。事实上,很早之前古代女性就推崇将眉毛剃掉,再用黑色颜料画眉……没错,黑泽明的电影《乱》里的女人喜欢把眉毛搞成一小点儿,就是师从中国先人的成果……除此之外,古代女人们还流行“挽面”,就是用线除掉脸上的细毛……都说只有男人爱面子,看来并非如此。2、古代女子多久洗一次澡?她们用什么来洗头呢?古人比我们想像中讲卫生多了。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现在的公务员哪有这待遇?更有人因...
· 古代的女子怎样梳妆
《贵妃的红汗》,孟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36.00元孟晖的新作《贵妃的红汗》,我愿意称之为细节之书。或许是男女有别,男性写者专注于历史的宏大叙事,女性写者却对那些幽微的细节情有独钟。对细节的重视是孟晖一贯的书写风格。从《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画堂香事》到这部新著,莫不如此。她由《诗经》、《楚辞》中的蕙兰香草说到古人的香薰和沐浴,从潘金莲的发型拓展到明代女性的服饰,在五代文人花间词中窥探当时的女性生活。在阅读孟晖的过程中,似乎始终有一股氤氲的女人香,穿越历史的时空迤逦而来,经久不散。本书的叙事对象依然是那些女性日常所用之物。澡豆、妆粉、头油和胭脂到草木灰、红蓝花等等,几乎囊括了古代女性每日梳妆所需。俞平伯先生曾说过,古人的生活奢侈浪漫,今人的生活奔波劳碌,情趣大不相同。我们对古人的生活,甚至对历史的理解存在着天然的隔膜。许多被当时人视为平常、无须解释的生活细节...
· 9城发布房价限跌令,古代是如何调控房价的呢?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住所。在古代,诚如大诗人杜甫都住的破漏简舍,可见,古代买房也相当不容易。那么,古代是如何调控房价的呢?其实,古代买房和现代一样,也需要签订买房合同,古代称为“立契”。房契签订后还需相关部分盖章才能生效。但古代有一点和现代不同的是,古代在房契盖章前,还有一道流程,就是“遍问亲邻”。宋太祖时期有明文规定:凡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买,次问四邻,四邻不买,他人才可交易。可见,卖方在卖房之前,要得到族亲和乡邻的首肯,这种首肯不是口头的,正规的做法是“依账取问”,具体的做法就是拿一个小本子“问账"(元代叫“问贴”),把族亲和四邻的名字依次列在上面。同时,还要把打算出售房子的大小以及价格标上,然后按所列名单依次征询意见,被问的人(包括想买或不想买)都要盖上章,这种“问账"名单密密麻麻要写好几张。如果大家不盖章,你就把房屋卖掉,那么,族亲和四...
· 古代女子的高跟鞋是怎样的?
有媒体报道,一个女孩从16岁开始穿高跟鞋,到31岁的时候,足部变形,只能拄拐杖行走,网络称之为“高跟鞋事件”,让众多爱高跟鞋的女士“谈鞋色变”。古往今来,女性穿鞋并不只是为了走路,讲究的是“足下生辉”。据有关记载,2200多年前,周朝女性所穿的礼履,就是圆头高底的鞋子,姑且称之为“古代高跟鞋”。《玉台新咏》中有首《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写得很形象,那“高跟鞋”是有相当高度的,否则,脚还没有抬,怎么就让人看着像上了个台阶呢?这是1500多年前梁代女性的穿鞋情形。唐宋时期也有“高跟鞋”。宋代书法家米芾在《唐文德皇后遗履图》的跋中记述,唐代长孙皇后的鞋子“以丹羽织成,前后金叶裁云饰,长尺,底向上三寸许。”这种“高跟鞋”底高三寸多,下底窄小,时人给这样的鞋子起了个很诗意的名字叫“晚下”,寓意为,鞋子的底是慢慢落下的,高而危。这种鞋子适合“妇人短者着之”,在宫廷贵妇、大...
· 古代女子的高跟鞋是怎样的?
有媒体报道,一个女孩从16岁开始穿高跟鞋,到31岁的时候,足部变形,只能拄拐杖行走,网络称之为“高跟鞋事件”,让众多爱高跟鞋的女士“谈鞋色变”。古往今来,女性穿鞋并不只是为了走路,讲究的是“足下生辉”。据有关记载,2200多年前,周朝女性所穿的礼履,就是圆头高底的鞋子,姑且称之为“古代高跟鞋”。《玉台新咏》中有首《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写得很形象,那“高跟鞋”是有相当高度的,否则,脚还没有抬,怎么就让人看着像上了个台阶呢?这是1500多年前梁代女性的穿鞋情形。唐宋时期也有“高跟鞋”。宋代书法家米芾在《唐文德皇后遗履图》的跋中记述,唐代长孙皇后的鞋子“以丹羽织成,前后金叶裁云饰,长尺,底向上三寸许。”这种“高跟鞋”底高三寸多,下底窄小,时人给这样的鞋子起了个很诗意的名字叫“晚下”,寓意为,鞋子的底是慢慢落下的,高而危。这种鞋子适合“妇人短者着之”,在宫廷贵妇、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