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全家姓给娃取名陈皮话梅糖,古代陈皮、话梅有哪些来源?
近日,一位孕妈生下一名可爱的女婴,取名“陈皮话梅糖”。据了解,女婴爸爸爷爷姓陈,妈妈姓唐奶奶姓梅,于是取名为“陈皮话梅糖”。陈皮和话梅分别是很普遍的香料和零食,在古代这两样食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跟着小谱来探究探究。
陈皮古代叫橘皮 陈皮入药最早记录在《神农本草经》中,称为橘柚。虽然橘柚并称,但只是橘子,没有柚子的事儿,古代柚子不入药。《本经》橘柚条下,还有“一名橘皮”之语。
图源网络
陈皮也是一味中药材,具有健脾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其特殊的芳香,可以改善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肠道功能。用陈皮泡水也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促进痰液的排出。
话梅的名称来源还与说书先生有关。古时候,话梅是说书先生用来润口的,每到口干舌燥之时,说书先生要含一颗盐渍梅子,酸咸的味道刺激味蕾,分泌唾液。说书先生的“书”称作“话本”,说书先生吃的“梅”,顺理成章叫作“话梅”。
现在商店里随处可见各种包装形式的话梅,但这并不是现在才流行,梅子在古代已经非常受人喜爱了。“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清嘉庆年间经济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1753年~1823年)在《晒书堂诗抄》中写了这样一句咏梅汤的诗。
图源网络
梅子起源于中国,甚至在古代餐桌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位。《尚书》是一部先秦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而这本著作就证实了梅子在烹饪中的重要地位。《尚书・说命》: 「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说明在尚未发现其他味道的时期,盐、梅之于厨房就如同重臣之于帝王。
经过考古发现,早在商朝人们便已经开始食用和储存梅子了。而且考古发现梅子核时同样发现了大量狗、羊、猪、鸡等动物残骸。这说明那时的肉类已经很丰富了,梅子的酸味可以去除肉的膻味。因此,梅子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调味作用。
梅子在各朝代也都有了良好的利用,无论是烹饪的调味,还是日常的零食,都可见其身影。周朝,梅子被制成「醷」, 醷实为梅酱,是「醯」的一种。还有一种名为「渍」的吃法,也用到了酸味梅酱——取刚杀的牛羊肉,逆纹路切薄片,浸入美酒,第二天早晨以梅酱等调味食用。
图源网络
汉代,梅子被制作成梅干储藏。现今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完好储存在陶罐中的梅核、梅干。与陶罐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刻有「梅」「脯梅」「元梅」字样的竹简。
北魏末年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指出乌梅可渍苦酒(这里的苦酒指固体醋)。
现在很受欢迎的酸梅汤、梅子酒、梅子零食都是梅子的衍生品,除了这些之外,梅子还有其他的用处,远比我们目前生活中可见的多。陈皮和梅子,可以直接食用,或泡水,或当零食,但是他们在药理、调味方面仍旧发挥这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也需感谢古人对美食的挖掘。
(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